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力新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觀察
本文關(guān)鍵詞:黛力新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背景 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是由胃內(nèi)容物反流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或)并發(fā)癥的一種狀態(tài)。胃食管反流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質(zhì)子泵抑制劑(protorn pumpinhibitors, PPI)是目前治療該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大部分患者癥狀很快減輕,但仍有部分患者經(jīng)過4~8周標準化PPI治療未有效緩解,稱為難治性胃食管反流。╮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GERD)。近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黛力新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而且治療中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 目的 聯(lián)合黛力新、埃索美拉唑及莫沙必利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通過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燒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反食)積分、治療有效率、情緒障礙量表總分、食管24小時pH測定及食管測壓結(jié)果來比較并評價黛力新的聯(lián)合治療的療效,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案。 方法 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門診及住院診治的82例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8±6.2歲。診斷標準依據(jù)蒙特利爾GERD定義,并結(jié)合我國2007年西安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共識意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1例(含男23例,女18例),年齡26~66歲,平均年齡47.2±6.2歲;對照組41例(含男21例,女20例),年齡28~69歲,平均年齡48.7±6.5歲。所有患者均行內(nèi)鏡檢查、24h食管pH值監(jiān)測、食管測壓,,均知情同意。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性別、年齡、吸煙飲酒情況、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 BMI)、DeMeester評分、食管下括約肌壓力(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 LESP)、食管下括約肌長度(length of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L)等資料的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對照組給予埃索美拉唑片20mg/次,每日兩次口服,莫沙必利片5mg/次,每日三次口服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每片含氟哌噻噸0.5mg、美利曲辛10mg)1粒/次口服,早上、中午各一次。2組療程均為8周。2組患者于治療前后分別進行GERD癥狀評分,并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Zung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 scale, SDS)評估精神心理狀況,同時對治療前后食管測酸、測壓結(jié)果進行對比分析。 結(jié)果 治療8周后應(yīng)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診斷問卷RDQ進行評分,觀察組治療后有34例癥狀明顯好轉(zhuǎn)(RDQ評分12分),對照組治療后有22例癥狀明顯好轉(zhuǎn)(RDQ評分12分),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癥狀顯效14例(34.15%),有效21例(51.22%),總有效率為85.37%;對照組治療后顯效8例(19.51%),有效17例(41.46%),總有效率為60.97%。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和對照組的SDS指數(shù)和SAS指數(shù)在治療前差異并不顯著(P0.05)。經(jīng)過8周治療后,觀察組SDS指數(shù)由55.3±8.8降低為42.1±9.1,SAS指數(shù)由54.3±8.7降低為41.2±9.2,而對照組SDS指數(shù)由55.8±9.1變化為52.6±9.3,SAS指數(shù)由53.0±8.9變化為49.3±9.1,各組內(nèi)患者的SDS指數(shù)和SAS指數(shù)均有所降低(P0.05),說明RGERD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抑郁及焦慮的狀況得到了改善;但兩組之間相比較,觀察組較之對照組的抑郁、焦慮狀況改善更為顯著,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8周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DeMeester評分均有所降低(P0.05),觀察組DeMeester評分由29.5±5.6變化為12.1±3.1,對照組DeMeester評分由30.3±6.1變化為13.3±3.6,說明RGERD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酸反流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兩組之間相比較,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LESP及LESL均無明顯變化,組內(nèi)組間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 結(jié)論 黛力新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及莫沙必利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燒心、反酸等癥狀,提高臨床療效。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發(fā)病機制中的重要一環(huán)。
【關(guān)鍵詞】: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黛力新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71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0
- 目錄10-11
- 主要英文縮寫詞表11-12
- 引言12-14
- 材料和方法14-18
- 1 研究對象14
- 2 入選指征14
- 3 排除標準14-15
- 4 儀器15-16
- 5 給藥方法16
- 6 臨床觀察指標16-17
- 7 統(tǒng)計學處理17-18
- 結(jié)果18-24
- 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的比較18-19
- 2 兩組治療后有效率的比較19-20
- 3 兩組治療前后情緒障礙量表總分的變化20-22
- 4 兩組治療前后食管測酸指標的變化22-23
- 5 兩組治療前后食管測壓指標的變化23
- 6 不良反應(yīng)23-24
- 討論24-29
- 結(jié)論29-30
- 參考文獻30-33
-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特點及進展33-58
- 參考文獻53-58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與研究成果58-59
- 致謝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曉英;王丹;向明確;賈麗萍;;奧美拉唑與莫沙比利聯(lián)合治療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2 沈許德;王雯;;中國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學研究狀況[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0年03期
3 張國華;;抗焦慮聯(lián)合蘭索拉唑、伊托必利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0年03期
4 羅金燕;牛春燕;;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0年01期
5 李熳;張志廣;聞淑軍;;天津地區(qū)胃食管反流病患者IL-1β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J];天津醫(yī)藥;2007年12期
6 陳天紅;朱建軍;;蒙特利爾定義與RDQ評分對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年18期
7 王戰(zhàn)波;陳玲玲;游旭東;;聯(lián)合應(yīng)用埃索美拉唑、鋁碳酸鎂和莫沙比利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年08期
8 宋宏偉;朱凌云;;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診斷方法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年19期
9 中國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協(xié)作組;反流性疾病問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消化雜志;2003年11期
10 陳一平;吳建華;;莫沙必利聯(lián)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療效觀察[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7年01期
本文關(guān)鍵詞:黛力新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06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1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