表面修飾金絲桃苷納米微球的心肌靶向性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表面修飾金絲桃苷納米微球的心肌靶向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制備金絲桃苷聚乳酸納米微球(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 loaded Hyperoside, HPN)并進行表面靶向性修飾。對其形態(tài)、制備工藝、體外釋藥規(guī)律、大鼠體內(nèi)體外靶向性以及靶向機制進行研究,同時,研究其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物代謝動力學過程,并對其靶向性的優(yōu)劣進行評價。方法:1.采用乳化-高壓勻質(zhì)法,分別制備金絲桃苷聚乳酸納米球以及表面靶向性修飾納米球(PAC-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 loaded Hyperoside, PAC-HPN)。掃描電鏡觀察形態(tài)特征:激光粒度儀測定其平均粒度、粒度分布及Zeta電位。2.采用均勻設(shè)計法,設(shè)立綜合評分方法,研究納米球的最佳制備工藝;差示掃描量熱法檢測納米球的制備效果。3.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建立納米球、細胞裂解液、大鼠血漿及組織勻漿中的金絲桃苷含量測定方法。對建立的方法進行驗證考察,確定其可靠性。4.透析法研究納米球的藥物體外釋藥規(guī)律。釋藥數(shù)據(jù)分別經(jīng)零級模型、單指數(shù)函數(shù)、雙指數(shù)函數(shù)、Weibull分布函數(shù)和Higuchi平方根函數(shù)模擬,根據(jù)AIC值和擬合度(R2)判斷評價曲線擬合優(yōu)度指標。5.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建立表面靶向性修飾配體的摻入率檢測方法,并進行方法學驗證試驗。6.以培養(yǎng)的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細胞為靶細胞,藥物的細胞蛋白攝取率為指標,研究納米球體外靶向性;以已知的β1受體阻滯劑阿替洛爾為工具藥物,研究其體外靶向性機制;以缺氧培養(yǎng)的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細胞為靶細胞,考察金絲桃苷聚乳酸納米球與表面靶向修飾納米球?qū)θ毖跣募〖毎Wo效果的差異。7.分別尾靜脈注射PAC-HPN、HPN、金絲桃苷(Hyperoside, Hyp),考察大鼠體內(nèi)藥-時過程及各主要器官藥物分布,以峰濃度比Ce、相對攝取率Re及靶向效率te評價納米球的心肌靶向性。結(jié)果:1.制備的HPN及PAC-HPN,掃描電鏡觀察形態(tài)特征為類球形,表面稍粗糙。激光散射粒度儀分析平均粒徑及Zeta電位,HPN平均粒徑為(159±43.7) nm,粒徑范圍為106.2~226.5 nm。平均Zeta電位為(-12.7±0.23)mV; PAC-HPN平均粒徑為(200.7±44)nm,粒徑范圍為146.6-268.3 nm。平均Zeta電位為(4.57±0.24)mV。2.均勻設(shè)計法確定的最優(yōu)條件為聚乳酸和藥物的投料比10%、油水體積比15%、勻質(zhì)次數(shù)6次、勻質(zhì)壓力15000psi。差示掃描量熱法結(jié)果表明,在HPN及PAC-HPN圖譜中PLA的熔點峰基本消失,同時Hyp的熔融峰完全消失,表明Hyp在HPN及PAC-HPN中以無定型存在或者被PLA包裹。3.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建立了納米球、細胞裂解液、大鼠血漿及組織勻漿中的金絲桃苷含量測定方法。方法學考察的精密度、回收率、穩(wěn)定性、重復性等各項結(jié)果均符合檢測要求,方法簡便易行,結(jié)果準確可靠。4.納米球體外釋藥試驗結(jié)果表明,HPN及PAC-HPN在釋放介質(zhì)中首日釋藥率分別為5.66%、4.26%;15天累積釋放率分別為56.89%、54.03%,不具有明顯的緩釋性。數(shù)據(jù)分別經(jīng)各釋放函數(shù)模擬,HPN及PAC-HPN體外釋放均符合Higuchi函數(shù)模型,其釋藥曲線分別為y=0.1678t1/2-0.039、y=0.1672t1/2-0.0548其T50分別為1 0.32天及11.01天。5.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建立了表面靶向性修飾配體的摻入率檢測方法,PAC的平均摻入為5.33±0.11%。摻入率并不與加入量成正比,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方法學考察的精密度、回收率、穩(wěn)定性、重復性各項結(jié)果均符合檢測要求,方法簡便易行,結(jié)果準確可靠。6.體外靶向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HPN及PAC-HPN的藥物總攝取率分別O.141ng/μg、0.032ng/μg。其中,細胞胞吞方式攝取率分別為0.088 ng/μ.g、0.005ng/μg。加入β,受體阻滯劑Atenolol后,PAC-HPN的心肌細胞攝取明顯被抑制(P0.001),而對HPN的攝取沒有明顯變化(P0.05)。說明Atenolol競爭性抑制了心肌細胞對PAC-HPN的攝取,PAC-HPN具有心肌細胞靶向作用。對缺氧心肌細胞藥物攝取率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常氧狀態(tài)下培養(yǎng)2、4、24 h,心肌細胞對PAC-HPN攝取率分別為HPN攝取率的3.72、4.73、4.67倍。而缺氧條件下,心肌細胞對PAC-HPN攝取率分別為HPN攝取率的4.32、6.27、42.5倍,增加倍數(shù)明顯高于常氧狀態(tài),說明由于缺氧使得心肌細胞表面的β1受體數(shù)量顯著增加,PAC-HP N對缺氧心肌細胞的靶向性更為突出,且隨著缺氧狀態(tài)的持續(xù),其靶向性越來越顯著。7.大鼠尾靜脈分別注射PAC-HPN、HPN、Hyp,給藥劑量按Hyp計算為12mg/kg。體內(nèi)藥-時數(shù)據(jù)經(jīng)PKSolver擬合處理,PAC-HPN、HPN、 Hyp的血漿t1/2、Tmax、Cmax、AUC分別為4.78h、1.0h、18.88μg/ml、 59.66μg/ml*h; 3.04h、1.0h、14.15μg/ml、50.28μg/ml*h; 2.07h、0.5h、28.22μg/ml、 50.16μg/ml*h。PAN-HPN在血漿、心臟、肝臟、脾臟、肺臟、腎臟各組織中的靶向參數(shù)與HPN比較,其峰濃度比Ce分別為1.33、1.68、0.55、0.58、0.37、1.19,相對攝取率Re分別為1.19、1.69、0.63、0.53、0.29、1.02;與Hyp比較,其峰濃度比Ce分別為0.67、1.22、0.65、0.69、0.42、1.14,相對攝取率Re分別1.19、3.68、1.58、1.70、O.85、1.24。數(shù)據(jù)表明其中心臟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其具有較好的心肌靶向作用。結(jié)論:本試驗制備的聚乳酸金絲桃苷納米球具有良好的心肌靶向性,體內(nèi)釋放具有緩釋性,有望成為心肌細胞損傷的靶向長效治療藥物。
【關(guān)鍵詞】:聚乳酸納米球 心肌細胞 藥代動力學 靶向性 金絲桃苷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965
【目錄】:
- 個人簡歷3-7
- 主要中英文縮略語表7-8
- 摘要8-12
- ABSTRACT12-17
- 前言17-21
- 參考文獻18-21
- 第一章 SD大鼠乳鼠心肌細胞的原代分離培養(yǎng)21-27
- 1 儀器與材料21
- 1.1 試驗動物21
- 1.2 設(shè)備和試劑21
- 2 實驗方法21-24
- 2.1 乳鼠心肌細胞的原代分離培養(yǎng)21-23
- 2.2 細胞存活率評定23
- 2.3 細胞純度評定23-24
- 2.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24
- 3 實驗結(jié)果24-26
- 3.1 形態(tài)學觀察24
- 3.2 細胞存活率24-25
- 3.3 心肌細胞α-actin免疫組織化學鑒定25-26
- 4 討論與小結(jié)26-27
- 第二章 金絲桃苷聚乳酸納米微球的制備27-42
- 1 引言27
- 2 實驗儀器與材料27-28
- 2.1 儀器27-28
- 2.2 試藥28
- 3 實驗方法28-33
- 3.1 金絲桃苷聚乳酸納米微球的制備28
- 3.2 HPN質(zhì)量評價28-30
- 3.3 HPN釋藥特性考察30-31
- 3.4 制備工藝優(yōu)化31-32
- 3.5 差示掃描量熱分析32
- 3.6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32-33
- 4 實驗結(jié)果33-40
- 4.1 HPN質(zhì)量評價33-37
- 4.2 HPN釋藥特性考察37-38
- 4.3 制備工藝優(yōu)化38-40
- 4.4 差示掃描量熱分析40
- 5 討論與小結(jié)40-42
- 第三章 表面修飾金絲桃苷聚乳酸納米微球的制備42-56
- 1 引言42
- 2 實驗儀器與材料42-43
- 2.1 儀器42-43
- 2.2 試藥43
- 3 實驗方法43-46
- 3.1 PAC修飾金絲桃苷聚乳酸納米微球(PAC-HPN)的制備43
- 3.2 PAC-HPN質(zhì)量評價43-44
- 3.3 PAC摻入率的測定44-46
- 3.4 PAC-HPN釋藥特性46
- 3.5 差示掃描量熱分析46
- 3.6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46
- 4 實驗結(jié)果46-54
- 4.1 PAC-HPN質(zhì)量評價46-48
- 4.2 PAC摻入率的測定48-52
- 4.3 PAC摻入對包封率載藥量的影響52
- 4.4 PAC摻入對HPN釋藥特性影響52-53
- 4.5 制備工藝優(yōu)化53-54
- 4.6 差示掃描量熱分析54
- 5 討論與小結(jié)54-56
- 5.1 PAC摻入對PAC-HPN釋藥行為的影響54-55
- 5.2 PAC摻入對包封率及載藥量的影響55
- 5.3 PAC的降解55
- 5.4 PAC-HPN的表征55-56
- 第四章 表面修飾納米球的體外靶向性及機理研究56-71
- 1 儀器與材料56
- 1.1 主要儀器設(shè)備56
- 1.2 試劑試藥56
- 2 實驗方法56-61
- 2.1 心肌細胞蛋白質(zhì)總量測定56-57
- 2.2 心肌細胞對PAC-HPN及HPN的攝取57-60
- 2.3 心肌細胞靶向機理研究60-61
- 2.4 統(tǒng)計學處理61
- 3 實驗結(jié)果61-69
- 3.1 心肌細胞蛋白質(zhì)總量測定61-62
- 3.2 心肌細胞對PAC-HPN及HPN的攝取62-67
- 3.3 心肌細胞靶向機理研究67-69
- 4 討論與小結(jié)69-71
- 第五章 表面修飾納米微球的體內(nèi)靶向性研究71-89
- 1 儀器與材料71
- 1.1 主要儀器設(shè)備71
- 1.2 試劑試藥71
- 2 實驗方法71-75
- 2.1 血漿Hyp含量測定71-73
- 2.2 各主要器官Hyp含量測定73-74
- 2.3 PAC-HPN的大鼠藥代動力學試驗74
- 2.4 體內(nèi)靶向性試驗74-75
- 2.5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75
- 3 實驗結(jié)果75-87
- 3.1 血漿Hyp含量測定75-78
- 3.2 各主要器官Hyp含量測定78-81
- 3.3 PAC-HPN的大鼠藥代動力學試驗81-83
- 3.4 體內(nèi)靶向性試驗83-87
- 4 討論與小結(jié)87-89
- 全文總結(jié)89-91
- 參考文獻91-96
- 綜述96-109
- 參考文獻103-109
- 致謝109-110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110-111
- 附件111-12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官習鵬;全大萍;廖凱榮;麥堪成;;殼聚糖修飾PLGA陽離子型納米微球的制備與表征[J];高等學;瘜W學報;2006年10期
2 覃振明;孔曉龍;梁凱;莫鳳珍;黃紹德;汪永玲;李云龍;;貫葉金絲桃苷對心肌細胞作用的初步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6期
3 馬麗芳;鄭云;杜翔宇;王晰婷;郭麗;;PAMAM-Poloxamer的合成及作為藥物載體的體外試驗[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1年01期
4 陳妍;王振遠;郭秀俠;于洪濤;鄧英杰;;乳鼠心肌細胞的原代培養(yǎng)方法的改進[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6年05期
5 陳妍,鄧英杰,郝艷麗,王秀敏,王振遠,盛軍;膜修飾脂質(zhì)體的制備及對心肌細胞的靶向作用[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6 王偉;程偉;肖穎彬;;新生大鼠心房肌細胞的原代培養(yǎng)和快速電場起搏模型的建立[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年21期
7 于蓮;崔丹;應(yīng)曉英;杜永忠;;表面修飾脂質(zhì)納米粒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應(yīng)用藥學;2011年02期
8 張海燕;陳曉燕;萬娜;楊軍宣;汪建民;鄭琴;楊明;;殼聚糖修飾梔子苷聚乳酸-羥基乙酸納米粒的制備及經(jīng)鼻入腦的靶向性[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0年06期
9 曾萍;彭明利;徐溢;;PLGA微粒/納米粒基因載體的研究進展[J];藥學學報;2010年11期
10 楊建國;黃衛(wèi)蓮;徐承策;方惠珍;劉丹;;艾司洛爾類似物PAC的合成[J];醫(yī)學信息;2010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妍;心肌靶向脂質(zhì)體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5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表面修飾金絲桃苷納米微球的心肌靶向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56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