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離子水平與東北地區(qū)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2 04:38
【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由多種病因引起心臟的功能或結構發(fā)生改變,致使心臟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下降的的綜合征。心力衰竭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極高,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心力衰竭的發(fā)生是多種機制并存的,包括氧化應激、神經體液機制及一些細胞因子參與。因此,心力衰竭除了一些比較常見的臨床癥狀外,多并存鈉水潴留、電解質紊亂、腎功能異常等問題。老年人由于其自身生理機能的原因,發(fā)生心力衰竭時,癥狀多不典型。所以當老年人出現(xiàn)心衰癥狀或于醫(yī)院就醫(yī)時,其疾病已經處于一個比較嚴重的階段,再住院率及死亡率高,預后不佳,故對老年人,早期診斷心力衰竭是很必要的。臨床上根據(jù)患者的癥狀、體征、血液樣品的化驗以及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作為輔助診斷心力衰竭依據(jù)。盡管BNP(B型利鈉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以及NT-proBNP(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erminal pro-BNP)的重要作用在《2017ACC/AHA/HFSA力衰竭管理指南》被充分肯定,但在一些社區(qū)或是基層醫(yī)院尚不能開展,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會受一些主觀因素或是技師技術水平的限制。因此尋找方便、快捷、可以普遍應用的指標協(xié)助我們了解心力衰竭疾病診斷及預后至關重要。在臨床工作中,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電解質紊亂。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電解質紊亂與心力衰竭的存在密切的關系,影響患者遠期預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分析血清離子與心力衰竭及不同類型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關系,建立血清離子預測心力衰竭的標準,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診治提供理論基礎。方法:選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于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共計169例為心衰組。心衰組根據(jù)心力衰竭分類診斷標準分為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數(shù)中間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心力衰竭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這三組依次標為A、B、C三組,并選取同時期于老年病科住院的非心力衰竭患者49人為非心衰組。采集心衰組和非心衰組患者年齡、性別、射血分數(shù)、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鉀離子、鈉離子、氯離子及NT-proBNP水平。通過探討血清離子水平與老年心力衰竭的關系,建立血清離子預測心力衰竭的標準,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診治提供理論基礎。結果:1、心衰組與非心衰組中比較中,NT-proBNP、LVEF、Na~+、Cl~-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EF對心衰的影響程度最大,NT-proBNP、Na~+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3、對于老年人而言,當鈉離子139mmol/L,其發(fā)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較大。4、NT-proBNP與EF對心衰預測作用較強,Na~+、Cl~-有一定的預測作用。5、在不同類型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組間僅有NT-proBNP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NT-proBNP、K~+對于不同類型心力衰竭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用,其中,NT-proBNP對于不同類型的心衰有較強的預測作用,Cl~-對不同類型的心力衰竭存在一定的預測作用。結論:1、EF、NT-proBNP、Na+對是否發(fā)生心衰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并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2、對于老年人而言,當鈉離子139mmol/L,其發(fā)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較大。3、NT-proBNP、K~+對于不同類型心力衰竭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用。NT-proBNP對于預測不同類型心力衰竭價值最大,氯離子也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圖文】:
其中 EF 位于決策樹第一層,與心衰發(fā)生與否具有最強的相關關系,EF變化程度為 0.57 為分界點,當 EF 值大于等于 57%時,傾向于分類為非心衰者,當 EF 值小于 57%時,傾向于分類為心衰患者。第二層,NT-proBNP 位決策樹的第二層,當 NT-ProBNP 小于 643 pg/mL 時,傾向于分類為非心衰患,當 NT-ProBNP 大于等于 643 pg/mL 時,傾向于分類為心衰患者;AST 位于策樹的第三層,AST 指標數(shù)值為 14U/L 為分界點,AST 小于 14U/L 傾向于分為非心衰患者,AST 大于等于 14U/L 傾向于分類為心衰患者;Na 位于決策樹第四層,當鈉離子大于等于 139mmol/L 時,,傾向于分類為非心衰患者,當鈉子小于 139mmol/L 時,傾向于分類為心衰患者。EF 和 NTpro-BNP 分別處于策樹的第一層和第二層,證明 EF 和 NT-proBNP 對分類判定的影響程度最大,合臨床診斷的金標準判定規(guī)則,故方法選擇合理。由此推斷,EF、NT-proBNP、ST、Na+,均會對心衰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第 4 章 結 果4.5 隨機森林預測模型通過建立的隨機森林模型得到所用預測變量的重要性評分。從圖中可以出,14 個預 測變量中 NT-proBNP 與 EF 評分相對較高,對于預測有比較大的線性,而 Na+、Cl-、AST、ALT 也對于是否發(fā)生心力衰竭起了一定的作用(圖 4.5圖 4.5.2)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541.6
【圖文】:
其中 EF 位于決策樹第一層,與心衰發(fā)生與否具有最強的相關關系,EF變化程度為 0.57 為分界點,當 EF 值大于等于 57%時,傾向于分類為非心衰者,當 EF 值小于 57%時,傾向于分類為心衰患者。第二層,NT-proBNP 位決策樹的第二層,當 NT-ProBNP 小于 643 pg/mL 時,傾向于分類為非心衰患,當 NT-ProBNP 大于等于 643 pg/mL 時,傾向于分類為心衰患者;AST 位于策樹的第三層,AST 指標數(shù)值為 14U/L 為分界點,AST 小于 14U/L 傾向于分為非心衰患者,AST 大于等于 14U/L 傾向于分類為心衰患者;Na 位于決策樹第四層,當鈉離子大于等于 139mmol/L 時,,傾向于分類為非心衰患者,當鈉子小于 139mmol/L 時,傾向于分類為心衰患者。EF 和 NTpro-BNP 分別處于策樹的第一層和第二層,證明 EF 和 NT-proBNP 對分類判定的影響程度最大,合臨床診斷的金標準判定規(guī)則,故方法選擇合理。由此推斷,EF、NT-proBNP、ST、Na+,均會對心衰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第 4 章 結 果4.5 隨機森林預測模型通過建立的隨機森林模型得到所用預測變量的重要性評分。從圖中可以出,14 個預 測變量中 NT-proBNP 與 EF 評分相對較高,對于預測有比較大的線性,而 Na+、Cl-、AST、ALT 也對于是否發(fā)生心力衰竭起了一定的作用(圖 4.5圖 4.5.2)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54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洪;;老年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年08期
2 王艷艷;王苗;;65例老年心力衰竭臨床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7年22期
3 洪華山;;老年心力衰竭的防與治[J];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志;2017年04期
4 劉洪霞;蔣雪羚;甘曉雅;孫陽;;高齡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應用新活素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年19期
5 彭妍鈺;王成福;;80例老年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年01期
6 孟婷婷;夏文勝;夏繼輝;申仕海;;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年11期
7 黃莉莉;胡光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感知控制力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年02期
8 劉生生;;左西孟旦治療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年01期
9 朱瑛;趙o
本文編號:2692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6926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