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G1基因在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晶狀體中的表達及甲基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3 02:14
本文關鍵詞:OGG1基因在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晶狀體中的表達及甲基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8-羥基鳥嘌呤DNA糖苷酶1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晶狀體皮質 DNA甲基化 表觀遺傳學
【摘要】:目的探索參與年齡相關性白內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DNA損傷后堿基清除修復途徑(base excision repair,BER)的氧化損傷修復基因—8-羥基鳥嘌呤糖苷酶1(8-oxoguanine DNA glycosylase 1,OGG1)在正常中老年人、ARC(皮質性)患者的晶狀體皮質中的表達及第一外顯子區(qū)甲基化狀態(tài),并分析其表達與DNA甲基化的關系。方法本實驗設計為臨床病例對照研究。病例組為2013年3月-2013年9月在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眼科診斷為ARC,LOCS III分級晶狀體混濁程度為C4,并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共15例15眼;對照組為本院眼科診斷為玻璃體視網膜疾病,因年齡或手術等因素需要在玻璃體切除手術中同時作透明晶狀體摘除者,及本院紅十字眼庫接受的中老年人身后捐獻的新鮮眼球,共15例15眼,于手術中取得晶狀體皮質。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分析OGG1 m RNA表達水平,蛋白質免疫印跡(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質表達量,免疫熒光分析細胞內的蛋白質定位,甲基化特異性PCR法(BSP)檢測OGG1基因的甲基化狀態(tài)。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結果RT-PCR及Western blot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ARC患者晶狀體皮質中OGG1 m RNA及蛋白質表達均下調(t=4.39,P0.01;t=7.95,P0.01)。免疫熒光結果表明在ARC患者晶狀體皮質中OGG1陽性細胞減少(t=5.3,P0.01)。BSP分析表明在ARC患者中OGG1基因第一外顯子Cp G島呈現高甲基化(t=11.64,P0.01)。結論OGG1基因低表達,可能與ARC的發(fā)生發(fā)展相關;OGG1基因第一外顯子CpG島的甲基化調節(jié)OGG1基因的表達,進而影響其DNA的修復功能,可作為ARC防治的新靶點。
【學位授予單位】:南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79.66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勇;OGG1基因在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晶狀體中的表達及甲基化研究[D];南通大學;2014年
2 李崢;堿基切除修復基因(APE1、OGG1、XRCC1)多態(tài)性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168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2168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