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藥防治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
本文關鍵詞:口服中藥防治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中醫(yī)藥 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 隨機對照試驗 Meta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重點在于通過meta分析,對口服中藥防治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的療效作出客觀評價,為口服中藥應用于防治ISR提供更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方法:本文通過計算機網絡檢索近10年的國內外主要數據庫,包括全文數據庫、維普中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pubmed、EBSCO外文數據庫及手工檢索補充,收集所有與口服中藥防治冠心病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文獻,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分,并進行數據資料提取,應用RevMan5.3軟件對納入文獻的干預措施效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此次研究最終納入的20篇文獻,僅2篇高質量文獻,文獻質量偏低。Meta分析顯示:在降低再狹窄、不良心臟事件、心絞痛及再次PCI的發(fā)生率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改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敏感性分析提示評價效果穩(wěn)定;漏斗圖提示存在一定的發(fā)表偏倚。結論:口服中藥在防治冠心病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具有一定療效,較單純常規(guī)西藥治療更有優(yōu)勢。但此次研究最終納入的20篇文獻,僅2篇高質量文獻,文獻質量偏低,再加上存在一定發(fā)表偏倚,降低了本次meta分析所提供的證據強度,所以此次研究成果并不能作為口服中藥防治冠心病冠脈內支架術再狹窄的充足證明依據,有必要開展更多設計嚴謹、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來驗證。
【關鍵詞】:中醫(yī)藥 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 隨機對照試驗 Meta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1.4
【目錄】: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英文縮略詞表6-7
- 引言7-8
- 資料和方法8-14
- 1. 研究設計8
- 2. 研究對象8-9
- 3. 納入標準9
- 4. 排除標準9
- 5. 研究方法9-14
- 5.1 檢索策略9-10
- 5.2 文獻篩選10
- 5.3 數據提取10-11
- 5.4 質量評價11-12
- 5.5 統計分析12-14
- 研究結果14-33
- 1. 文獻篩選結果14
- 2. 納入文獻的一般情況14-16
- 3. 納入文獻的基本資料16-19
- 3.1 樣本量16
- 3.2 診斷標準16
- 3.3 納入和排除標準16
- 3.4 組間的均衡性分析16-17
- 3.5 對照設立情況17
- 3.6 干預措施17
- 3.7 療程17
- 3.8 統計方法17
- 3.9 療效判定標準17-18
- 3.10 觀察指標18
- 3.11 不良反應18
- 3.12 結論推導18-19
- 4. 文獻質量評價19-22
- 4.1 隨機方法20-21
- 4.2 分配隱藏21
- 4.3 盲法21
- 4.4 失訪、退出21
- 4.5 依從性和隨訪21-22
- 5. 統計分析結果22-33
- 5.1 再狹窄發(fā)生率22-23
- 5.2 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23
- 5.3 心絞痛復發(fā)率23-24
- 5.4 再次PCI發(fā)生率24-25
- 5.5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5-28
- 5.6 敏感性分析28-31
- 5.7 發(fā)表性偏倚分析31-33
- 討論33-36
- 1 中醫(yī)對ISR的認識33-35
- 1.1 病因病機33-34
- 1.2 辯證論治34-35
- 2 證據強度分析35-36
- 2.1 納入文獻的質量35
- 2.2 臨床異質性檢驗35
- 2.3 敏感性分析35-36
- 2.4 發(fā)表偏倚分析36
- 2.5 療效判定分析36
- 結論36-37
- 問題與展望37-38
- 致謝38-40
- 參考文獻40-43
- 文獻綜述 中醫(yī)藥防治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現況43-52
- 綜述 參考文獻49-52
- 附錄52-56
- 在校期間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專著及科研成果56-5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穎霞,侯子山;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和支架術后再狹窄的研究進展[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2年02期
2 王悅喜;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支架術后再狹窄的機制及治療進展[J];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王光富,蘇海;細胞種植支架與支架術后再狹窄[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05年01期
4 史兆榮;劉德志;周露露;張曉浩;侯華娟;王昭君;林穎;徐格林;;直接凝血酶抑制劑抗凝治療預防椎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的隨機對照研究[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4年03期
5 鄭義;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5例臨床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5年02期
6 宛新建,李兆申,許國銘,王雯,孫振興,劉婧;腫瘤壞死因子-α、轉化生長因子-β_1、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內皮素1與食管支架術后再狹窄的相關性研究[J];上海醫(yī)學;2000年04期
7 李平;曾知恒;;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再狹窄防治近況[J];中國醫(yī)學文摘.內科學;2001年03期
8 李俊勇,齊曉勇,李英肖,孫智敏;冠心病患者支架術后再狹窄的多因素回歸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5年12期
9 梁燕華;張世民;李全利;田淑亭;;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7年11期
10 劉高;劉會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支架術后再狹窄機制及防治進展[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侯愛潔;劉美潔;趙紅巖;張明;袁龍;金元哲;劉瑩;李占全;;通心絡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支架術后再狹窄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8年
2 程志清;;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研究進展[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6年
3 程志清;;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冠心病支架術后再狹窄研究進展[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八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8年
4 華揚;唐e,
本文編號:787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78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