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PEDF與TNF-α水平的變化
本文選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參考:《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4年02期
【摘要】:目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影響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DR)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觀察2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s)中PEDF、磷酸化NF-κB p65及TNF-α的表達,探討DR的發(fā)病機制。方法: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4月在我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DM組)108例,并根據(jù)眼底造影結(jié)果將患者分為無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組(NDR組)52例和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組(DR組)56例,同期糖耐量實驗正常者52例作為對照組(NC組)。密度梯度離心法收集患者PBMCs,提取總蛋白,Western blotting檢測3組患者PBMCs中PEDF、磷酸化NF-κB p65和TNF-α蛋白表達水平,ELISA測定血漿PEDF與TNF-α水平,收集患者體檢指標并測量患者生化指標。結(jié)果:Western blotting檢測結(jié)果顯示NDR組和DR組PEDF、磷酸化NF-κB p65和TNF-α蛋白水平明顯高于NC組(P0.05);DR組TNF-α蛋白水平明顯高于NDR組(P0.05),DR組PEDF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水平略高于NDR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DR組和DR組血漿PEDF與TNF-α水平均明顯高于NC組(P0.05),DR組明顯高于NDR組(P0.05)。在糖尿病組,血漿PEDF水平與TNF-α及血尿酸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39,r=0.25,P0.05)。結(jié)論:本研究首次證實PBMCs中可表達PEDF;2型糖尿病患者PBMCs中PEDF表達水平增加,TNF-α及血漿PEDF的表達水平上調(diào),PEDF可能通過與炎癥因子TNF-α相互作用影響DR發(fā)生發(fā)展。
[Abstract]:Objective: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The expression of PEDF-, phosphorylated NF- 魏 B p65 and TNF- 偽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retinopathy was studied.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Dr.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1 to April 2013.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fundus angiograph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DR group (n = 52), 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 (n = 56)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 (n = 56). 52 cases of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were collected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The levels of PEDFs, phosphorylated NF- 魏 B p65 and TNF- 偽 proteins in PBMC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plasma levels of PEDF and TNF- 偽 were measured by Elisa. The index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collected and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patient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protein levels of phosphorylated NF- 魏 B p65 and TNF- 偽 in NDR group and D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0.05 Dr group and PEDF group and phosphorylated NF- 魏 B p65 protein level in NDR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lasma PEDF and TNF- 偽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levels of plasma PEDF and TNF- 偽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C-group than in NDR group. In diabetic group, plasma PEDF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F- 偽 and serum uric acid level.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PEDF in PBMCs and the up-regulation of plasma PEDF expression in PBMCs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a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Dr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inflammatory factor TNF- 偽.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內(nèi)分泌與代謝病科;
【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No.2011B031800155)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S2011010004811)
【分類號】:R77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濤;李加青;羅燕;馬紅婕;丁小燕;袁玲;馬偉;胡旭構(gòu);萬婷;唐仕波;;重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對人視網(wǎng)膜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遷移及凋亡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年11期
2 陳燕銘;王一娜;鐘毅敏;鄧娟;何圣清;唐喜香;任琢琢;張曉菲;王曼曼;曾龍驛;;2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和脂聯(lián)素水平的變化[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年06期
3 石秀林;李芳萍;蔡夢茵;黎鋒;嚴勵;李焱;程樺;;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核因子κB活性變化[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6年03期
4 范琰琰;葉光華;林刻智;董繆武;馮相平;韓軍鴿;李興彪;喻林升;;α7nAChR的激活通過抑制TNF-α表達促進糖尿病小鼠傷口愈合[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水秀;馬云青;;NF-κ B在2型糖尿病中的發(fā)病機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2 蔡文品;朱萍慧;;DM2及伴微血管病變患者外周血白細胞水平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0年01期
3 Chen-Yuan Gong;Bin Lu;Qian-Wen Hu;Li-Li Ji;;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rat and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2013年05期
4 王海青;牛國楨;張曉波;麻曉銀;;RPE細胞的正常功能及其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J];生命科學;2013年09期
5 PENG Hao;HAN Shu Hai;LIU Hai Ying;Vasisht CHANDNI;CAI Xiao Qing;ZHANG Yong Hong;;Relationship of 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with Risks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People in Inner Mongolia of China[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年10期
6 汪浩;張偉英;趙慶寧;郁民寶;;2型糖尿病患者房水中VEGF及PEDF水平的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4期
7 李巧芬;常柏;李云平;李春深;;生肌象皮膏對糖尿病大鼠潰瘍愈合中VCAM-1與ICAM-1的影響[J];天津中醫(yī)藥;2013年12期
8 白雪源;邵楓;劉永泉;;固有免疫系統(tǒng)Toll-Like受體和炎性小體在炎癥及衰老中的作用[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4年02期
9 石秀林;李焱;嚴勵;黎峰;徐明彤;劉丹;程樺;;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雙胍治療后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核因子κB活性的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06期
10 劉珊珊;劉雪白;;C-反應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新醫(yī)學;2009年08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國華;C反應蛋白、D-二聚體在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的臨床價值[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劉揚揚;消渴脂平膠囊對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謝及肝臟組織NF-κB的影響[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陳國蘭;糖尿病大鼠合并甲減對血清CRP及IL-6水平的影響[D];南昌大學;2011年
4 楊立宏;2型糖尿病中醫(yī)證型與IL-6和hs-CRP的關(guān)系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唐銘翔;替米沙坦對實驗性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臟保護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6 夏靜;IGF-1水平與2型糖尿病炎癥因子及其中醫(yī)證型的相關(guān)性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江永平;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動態(tài)檢測的價值[D];南昌大學;2010年
8 李娜;脂聯(lián)素對高糖環(huán)境下RPE細胞氧化應激及凋亡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李蓉;吡格列酮對高脂血癥大鼠主動脈LOX-1-NF-κB和凋亡蛋白表達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張經(jīng);髓系及非髓系TLR4對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影響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林煒棟,陸樹良,陳向芳,青春,張慧,張立斌,劉志民;糖尿病大鼠皮膚的組織化學改變[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5年02期
2 廖文強;龐燕;張翼冠;李曉輝;;脂聯(lián)素抗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氧化損傷的作用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9年03期
3 肖隆斌;吳文輝;劉其龍;;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爾德霉素對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表達的抑制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年08期
4 錢榮立;關(guān)于糖尿病的新診斷標準與分型[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0年01期
5 李光偉,Bennett PH;關(guān)于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乘積的倒數(shù)在流行病學研究中應用的補充說明[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國軍;楊光濤;仇宜解;姜國湖;王燕鳴;;激光光凝對PDR患者玻璃體和血清中VEGF及PEDF的影響[J];眼科研究;2007年08期
2 于慧;黃倩;;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基因治療[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6年11期
3 樊小娟;張小玲;;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發(fā)病機制中VEGF與PEDF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2期
4 傅東紅,唐建英;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血漿中ET-1和降鈣素基因相關(guān)肽的變化[J];眼科新進展;2002年03期
5 陳永明,何劍峰;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紅細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03年03期
6 齊慧君,黎曉新;不同分期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激光治療預后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4年10期
7 曹繼高;呂雙燕;劉霞;;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128例臨床觀察[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6年03期
8 周平;李堅;;激光治療放射性視網(wǎng)膜病變13例[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9 周麗霞;李雪麗;;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治療現(xiàn)狀[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6年04期
10 黃勤;楊新懷;謝立科;周麗娜;江潔珍;伍玉冰;覃旭方;全嬋娟;陳鉅慶;;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菲;馮永堂;魏健;趙超;李靜;邸大琳;;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血漿VEGF、IFN-γ、NO與相關(guān)因子的檢測及意義[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8年
2 黃麗琴;樓繼先;;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與聽覺損害的關(guān)系[A];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3 吳雪梅;王雨生;薛國民;張曉光;張鵬;羅亞娟;張艷;;不同分期Ⅱ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之間角膜內(nèi)皮細胞化的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Boniface R;;遞法明治療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療效及耐受性[A];全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中醫(yī)、西醫(yī)眼科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宋利兵;孟曉紅;陳少軍;余延基;;多焦視網(wǎng)膜電圖對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玻切手術(shù)療效的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滕巖;張慶生;楊明;李志堅;張麗瓊;鄭建秋;蘇穎;;黑龍江省雙城市農(nóng)村5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A];中國眼底病論壇·全國眼底病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田林紅;張明;張宏剛;羅暉;王逸群;倪安民;;2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測定及臨床意義探討[A];2008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系列研討會暨中青年英文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8 夏風華;吳乃川;韓麗榮;劉湛;姚宜;;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術(shù)后的白內(nèi)障手術(shù)[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汪朝陽;沈麗君;宋宗明;方海珍;;歐寶全景200在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檢查中的應用[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葉雄偉;樓繼先;于小妹;;血清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的測定與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關(guān)系[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檢驗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河北以嶺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眼科副主任醫(yī)師 耿淑蘭;讓失明遠離糖尿病患者[N];科技日報;2000年
2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一眼科 唐寶豐;應重視糖尿病對眼睛的損害[N];福建科技報;2002年
3 主持人 向紅丁博士;糖尿病人要學會護眼(2)[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4 石晶明;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看眼科醫(yī)生[N];大眾衛(wèi)生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王海蘊;糖尿病病人應防視網(wǎng)膜病變[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6 姚毅;別忽視眼部并發(fā)癥[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3年
7 耿淑蘭;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眼底病[N];工人日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趙紹華;眼病防治大盤點[N];健康時報;2003年
9 石晶明;老人視力下降莫大意[N];大眾衛(wèi)生報;2004年
10 任勇 姚文生;失明 糖尿病成主兇[N];天津日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輝;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對視網(wǎng)膜微血管周細胞保護作用及對MAPKs信號通路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史雪輝;PEDF、TGF-β1在BN大鼠CNV中的表達及rhPEDF對CNV抑制作用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4年
3 楊治坤;脂肪來源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大鼠模型中分化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張新秀;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轉(zhuǎn)染抑制激光光凝誘導的脈絡(luò)膜新生血管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5 李艷;糖尿病大鼠視網(wǎng)膜VEGF、PEDF表達與神經(jīng)細胞及血—視網(wǎng)膜屏障損傷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孔怡淳;氧誘導視網(wǎng)膜病變的發(fā)病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龐燕;米諾環(huán)素對糖尿病大鼠視網(wǎng)膜病變抑制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黃克;精神分裂癥及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連鎖不平衡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9 徐旭;腺病毒介導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對大鼠視網(wǎng)膜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李光源;糖尿病發(fā)展過程中ICAM-1標記物在不同組織血管炎癥反應中的特異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光濤;激光光凝對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新生血管及相關(guān)因子影響的臨床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2 劉蕾;紅細胞生成素及其受體在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中的表達及作用探討[D];吉林大學;2009年
3 邵冬;外源性非酶糖基化終產(chǎn)物對健康大鼠視網(wǎng)膜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4 張欽;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不同分期光凝治療的療效評價[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5 李波;促紅細胞生成素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視網(wǎng)膜表達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尹妮;骨形成蛋白受體IA在早期2型糖尿病大鼠視網(wǎng)膜的表達[D];蘭州大學;2008年
7 蘭海鷹;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球后血管血流動力學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萬宇;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與血脂相關(guān)性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趙志萍;2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與血脂及胰島素抵抗的關(guān)系的探討[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李晶;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和瘦素與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關(guān)系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409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94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