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型心肌病患者膽汁酸水平與心房顫動發(fā)生的關系研究
【學位單位】:成都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542.2;R541.75
【部分圖文】:
III 級 145 34.36±4.49b7.07±1.18②3561.42±793.08BIV 級 42 29.92±3.28c15.14±5.02③4761.83±636.46C注:單因素方差分析分別比較擴張型心肌病患者不同 NYHA 心功能分級的 LVEF、TBA、NT-proBNP 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a、b、c 示 LVEF 在各組間比較差距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①、②、③示 TBA 在各組間比較差距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C 示 NT-proBNP在各組間比較差距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VEF:左室射血分數(shù)、TBA:總膽汁酸、NT-proBNP:N 末端 B 型利鈉肽原3 總膽汁酸水平與擴張型心肌病患者 AF 發(fā)生率的關系3.1 有無高膽汁酸血癥與擴張型心肌病患者 AF 發(fā)生率的關系根據(jù) TBA 水平,將患者分為兩組,即 TBA 水平升高組(TBA≥10.0μmol/L,n=50)和 TBA 水平正常組(0.1μmol/L<TBA<10.0μmol/L,n=160),其中 TBA水平升高組 AF 者有 36 例,占 72%;TBA 水平正常組房顫患者有 36 例,占 22.5%,兩組患者 AF 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圖 2)。
2 總膽汁酸四分位法與 AF 發(fā)生率的關系將 TBA 水平按四分位法進行分類,以此探究 TBA 水平與 AF 發(fā)生率的關系BA 水平按四分位法分成 4 組,分割點有 3 個,分別為:2.8μmol/L、4.4μmol9μmol/L,即第一分位組①為:0.1μmol/L≤TBA<2.8μmol/L,第二分位組②為8μmol/L≤TBA<4.4μmol/L,第三分位組③為:4.4μmol/L≤TBA<8.9μmol/L,分位組④為:TBA≥8.9μmol/L,各組總人數(shù)分別為:54 例、51 例、54 例、51 生 AF 的患者分別有:6 例、8 例、22 例、36 例,各組 AF 發(fā)生率分別為:第位組①(6/54,11.1%),第二分位組②(8/51,15.7%),第三分位組③(22/.7%),第四分位組④(36/51,70.6%),各組間 AF 發(fā)生率進行比較,其中(S 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1.1% vs. 15.7%,P<0.05),而(① vs. ③)、(①)、(② vs. ③)、(② vs. ④)、(③ vs. ④)分別為(11.1% vs. 40.7%,05)(11.1% vs. 70.6%,P<0.05)(15.7% vs. 40.7%,P<0.05)(15.7% vs. 70.6<0.05)(40.7% vs. 70.6%,P<0.05),提示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 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敬淑;徐海英;;擴張型心肌病的觀察與護理[J];吉林醫(yī)學信息;2006年Z1期
2 聞青松;肖純;;擴張型心肌病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年14期
3 楊澤彬;;加味黃芪參麥五苓湯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8年04期
4 孟思妤;于亞楠;常莉;李秀姿;李旭;姚天明;;擴張型心肌病治療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8年03期
5 王艷;;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效果[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8年04期
6 何伶俐;;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擴張型心肌病42例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年35期
7 周侖;;甲基苯丙胺致擴張型心肌病一例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7年01期
8 王云鶴;王洪軍;;擴張型心肌病病因學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7年02期
9 王麗娟;;小兒擴張型心肌病行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7年08期
10 楊葉;王建榜;王西輝;常盼;鐵茹;康曉軍;于軍;;miRNA與擴張型心肌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7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丹;真武湯對cTnTR141W轉基因擴張型心肌病小鼠心室重構和心功能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8年
2 宋嘉;骨髓干細胞治療阿霉素誘導的擴張型心肌病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5年
3 陳永利;BMSCs和HAPO治療異丙腎上腺素誘導的DCM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4 侯緒偉;干細胞移植治療阿霉素誘導的擴張型心肌病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邱萍;家兔擴張型心肌病心肌電生理復極離散的實驗觀察[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6 巫相宏;家族性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特點、家系分析和線粒體DNA突變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7 金波;經(jīng)冠脈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實驗與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8 李旭;BMSC移植和EPO干預治療大鼠擴張型心肌病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7年
9 胡正茂;擴張型心肌病家系致病基因克隆及精神分裂癥易感基因定位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10 王虎;擴張型心肌病致病基因LMNA突變功能研究及心臟特異基因TNNI3K調控機制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善淑;血漿POSTN與TGF-β1在擴張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變化[D];鄭州大學;2019年
2 李德民;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短期療效觀察[D];鄭州大學;2019年
3 代燕;擴張型心肌病患者膽汁酸水平與心房顫動發(fā)生的關系研究[D];成都醫(yī)學院;2019年
4 單安琪;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源性的外泌體對阿霉素誘導的擴張型心肌病炎癥的調控作用[D];南京大學;2019年
5 王延婷;TMAD評價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縮同步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6 施小晴;中國漢族人群擴張型心肌病的候選基因關聯(lián)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8年
7 郭嘉城;紅細胞分布寬度升高對非缺血性擴張型心肌病預后的影響及分析[D];鄭州大學;2018年
8 許娟;擴張型心肌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的臨床特點分析[D];遵義醫(yī)學院;2018年
9 魯廣見;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與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內徑及預后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8年
10 鄭春貴;慢性間歇性低壓低氧抗擴張型心肌病作用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69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86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