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例血液病脾切除術圍手術期并發(fā)癥危險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7 12:35
目的:分析脾切除術治療血液系統(tǒng)疾病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方法:2000-2017年我院236例血液病患者行脾切除術治療,單因素及多因素二項Logistic回歸分析術前疾病特征與術后并發(fā)癥的關系。結果:236例患者中,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139例,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HS)6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包括Evans綜合征12例,淋巴瘤/T-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15例,脾大原因未明6例。HS患者術后感染發(fā)生率最低(10.9%),顯著低于ITP患者(25.5%,P=0.018),ITP患者術后感染發(fā)生率與AIHA患者(25.0%)、淋巴瘤患者(33.3%)相當。這4種疾病術后切口延遲愈合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低白蛋白血癥患者術后感染發(fā)生率顯著高于正常水平患者(53.9%vs 20.9%,P=0.016),術后切口延遲愈合發(fā)生率高于正常水平患者(46.2%vs 19.8%,P=0.057)。低球蛋白血癥患者術后感染發(fā)生率及切口延遲愈合發(fā)生率與正常水平患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16.7%vs 24.5%,P=0.253;25.0%vs 21.8%,P=0.642...
【文章來源】:臨床血液學雜志. 2020,33(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2 研究內(nèi)容
1.3 相關指標定義
1.3.1 圍手術期
1.3.2 術前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
1.3.3 切口延遲愈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術后并發(fā)癥
2.2 術前臨床特征與術后并發(fā)癥
2.2.1 疾病類型
2.2.2 免疫功能
2.3 治療方案
2.4 術前合并癥
2.5 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脾切除術后近期并發(fā)癥分析[J]. 李勁東,王志明,呂新生,何峰,梁帥.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05(04)
本文編號:3305793
【文章來源】:臨床血液學雜志. 2020,33(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2 研究內(nèi)容
1.3 相關指標定義
1.3.1 圍手術期
1.3.2 術前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
1.3.3 切口延遲愈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術后并發(fā)癥
2.2 術前臨床特征與術后并發(fā)癥
2.2.1 疾病類型
2.2.2 免疫功能
2.3 治療方案
2.4 術前合并癥
2.5 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脾切除術后近期并發(fā)癥分析[J]. 李勁東,王志明,呂新生,何峰,梁帥.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05(04)
本文編號:33057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3057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