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起源部位頻發(fā)室早射頻消融術對左心房結構及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3-25 02:33
【摘要】:目的:通過對比不同起源部位頻發(fā)室早射頻消融術前及術后左心房結構及功能,了解不同起源部位頻發(fā)室早射頻消融術對左心房的影響,以指導臨床治療。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住院,動態(tài)心電圖示室早負荷10000次/24h,且成功行射頻消融術患者123例。依據(jù)術中定位室早來源分為右室流出道游離壁24例(年齡:43±18歲,男性:10例),右室流出道間隔部36例(年齡:44±11歲,男性30例),主動脈竇上36例(年齡:43±15歲,男性:26例),主動脈竇下27例(年齡:47±12歲,男性:16例)。入選患者于術前、術后1天、術后2周、術后1月應用心臟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觀察左心房結構及功能指標。選取32例既往體健,無煙酒等不良嗜好的成年人做為對照組。結果:LAD術前較對照組顯著增大(P0.05),術后2周較術前顯著減小(P0.05),但未達到對照組水平。組間比較:術后2周以右室流出道間隔部來源改善顯著,后依次為游離壁、主動脈竇上、主動脈竇下來源(P0.05)。S%術前較對照組顯著較低(P0.05),術后1月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但未達到對照組水平。組間比較:術后1月以右室流出道間隔部來源改善顯著,后依次為游離壁、主動脈竇上、主動脈竇下來源(P0.05)。A-VTI術前游離壁組較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余三組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術后2周均有逐漸改善趨勢,但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P0.05)。LAEF術前較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LVEF術前較對照組顯著減低(P0.05),術后2周LAEF及LVEF較術前有逐漸改善趨勢,但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1.頻發(fā)室早可致左心房直徑顯著增大,經(jīng)射頻消融治療術后2周可顯著減小,尤以右室流出道間隔部來源改善顯著,后依次為右室流出道游離壁、主動脈竇上、主動脈竇下來源。2.頻發(fā)室早可致左心房應變顯著降低,經(jīng)射頻消融治療術后1月可顯著改善,尤以右室流出道間隔部改善顯著,后依次為游離壁來源,主動脈竇上及主動脈竇下來源。3.頻發(fā)室早可致左心室射血功能障礙,經(jīng)射頻消融治療術后2周左心室及左心房射血功能有逐漸改善趨勢,但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
【圖文】:
四組患者左心房直徑比較
四組患者左心房橫徑比較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41.7
本文編號:2599252
【圖文】:
四組患者左心房直徑比較
四組患者左心房橫徑比較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4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郭繼鴻;;室早性心肌病發(fā)生機制的探討[J];臨床心電學雜志;2015年03期
2 王福軍;劉紅霞;羅亞雄;;室性早搏性心肌病[J];實用心電學雜志;2015年01期
,本文編號:25992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5992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