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治療儀聯合藥物治療突聾伴耳鳴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09:49
目的探討耳鳴治療儀聯合藥物治療突聾伴耳鳴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治療的突聾伴耳鳴患者8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使用銀杏蜜環(huán)口服液治療,觀察組加用耳鳴治療儀治療。比較兩組聽力療效、耳鳴療效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結果觀察組聽力恢復總有效率為87.80%,高于對照組的65.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耳鳴恢復總有效率為82.93%,高于對照組的58.5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治療后HSV、PSV、LSV、EAI分別為(4.32±0.27)mPa·s、(1.61±0.21)mPa·s、(18.54±1.26)mPa·s、(5.87±0.39),低于對照組的(4.67±0.28)mPa·s、(1.78±0.22)mPa·s、(20.11±1.32)mPa·s、(6.25±0.46),EDI為(0.54±0.04)高于對照組的(0.47±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耳鳴治療儀與藥物聯合治療可有效加快突聾伴耳鳴患者耳鳴癥狀消退,提高聽力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
【文章來源】: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20,11(12)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入選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聽力療效
2.2 耳鳴療效
2.3 血液流變學指標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塞米松聯合褪黑素治療單側急性耳鳴患者的療效[J]. 陳瑜萍,張孝鳴.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9(18)
[2]突發(fā)性聾伴耳鳴的治療與轉歸[J]. 鐘曉聲,楊海弟,鄭億慶.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9(04)
[3]銀杏葉提取物和前列地爾對突發(fā)性聾患者的療效比較[J]. 楊風波,李鳳嬌,陳星,丁大雄,呂萍.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8(05)
[4]銀杏蜜環(huán)口服溶液聯合甲鈷胺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研究[J]. 趙青云.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8(01)
[5]耳鳴治療儀聯合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治療突聾伴耳鳴的療效分析[J]. 張玉波,岳麗艷,尹曉妍,呂哲,單春光.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7(05)
[6]16例雙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臨床特征與治療效果分析[J]. 陳果.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7 (08)
[7]平均血小板體積、纖維蛋白原及血栓彈力圖對成年人突發(fā)性耳聾診斷的價值[J]. 胡志清,邸平,劉俊曉.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17(04)
[8]聯合治療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 趙穎,張勛,劉鑫,王淑英.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16(02)
[9]心理狀態(tài)及微循環(huán)障礙與突發(fā)性耳聾的相關性研究[J]. 陳宏,齊國榮,張學艷,馬明星.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6(08)
[10]經皮迷走神經刺激術治療慢性耳鳴的初步研究[J]. 曾祥麗,招柏明,張姝琪,黎志成,岑錦添,顧晶,袁濤,李水顏.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6(02)
本文編號:3216358
【文章來源】: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20,11(12)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入選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聽力療效
2.2 耳鳴療效
2.3 血液流變學指標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塞米松聯合褪黑素治療單側急性耳鳴患者的療效[J]. 陳瑜萍,張孝鳴.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9(18)
[2]突發(fā)性聾伴耳鳴的治療與轉歸[J]. 鐘曉聲,楊海弟,鄭億慶.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9(04)
[3]銀杏葉提取物和前列地爾對突發(fā)性聾患者的療效比較[J]. 楊風波,李鳳嬌,陳星,丁大雄,呂萍.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8(05)
[4]銀杏蜜環(huán)口服溶液聯合甲鈷胺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研究[J]. 趙青云.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8(01)
[5]耳鳴治療儀聯合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治療突聾伴耳鳴的療效分析[J]. 張玉波,岳麗艷,尹曉妍,呂哲,單春光.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7(05)
[6]16例雙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臨床特征與治療效果分析[J]. 陳果.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7 (08)
[7]平均血小板體積、纖維蛋白原及血栓彈力圖對成年人突發(fā)性耳聾診斷的價值[J]. 胡志清,邸平,劉俊曉.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17(04)
[8]聯合治療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 趙穎,張勛,劉鑫,王淑英.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16(02)
[9]心理狀態(tài)及微循環(huán)障礙與突發(fā)性耳聾的相關性研究[J]. 陳宏,齊國榮,張學艷,馬明星.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6(08)
[10]經皮迷走神經刺激術治療慢性耳鳴的初步研究[J]. 曾祥麗,招柏明,張姝琪,黎志成,岑錦添,顧晶,袁濤,李水顏.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6(02)
本文編號:32163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32163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