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pMHC)作為抗體偶聯(lián)藥物(ADC)靶點的可行性探索
發(fā)布時間:2021-01-08 10:02
近些年來,抗體偶聯(lián)藥物在腫瘤的臨床治療領域發(fā)展迅速,它既擁有抗體靶向性好的優(yōu)點,又具備小分子高細胞毒性的特點,可以快速地到達腫瘤部位并對腫瘤細胞進行有效的殺傷,至今已有4種藥物上市,80多種藥物正在進行臨床研究。但是截至目前,ADC所針對的靶點,仍然是一些腫瘤相關膜蛋白抗原,如HER2,EGFR等,而以這類抗原為靶點的藥物不得不面臨腫瘤特異性的問題,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體細胞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殺傷,產生明顯的副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對現(xiàn)有的ADC靶點進行拓展,找到一類可以特異性標記腫瘤細胞的抗原,將ADC靶向至腫瘤組織,在殺傷腫瘤的同時,對其他正常組織產生最小限度的毒副作用。而測序結果顯示,大部分的腫瘤特異性突變蛋白都存在于細胞內,正常情況下ADC無法與之結合。研究表明,在腫瘤細胞內,部分被蛋白酶體水解的突變多肽可以與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I類分子結合,形成多肽/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pMHC),被遞呈至細胞表面,成為一類腫瘤特異性的靶點。而此類腫瘤特異性的pMHC是否可以成為ADC的潛在靶點,目前仍不得而知。因此,我們首先選擇了 4種黑色素瘤相關抗原pMHC作為我們后...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寫、符號清單、術語表
第一章 綜述
1.1 pMHC復合物的簡介
1.2 已經(jīng)作為抗體類藥物靶點進行研究的pMHC復合物
1.3 可以作為抗體類藥物潛在靶點進行研究的pMHC復合物
1.4 增加pMHC復合物在細胞表面的數(shù)量
1.5 展望
參考文獻
第二章 pMHC復合物作為傳統(tǒng)ADC靶點的初步可行性探索
2.1 前言
2.2 實驗材料及基本操作
2.3 實驗步驟及方法
2.4 實驗結果
2.5 實驗討論
26-35為靶點的ADC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第三章 通過定點偶聯(lián)技術制備以HLA-A2/MART-126-35為靶點的ADC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材料及基本操作
3.3 實驗步驟及方法
3.4 實驗結果
3.5 實驗討論
第四章 廣譜抗原遞呈肽細胞模型構建
4.1 前言
4.2 實驗材料及基本操作
4.3 實驗步驟及方法
4.4 實驗結果
4.5 實驗討論
第五章 以惡性腹膜間皮瘤為例尋找腫瘤特異性ADC靶點
5.1 前言
5.2 實驗材料及基本操作
5.3 實驗步驟及方法
5.4 實驗結果
5.5 實驗討論
結論
主要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及在讀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64397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寫、符號清單、術語表
第一章 綜述
1.1 pMHC復合物的簡介
1.2 已經(jīng)作為抗體類藥物靶點進行研究的pMHC復合物
1.3 可以作為抗體類藥物潛在靶點進行研究的pMHC復合物
1.4 增加pMHC復合物在細胞表面的數(shù)量
1.5 展望
參考文獻
第二章 pMHC復合物作為傳統(tǒng)ADC靶點的初步可行性探索
2.1 前言
2.2 實驗材料及基本操作
2.3 實驗步驟及方法
2.4 實驗結果
2.5 實驗討論
26-35為靶點的ADC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第三章 通過定點偶聯(lián)技術制備以HLA-A2/MART-126-35為靶點的ADC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材料及基本操作
3.3 實驗步驟及方法
3.4 實驗結果
3.5 實驗討論
第四章 廣譜抗原遞呈肽細胞模型構建
4.1 前言
4.2 實驗材料及基本操作
4.3 實驗步驟及方法
4.4 實驗結果
4.5 實驗討論
第五章 以惡性腹膜間皮瘤為例尋找腫瘤特異性ADC靶點
5.1 前言
5.2 實驗材料及基本操作
5.3 實驗步驟及方法
5.4 實驗結果
5.5 實驗討論
結論
主要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及在讀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64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9643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