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虛實證候分型與腸道菌群結構的差異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5 07:39
【摘要】:【目的】通過對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和健康人腸道菌群的多樣性、相似性以及種屬構成等研究,闡明UC不同虛實證候間腸道菌群結構的差異性,進一步通過虛實證候與腸道菌群結構差異的差異性分析,為闡明UC虛實證候的物質基礎和病理機制以及UC不同虛實證候患者之間腸道菌群結構的差異性提供理論基礎和實驗依據(jù)!痉椒ā恳訳C患者與健康志愿者為研究對象,建立中醫(yī)證候診斷、納入和排除標準,分為濕熱內蘊證組、脾胃氣虛證組、脾虛濕熱證組和健康對照組,采集糞便標本并提取糞便菌群總DNA;經(jīng)16Sr DNA V3區(qū)PCR擴增后,采用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進行腸道菌群DNA指紋圖譜分析;Mi Seq測序技術開展腸道菌群16SV3+V4區(qū)高通量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基于16Sr DNA指紋圖譜和16SV3+V4區(qū)生物信息學數(shù)據(jù),研究分析UC不同虛實證候組患者與健康人群腸道菌群結構的差異性!窘Y果】腸道菌群DNA指紋圖譜分析結果表明:圖譜中三種證型所呈現(xiàn)的條帶數(shù)沒有明顯差異。三種UC證型患者腸道菌群多樣性、相似性有差異,并且三種UC證型的患者腸道菌群的組內相似性系數(shù)高于組間相似性系數(shù)。脾胃氣虛證組UC患者組內相似性系數(shù)最高,脾虛濕熱證組UC患者組內相似性系數(shù)最低。三種證型中,濕熱內蘊證組UC患者的多樣性指數(shù)最低,脾胃氣虛證組UC患者的多樣性指數(shù)最高。16SV3+V4區(qū)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表明:UC患者擬桿菌和厚壁菌門所占比例相對其他組較大且數(shù)量基本恒定,但它們在不同虛實證候組內中所占的比例有顯著差異。厚壁菌門在濕熱內蘊組及脾虛濕熱組中所占比例低于健康人組(P0.05),其中韋榮球菌在厚壁菌門中較為突出,在濕熱內蘊組及脾虛濕熱組中所占比例低于健康人組(P0.05),其在脾胃氣虛組中所含比例高于濕熱內蘊組(P0.05)。變形桿菌門在脾虛濕熱組中所占比例高于脾胃氣虛組(P0.05)。變形桿菌門中嗜血桿菌在濕熱內蘊組中所占比例高于脾胃氣虛組和脾虛濕熱組(P0.05)。擬桿菌門中擬桿菌和普氏菌在四組中所占比例也有所不同。擬桿菌在濕熱內蘊組中所占比例高于健康人組(P0.05)。普氏菌在三組虛實證型的潰瘍性結腸炎受試者腸道菌群中所占比例均低于健康人組(P0.05)。放線菌門中棒狀桿菌在濕熱內蘊組中所占比例高于脾胃氣虛組(P0.05)。真桿菌屬在脾胃氣虛組和脾虛濕熱組中所占比例均小于健康人組(P0.05)。DGGE法和測序結果反映出的UC患者不同虛實證候組及健康人組的腸道菌群結構差異性和相似性結果基本一致!窘Y論】1.UC三類虛實證候患者與健康人比較,腸道菌群的相似性、多樣性均存在差異。2.UC三類虛實證候患者與健康人比較,腸道菌群門水平和種屬水平的細菌構成存在差異性,門水平上差異可能存在于厚壁菌門所占比例;種屬水平的差異可能存在于韋榮球菌、擬桿菌和普氏菌所占比例。3.UC三類虛實證候患者之間腸道菌群差異性可能存在于厚壁菌門和變形菌門的構成比。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74.62
【圖文】:
PCR產(chǎn)物的完整性檢測結果
圍的確定(見圖 2)理,即當變性劑濃度逐漸增大時,DNA雙 DNA雙鏈遷移的速率不同,最終導致停留量多的解開雙鏈所需要的濃度自然大,反原理可以區(qū)分出 DNA大小不同片段。槽中移動的方向與增大凝膠濃度的方向互型,測量橫軸顯著變化的變性劑范圍,觀擴增產(chǎn)物 DGGE 分析合適的變性梯度范圍
從左向右依次觀察條帶可以得到:標記 2-24 號為濕熱內蘊證,1-36 號為脾胃氣虛證,4-43 號為脾虛濕熱證。對不同組之間進行多樣性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果。首先比較樣本的條帶數(shù)目(表 5),可以看到三組證型的糞便樣本條帶數(shù)無顯著差別(P>0.05)。多樣性用 Shannon(H’)表示(見圖 3)。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74.62
【圖文】:
PCR產(chǎn)物的完整性檢測結果
圍的確定(見圖 2)理,即當變性劑濃度逐漸增大時,DNA雙 DNA雙鏈遷移的速率不同,最終導致停留量多的解開雙鏈所需要的濃度自然大,反原理可以區(qū)分出 DNA大小不同片段。槽中移動的方向與增大凝膠濃度的方向互型,測量橫軸顯著變化的變性劑范圍,觀擴增產(chǎn)物 DGGE 分析合適的變性梯度范圍
從左向右依次觀察條帶可以得到:標記 2-24 號為濕熱內蘊證,1-36 號為脾胃氣虛證,4-43 號為脾虛濕熱證。對不同組之間進行多樣性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果。首先比較樣本的條帶數(shù)目(表 5),可以看到三組證型的糞便樣本條帶數(shù)無顯著差別(P>0.05)。多樣性用 Shannon(H’)表示(見圖 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聲生;;潰瘍性結腸炎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0年06期
2 柳樹英;楊志華;原睿;任耀全;;微生態(tài)制劑與腸道菌群平衡觀在小兒腹瀉中的應用[J];西部中醫(yī)藥;2014年12期
3 王旭丹;袁學勤;;腸黏膜免疫調節(jié)紊亂介導炎癥性腸病的發(fā)生[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年1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e
本文編號:2756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7561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