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和pH雙重響應(yīng)的介孔碳藥物遞送系統(tǒng)的制備與初步評價(jià)
發(fā)布時(shí)間:2023-02-26 00:46
目的為了提高藥物療效,降低毒副作用,研究制備了近紅外(near-infrared,NIR)和pH雙重響應(yīng)型的介孔碳(mesoporous carbon,MCN)遞送系統(tǒng)。方法首先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ce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CTAC)為模板,正硅酸乙酯(ethyl orthosilicate,TEOS)為硅源,酚醛樹脂為碳源制備介孔碳載體,然后用濃硫酸和過硫酸銨對載體進(jìn)行羧基化修飾,最后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飾在MCN表面,增加載體的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采用透射電鏡、比表面積及孔徑分布儀、Zeta電位測定等對載藥體系進(jìn)行表征。此外,阿霉素(adriamycin,DOX)作為模型藥物,并對體系的NIR和pH響應(yīng)性釋放行為進(jìn)行考察。結(jié)果體外升溫效果顯示體系具有濃度依賴性和功率依賴性。在pH 7.4磷酸鹽緩沖液(PBS)中,藥物釋放量較低,而在pH 5.0 PBS中藥物釋放量增加。當(dāng)在808 nm激光器照射下,藥物釋放呈現(xiàn)階梯式增長,表現(xiàn)出明顯的pH和NIR雙重響應(yīng)型釋藥特征。當(dāng)PEG修飾在載體表面,體系...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儀器與材料
2 方法與結(jié)果
2.1 MCN-COOH的制備與表征
2.1.1 MCN的制備
2.1.2 MCN-COOH的制備
2.1.3 MCN和MCN-COOH分散性考察
2.1.4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表征
2.2 PEG修飾的MCN(MCN-PEG)的制備與表征
2.2.1 MCN-PEG的制備
2.2.2 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表征
2.2.3 Zeta電位分析
2.3 NIR誘導(dǎo)光熱效應(yīng)研究的體外評價(jià)
2.4 載藥體系的制備過程
2.5 載藥量的測定
2.6 藥物存在狀態(tài)的表征
2.7 pH和NIR雙重響應(yīng)型藥物釋放
2.8 溶血性實(shí)驗(yàn)
3 討論
3.1 NIR響應(yīng)型藥物釋放
3.2 pH響應(yīng)型型藥物釋放
4 結(jié)論
本文編號:3749486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儀器與材料
2 方法與結(jié)果
2.1 MCN-COOH的制備與表征
2.1.1 MCN的制備
2.1.2 MCN-COOH的制備
2.1.3 MCN和MCN-COOH分散性考察
2.1.4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表征
2.2 PEG修飾的MCN(MCN-PEG)的制備與表征
2.2.1 MCN-PEG的制備
2.2.2 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表征
2.2.3 Zeta電位分析
2.3 NIR誘導(dǎo)光熱效應(yīng)研究的體外評價(jià)
2.4 載藥體系的制備過程
2.5 載藥量的測定
2.6 藥物存在狀態(tài)的表征
2.7 pH和NIR雙重響應(yīng)型藥物釋放
2.8 溶血性實(shí)驗(yàn)
3 討論
3.1 NIR響應(yīng)型藥物釋放
3.2 pH響應(yīng)型型藥物釋放
4 結(jié)論
本文編號:37494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494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