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黏膜淋巴系統(tǒng)引流障礙在鼻息肉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8-10-23 17:43
【摘要】: 目的:應用核素淋巴顯影劑進行鼻腔黏膜和鼻息肉組織淋巴系統(tǒng)造影,通過研究正常鼻腔黏膜組和各級鼻息肉患者組的鼻腔局部淋巴系統(tǒng)的結構、對比正常鼻腔黏膜和各級鼻息肉組織淋巴系統(tǒng)引流功能狀況,探討鼻腔黏膜水腫和鼻息肉形成的發(fā)病機制及鼻腔黏膜淋巴系統(tǒng)結構紊亂、淋巴引流功能障礙導致的淋巴水腫在鼻腔黏膜水腫和鼻息肉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方法:1.分組。實驗組:按納入標準(經病理組織確診的鼻息肉標本)及排除標準(排除合并變應性鼻炎、真菌性鼻竇炎、黏膜囊性纖維化病、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綜合癥、支氣管哮喘及淋巴系統(tǒng)相關性疾病等的病例以及在詳細了解相關情況后不愿參與及簽定知情同意書者)選擇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間于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并入院治療的25名鼻息肉患者,并按照Malm分級標準(1級為鼻息肉僅局限于中鼻道者;2級為鼻息肉超出中鼻道但未充滿鼻腔者;3級為鼻息肉充滿鼻腔者)將其分為Malm-1級組、Malm-2級組和Malm-3級組三組,其中Malm-1級組10例,Malm-2級組10例,Malm-3級組5例;對照組:選擇6例為患有甲狀腺腺癌、食管癌、舌癌、喉咽癌、喉癌等疾病需行且可以耐受前哨淋巴結核素檢查同時經前鼻鏡檢查或鼻內鏡檢查確定為鼻腔黏膜及鼻腔結構正常的患者。2.由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幫助購買并配制實驗試劑99mTc-硫膠體(99mTc-labeled Sulfur Colloid for Injection,99mTc-SC)注射液,在核醫(yī)學科注射室內經頭燈、額鏡、前鼻鏡的幫助下,將實驗試劑99mTc-硫膠體(99mTc-SC)注射液注入,注射劑量為0.1mL (1mCi),注射部位為實驗組即鼻息肉組患者的鼻息肉前下份黏膜下或對照組即鼻腔黏膜及鼻腔結構正常者的中鼻甲黏膜前下份。3.注射完畢后,于試驗儀器GE Millennium VG5型雙探頭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攝影儀(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下行頭頸部第0.5小時、1小時、2小時、3小時重復顯像。4.采集第1小時時CT掃描影像,視覺閱片,重點部位放在鼻部注射區(qū)及局部淋巴結,對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 ROI)內計算放射性技術比值(T/B比值)。結果:1.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所有病例進行第0.5小時、1小時、2小時、3小時的SPECT影像掃描及第1小時時影像學圖像采集并閱片分析發(fā)現(xiàn),各組病例注射部位ROI內及其他部位均未見到明顯的淋巴管顯影及引流征象;2.通過對實驗組第1小時時所采集的SPECT掃描影像中ROI內放射性技術比值(T/B比值)與對照組第1小時時所采集的SPECT掃描影像中ROI內放射性技術比值(T/B比值)進行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3.通過對實驗組的三個分組(Malm-1級組、Malm-2級組、Malm-3級組)第1小時時所采集的SPECT掃描影像中ROI內放射性技術比值(T/B比值)分別與對照組第1小時時所采集的SPECT掃描影像中ROI內放射性技術比值(T/B比值)進行比較,各組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4.通過對實驗組的三個分組(Malm-1級組、Malm-2級組、Malm-3級組)第1小時時所采集的SPECT掃描影像中ROI內放射性技術比值(T/B比值)進行比較,各組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1.鼻腔嗅區(qū)(中鼻甲)黏膜內淋巴管分布比較稀疏,結構比較細;2.鼻息肉組織中存在淋巴引流障礙現(xiàn)象,由其所引發(fā)的淋巴水腫為輕度淋巴水腫,且其可能貫穿于鼻息肉的整個形成過程;3.鼻腔淋巴引流障礙的嚴重程度與鼻息肉組織體積大小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即鼻息肉組織體積較大者淋巴引流障礙相對而言越嚴重,而由此引發(fā)的淋巴水腫程度亦較重;4.鼻腔黏膜淋巴系統(tǒng)引流障礙在鼻息肉的發(fā)病機制中一定程度上發(fā)揮了作用,是引起鼻腔黏膜組織水腫和鼻息肉形成的原因之一。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765.25
本文編號:2290006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765.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可,文富強,馮玉麟;鈣離子激活的氯離子通道-1與呼吸疾病的氣道黏液高分泌[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5年07期
2 張雷,范正鋼,李文雅;復發(fā)性鼻息肉的鼻內窺鏡修正術[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0年09期
3 李華斌,韓德民,周兵,范爾鐘,劉仲燕;氯離子通道ClC-2及ClC-3蛋白在鼻息肉發(fā)病中的作用[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年05期
4 陳文文,,鄧亞新;顯微手術治療鼻息肉臨床小結[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1995年06期
5 趙東紅;陳存富;;肢體淋巴水腫診斷治療進展[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9年01期
6 王云祥;趙玲輝;柏春枝;湯鳳彩;徐玉東;;器官淋巴管的微細分布、超微結構和淋巴引流[J];醫(yī)學研究通訊;2001年03期
7 張欣欣,郭永清,張文杰,董震,楊占泉;Na~+通道與鼻息肉形成關系的初步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0年05期
8 郭劍鋒,王向東,陶格陶呼,張呼和,諸小儂,張偉,范爾鐘,韓德民;鼻息肉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轉化生長因子β_1的表達[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年02期
9 關桂梅,徐春玲,董震,佘翠萍,劉天懿,姜舒;水通道蛋白1在鼻息肉組織中的表達[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年05期
10 張勛,袁永一,顧文平,穆俊晌,曲雁,高海濤;水通道蛋白-2在鼻息肉組織中的表達[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22900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2900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