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生無創(chuàng)中心動脈壓和外周血壓危險因素調(diào)查及其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關(guān)系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9 13:32
本文關(guān)鍵詞:青年大學生無創(chuàng)中心動脈壓和外周血壓危險因素調(diào)查及其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關(guān)系的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中心動脈收縮壓 青年 危險因素 和肽素 血管緊張素Ⅱ
【摘要】:目的通過SphygmoCor無創(chuàng)主動脈脈搏分析儀測量在校青年大學生中心動脈收縮壓(CSBP, centr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分析中心動脈收縮壓與外周血壓的關(guān)系;調(diào)查中心動脈收縮壓及外周血壓的危險因素;研究中心動脈收縮壓及外周血壓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的關(guān)系。方法采用SphygmoCor無創(chuàng)主動脈脈搏分析儀測量在校青年大學生中心動脈收縮壓,采用水銀汞柱血壓計測量外周收縮壓(S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舒張壓(D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第一章:中心動脈收縮壓與外周血壓的關(guān)系及危險因素調(diào)查。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及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或目前正在服用降壓藥血壓已降至正常者,納入148例(男性127例,女性21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病例組,按照收縮壓140mmHg且.舒張壓90mmHg納入152例(男性118例,女性34例)作為對照組。進行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基本資料、飲食習慣、體育鍛煉、高血壓、其他代謝綜合征家族史及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白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于清晨空腹采靜脈血,分別測定血常規(guī)、血生化、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第二章:中心動脈收縮壓及外周血壓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關(guān)系的研究。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及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或目前正在服用降壓藥血壓已將至正常者,納入在校青年大學生172例(男性151例,女性21例)高血壓患者,198例(男性160例,女性38例)血壓正常者,共計370例研究對象,年齡17-24歲。(一):172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病例組,198例血壓正常者作為對照組,分析中心動脈收縮壓及外周血壓與血管緊張素Ⅱ (Angll, angiotensin Ⅱ)、醛固酮(ALD, aldosterone)、一氧化氮(NO, nitrogen monoxide)、內(nèi)皮素-1(ET, endothelin)的相關(guān)性。(二):按照和肽素的三分位將患者分為低(≤23.99pg/ml)、中(24~63.99pg/ml)、高(64pg/ml)三分位組,分析血清和肽素水平與中心動脈收縮壓、外周血壓及其相關(guān)因素的關(guān)系。所有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6.0軟件完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百分數(shù))表示。組間計量資料差異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三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差異比較采用x2檢驗,單因素聯(lián)系采用相關(guān)性分析,連續(xù)變量多因素分析應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分類變量多因素分析應用非條件Logistic逐步向前回歸分析。檢驗水準取a=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果第一章:中心動脈收縮壓與外周收縮壓和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均呈明顯正相關(guān),相關(guān)系數(shù)(r)分別為0.935、0.817、0.894,(P0.01)。高血壓組和對照組年齡無明顯差異(P0.05);高血壓組的心率、臂圍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兩組受試對象心理因素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高血壓組和對照組肌酐、尿素氮、血小板、血白細胞無明顯差異(P0.05);高血壓組的CRP、血紅細胞、血紅蛋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體重指數(shù)、運動、高血壓家族史、高脂血癥家族史、甘油三酯、血糖與血壓升高相關(guān)聯(lián)(P0.05),性別、甜食、咸食、睡眠、吸煙、飲酒、濃茶、糖尿病家族史、超重家族史、膽固醇與血壓升高的關(guān)聯(lián)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第二章:1.血漿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內(nèi)皮素-1水平與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及中心動脈收縮壓(CSBP)均呈正相關(guān)(P0.01)。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與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及中心動脈收縮壓(CSBP)均呈負相關(guān)(P0.01)。2.隨著和肽素水平增高,外周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中心動脈壓均逐漸升高,三分位最高組與最低組相比,三分位最高組分別為131.5±17.3mmHg,83.73±12.2mmHg, 95.86±13.6mmHg,115.24±14.2mmHg,最低組分別為124.8±15.2mmHg,79.05±10.1mmHg,91.02±11.5mmHg,110.07±12.7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血清和肽素與中心動脈壓(CASP)、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體重指數(shù)、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呈正相關(guān)性,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136,0.138,0.170,0.155,0.137,0.153,0.220,(P0.05),與一氧化氮呈負相關(guān)性(r=-0.117,P=0.025)。結(jié)論1、青年大學生中心動脈收縮壓與外周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均呈明顯相關(guān)性。2、運動、高血壓家族史、甘油三酯、血糖和BMI是青年大學生外周血壓升高的重要危險因素。3、甘油三酯、血糖、BMI和高血壓家族史是青年大學生中心動脈收縮壓升高的重要危險因素。4、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內(nèi)皮素-1與中心動脈收縮壓及外周血壓呈正相關(guān)性,一氧化氮與中心動脈收縮壓及外周血壓呈負相關(guān)。5、血清和肽素水平不僅與中心動脈收縮壓和外周血壓相關(guān),還與BMI、血糖、膽固醇等代謝及生化指標之間存在相關(guān)性。
【關(guān)鍵詞】:中心動脈收縮壓 青年 危險因素 和肽素 血管緊張素Ⅱ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4.1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詞7-8
- 中文摘要8-11
- 英文摘要11-15
- 前言15-18
- 第一章 中心動脈收縮壓與外周血壓的關(guān)系及危險因素調(diào)查18-29
- 1 引言18
- 2 材料與方法18-21
- 3 結(jié)果21-26
- 4 討論26-28
- 5 結(jié)論28-29
- 第二章 中心動脈收縮壓及外周血壓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關(guān)系29-46
- 引言29-30
- (一) 中心動脈收縮壓及外周血壓與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一氧化氮的相關(guān)性30-38
- 1 材料與方法30-31
- 2 結(jié)果31-35
- 3 討論35-37
- 4 結(jié)論37-38
- (二) 血清和肽素水平與中心動脈收縮壓的關(guān)系及其相關(guān)因素研究38-46
- 1 材料與方法38-40
- 3 結(jié)果40-44
- 4 討論44-45
- 5 結(jié)論45-46
- 參考文獻46-50
- 附錄50-51
- 個人簡歷50
- 研究生期間發(fā)表論文50-51
- 致謝51-52
- 綜述52-69
- 參考文獻64-6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梁軍;;山東東平縣農(nóng)村高血壓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1年02期
2 孔德汶;趙光勝;朱美娟;何清波;史秉璋;;以同卵雙生對家系為模型對血壓水平的家族性聚集研究[J];上海醫(yī)學;1984年11期
3 華琦;任海榮;;高鹽和高血壓[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2年01期
4 張明明;米杰;王t ;梁璐;侯冬青;王天有;;北京市412例兒童18年后血壓縱向?qū)φ照{(diào)查[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6年03期
5 孫剛;劉宏;丁燕程;;血壓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危險因素和脈搏波傳導速度[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6年08期
6 易超;朱鳳;王鐵強;;中學生高血壓飲食行為因素研究[J];中國校醫(yī);2014年04期
,本文編號:6455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6455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