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造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2 09:04
【摘要】:目的:描述不同疾病分期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患者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表現(xiàn),評估OCTA定量測量指標在VKH診斷、隨診和預后評估中的價值。內(nèi)容:從定性方面描述不同疾病分期VKH患者的OCTA表現(xiàn),包括視網(wǎng)膜和脈絡膜結構、光學反射性質(zhì)以及血管形態(tài)的改變等;從定量方面探索不同分期VKH患者眼底中心凹無血管區(qū)(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積、視網(wǎng)膜及脈絡膜各毛細血管層血管密度、視網(wǎng)膜厚度和脈絡膜厚度等測量指標的改變及其臨床意義。資料與方法:本研究為回顧性對照研究,研究對象為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就診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眼科并行OCTA檢查的VKH患者。仔細回顧入選患者的病歷并收集包括最佳矯正視力、裂隙燈眼前節(jié)檢查、眼底檢查等在內(nèi)的詳細的臨床資料。根據(jù)病程和臨床表現(xiàn)將患者分為3個疾病期:急性期、慢性靜止期和慢性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期。OCTA圖像均由AngioVue(Optovue公司,Fremont,加州,美國)采集并用內(nèi)置分析軟件1.0和2.0版本進行分析。定量描述資料包括圖像質(zhì)量分級、分層準確程度、視網(wǎng)膜脫離與否、脈絡膜毛細血管層流空灶、視網(wǎng)膜深層毛細血管層同心圓樣皺褶和脈絡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定量指標包括FAZ面積、視網(wǎng)膜淺層毛細血管層(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視網(wǎng)膜深層毛細血管層(deep capillary plexus,DCP)、脈絡膜毛細血管(choroidal capillary,CC)層血流密度、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foveal retinal thickness,FRT)和中心凹下脈絡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 Windows 系統(tǒng)的 SPSS 22.0軟件(IBM公司)。結果:本研究納入患者110人(219眼),平均年齡41.8歲。共采集OCTA圖像829幅,Q5及以上質(zhì)量級750幅(90.47%)。急性期、慢性靜止期、和慢性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期的OCTA圖像分別來自53人(105眼)、92人(181眼)和26人(47眼)。定性方面,與傳統(tǒng)OCT比較,OCTA特征性的表現(xiàn)為脈絡膜低灌注、脈絡膜流空灶(4.11%)、DCP同心圓樣皺褶(1.37%)以及繼發(fā)性CNV(3.65%)的血管形態(tài)。定量測量方面:VKH患者FAZ面積為0.33±0.12mm2,SCP、DCP和CC層血流密度分別為46.79%±4.58%,48.40%±4.78%和66.11%±2.21%,對照組的上述指標分別為0.31±0.09mm2,48.33%±2.85%,53.19%±2.91%和 66.89%± 1.28%;VKH 患者 FRT和 SFCT 分別為 254.63±95.73 和 357.89±168.1 μ m,對照組分別為 246±16.10 和244.31±73.69 μ m。除FAZ面積外,VKH患者所有指標均與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通過分析45例至少在兩個不同疾病分期接受OCTA檢查的患者,我們發(fā)現(xiàn)病程中有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的慢性期患者的各毛細血管層血流密度顯著低于無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的慢性期患者(SCP、DCP和CC的差值分別為-3.02%±0.34%、-2.84%±0.41%和-1.37%±0.17%,P 均=0.000),而 SFCT 則顯著高于后者(差值為 32.62±11.45μm,p=0.005)。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納入所有患者還是納入45例具有跨分期OCTA數(shù)據(jù)的患者,DCP血流密度在各個疾病分期中均與logMAR BCVA呈高度負相關(r值:-0.184至-0.647;P值:0.000至0.036)。但是在20例同時有慢性靜止期和慢性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期的OCTA數(shù)據(jù)的患者中,分析顯示SCP、DCP、CC和SFCT均和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無明顯相關性。結論:VKH的OCTA表現(xiàn)包括脈絡膜低灌注、脈絡膜流空灶、DCP同心圓樣皺褶等;OCTA能直觀地顯示繼發(fā)性CNV的形態(tài)及動態(tài)變化。與正常對照相比,VKH患者在不同的疾病分期均出現(xiàn)顯著的視網(wǎng)膜/脈絡膜毛細血管層血流密度降低,提示視網(wǎng)膜、脈絡膜微循環(huán)障礙是VKH普遍存在的眼底病理生理學改變,且各毛細血管層血流密度降低的程度與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和視力預后相關,尤其是DCP血流密度,可能可以作為疾病監(jiān)測和預后判斷的重要指標。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73.9
【圖文】:
本課題回顧觀察VKH患者122人,剔除OCTA圖像缺失和病歷資料無法查詢導逡逑統(tǒng)計資料不完全的患者后,納入本課題的有110人,共219只眼,其中男性48逡逑,女性62人,平均年齡42歲。健康對照53人,共103只眼,平均年齡47歲,逡逑中男性26人,女性27人。VKH患者與健康對照在年齡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圖像質(zhì)逡逑:共有OCTA圖像829幅,軟件自設的圖像質(zhì)量等級分為Q1-Q10共10個等級,逡逑1質(zhì)量最差,Q10質(zhì)量最高。其中Q5及以上等級的圖像750幅(90.47%),邋Q1-Q4逡逑級的有79幅(9.53%)。圖像質(zhì)量差導致自動分層不準確、影響定性觀察和定量逡逑析的OCTA圖像予以剔除。急性期有53人(105眼),慢性無炎癥期有92人(181逡逑),慢性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期有26人(47眼)。出現(xiàn)CC流空灶的有9眼(4.11%),出逡逑DCP同心圓樣皺褶的有3眼(1.37%),急性期伴RD的有81/105眼(77.14%),逡逑視網(wǎng)膜脫離(NRD)的有24/105眼(22.86%)。有繼發(fā)CNV的有6人(8眼,3.65%)。逡逑2.邐VKH的OCTA表現(xiàn)逡逑本課題在VKH患者的OCTA中可觀察到脈絡膜低灌注區(qū),表現(xiàn)為脈絡膜毛細血逡逑層均質(zhì)性丟失或不規(guī)則暗區(qū)(見圖1,圖2)。逡逑
(A)和(B)可見毛細血管密度下降,對應OCT圖像未見信號遮擋,提示此為真正的血流減少。逡逑VKH患眼的脈絡膜毛細血管層可觀察到脈絡膜流空灶(flow邋voids),即邊界清逡逑晰、形狀不規(guī)則、內(nèi)無血流信號的黑色暗區(qū)(見圖3,圖4)。逡逑?邋rrn逡逑灥…,:逡逑圖3.圖紅圈所示為脈絡膜流空灶,對應的en邋face圖像和OCT圖像均未見信號遮擋,提示此為真逡逑正的血流缺失。箭頭所示的黑色區(qū)域?qū)澹铄澹妫幔悖鍒D像的暗區(qū),提示為信號遮擋,而非真正脈絡膜流逡逑空灶。逡逑12逡逑
圖2.所示為脈絡膜毛細血管層低灌注的表現(xiàn),NC為正常對照,可見脈絡膜毛細血管層均質(zhì)、緊密,逡逑(A)和(B)可見毛細血管密度下降,對應OCT圖像未見信號遮擋,提示此為真正的血流減少。逡逑VKH患眼的脈絡膜毛細血管層可觀察到脈絡膜流空灶(flow邋voids),即邊界清逡逑晰、形狀不規(guī)則、內(nèi)無血流信號的黑色暗區(qū)(見圖3,圖4)。逡逑?邋rrn逡逑灥…,:逡逑
本文編號:2751725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73.9
【圖文】:
本課題回顧觀察VKH患者122人,剔除OCTA圖像缺失和病歷資料無法查詢導逡逑統(tǒng)計資料不完全的患者后,納入本課題的有110人,共219只眼,其中男性48逡逑,女性62人,平均年齡42歲。健康對照53人,共103只眼,平均年齡47歲,逡逑中男性26人,女性27人。VKH患者與健康對照在年齡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圖像質(zhì)逡逑:共有OCTA圖像829幅,軟件自設的圖像質(zhì)量等級分為Q1-Q10共10個等級,逡逑1質(zhì)量最差,Q10質(zhì)量最高。其中Q5及以上等級的圖像750幅(90.47%),邋Q1-Q4逡逑級的有79幅(9.53%)。圖像質(zhì)量差導致自動分層不準確、影響定性觀察和定量逡逑析的OCTA圖像予以剔除。急性期有53人(105眼),慢性無炎癥期有92人(181逡逑),慢性前節(jié)炎癥復發(fā)期有26人(47眼)。出現(xiàn)CC流空灶的有9眼(4.11%),出逡逑DCP同心圓樣皺褶的有3眼(1.37%),急性期伴RD的有81/105眼(77.14%),逡逑視網(wǎng)膜脫離(NRD)的有24/105眼(22.86%)。有繼發(fā)CNV的有6人(8眼,3.65%)。逡逑2.邐VKH的OCTA表現(xiàn)逡逑本課題在VKH患者的OCTA中可觀察到脈絡膜低灌注區(qū),表現(xiàn)為脈絡膜毛細血逡逑層均質(zhì)性丟失或不規(guī)則暗區(qū)(見圖1,圖2)。逡逑
(A)和(B)可見毛細血管密度下降,對應OCT圖像未見信號遮擋,提示此為真正的血流減少。逡逑VKH患眼的脈絡膜毛細血管層可觀察到脈絡膜流空灶(flow邋voids),即邊界清逡逑晰、形狀不規(guī)則、內(nèi)無血流信號的黑色暗區(qū)(見圖3,圖4)。逡逑?邋rrn逡逑灥…,:逡逑圖3.圖紅圈所示為脈絡膜流空灶,對應的en邋face圖像和OCT圖像均未見信號遮擋,提示此為真逡逑正的血流缺失。箭頭所示的黑色區(qū)域?qū)澹铄澹妫幔悖鍒D像的暗區(qū),提示為信號遮擋,而非真正脈絡膜流逡逑空灶。逡逑12逡逑
圖2.所示為脈絡膜毛細血管層低灌注的表現(xiàn),NC為正常對照,可見脈絡膜毛細血管層均質(zhì)、緊密,逡逑(A)和(B)可見毛細血管密度下降,對應OCT圖像未見信號遮擋,提示此為真正的血流減少。逡逑VKH患眼的脈絡膜毛細血管層可觀察到脈絡膜流空灶(flow邋voids),即邊界清逡逑晰、形狀不規(guī)則、內(nèi)無血流信號的黑色暗區(qū)(見圖3,圖4)。逡逑?邋rrn逡逑灥…,: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倩;魏文斌;;分頻幅去相干血管成像[J];國際眼科縱覽;2016年02期
2 楊培增,王紅,周紅顏,黃祥坤,鐘華紅,陳玲,鐘暉,傅濤;Vogt-Koyanagi-Harada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J];中華眼科雜志;2002年12期
本文編號:27517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7517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