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狀核變性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發(fā)布時間:2017-05-23 08:27
本文關鍵詞:肝豆狀核變性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肝豆狀核變性的臨床特征、鑒別診斷、診斷標準及治療方法。 方法:回顧性分析1例肝豆狀核變性臨床資料,并結合文獻進行復習總結。 資料:一例16歲女性患者,出現(xiàn)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3個月,并伴有惡心、嘔吐、乏力,肝功能各項檢查小肝臟功能受損。 干預措施:施行實驗室、影像學等各項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同時予以保肝改善凝血功能、營養(yǎng)支持等內(nèi)科治療,診斷明確后采用相應治療措施。 結果:患者血清銅藍蛋白降低(200mg/L),24h尿銅升高(40ug),可見角膜K-F環(huán)。診斷為肝豆狀核變性。 結論:對于存在肝功能受損的患者,要準確評估肛臟損害程度,從常見病開始積極尋找造成肝臟損害的原因,亦不要忽略了類似“肝豆狀核變性”的少見病及罕見病的可能。
【關鍵詞】:肝豆狀核變性 診斷 治療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57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
- 病例報告7-21
- 1. 一般資料7
- 2. 主訴7
- 3. 現(xiàn)病史7-8
- 4. 既往史8
- 5. 個人史8
- 6. 婚姻史8
- 7. 月經(jīng)生育史8
- 8. 家族史8
- 9. 體格檢查8-9
- 10. 初步診斷9
- 11. 初步診斷依據(jù)9-10
- 11.1 癥狀9
- 11.2 病史9-10
- 11.3 入院查體10
- 11.4 入院前輔助檢查10
- 12. 診療經(jīng)過10-17
- 13. 隨訪情況17-21
- 臨床分析21
- 1. 病例特點21
- 2. 診斷難點21
- 3. 診治經(jīng)驗21
- 討論21-31
- 1. 概述21-22
- 2. 發(fā)病情況22
- 3. 發(fā)病機制22
- 4. 病理22-23
- 5. 臨床特點23-24
- 5.1 發(fā)病年齡23
- 5.2 臨床表現(xiàn)23
- 5.3 臨床分型23-24
- 6. 輔助檢查24-26
- 6.1 血尿常規(guī)24
- 6.2 肝臟檢查24
- 6.3 凝血功能24
- 6.4 銅代謝的相關檢查24-25
- 6.5 顱腦影像學檢查25-26
- 6.6 基因診斷26
- 7. 診斷26-27
- 8. 治療27-29
- 8.1 飲食治療27-28
- 8.2 藥物治療28-29
- 8.3 肝移植29
- 9. 治療監(jiān)測29-31
- 結論31-32
- 參考文獻32-35
-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35-36
- 致謝3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后勤;胡紀源;;肝豆狀核變性腎臟損害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學;2012年01期
2 吳君霞;劉慶云;薛明月;楊茜;胡紀源;;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血清肝酶譜的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1年08期
3 瑪爾比亞·麥麥提斯地克;陳曉歡;成揚;艾尼·阿不都熱木;吳玉華;;血色病性肝硬化1例[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年06期
4 詹志剛,郭學剛,孟凡蓉,樊代明;Wilson's病的病理生理學及臨床特征[J];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2001年02期
5 楊任民;;肝豆狀核變性驅銅治療的再認識[J];世界臨床藥物;2010年05期
6 祁艾紅;吳健民;;銅代謝及其相關基因的研究[J];國際遺傳學雜志;2006年05期
7 徐國存;陳懷珍;張靜;方向;李俊;葛青;李良勇;;肝豆湯在肝豆狀核變性治療中提高24h尿排銅量和改善作用的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2年11期
8 李光明;范建高;;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年06期
9 曹亞麗;趙晶;;試談肝豆狀核變性日常飲食[J];光明中醫(yī);2012年10期
10 李祥;楊文明;;肝豆狀核變性基因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年03期
本文關鍵詞:肝豆狀核變性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7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873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