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應(yīng)激誘導ε-dA加合物生成促進HCC的發(fā)生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05:47
【摘要】:引言: 氧化應(yīng)激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發(fā)生有關(guān),大量研究表明它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酒精、金屬蓄積(如鐵、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不同病因?qū)е赂渭毎℉CC)發(fā)生的共同機制,氧化應(yīng)激誘導的ε-dA加合物過多生成可能促進慢性肝臟疾病患者HCC的發(fā)生。 目的: (1)檢測HCC及鄰近癌旁肝組織的氧化應(yīng)激狀態(tài); (2)檢測對照肝組織、鄰近癌旁肝組織及HCC組織中ε-dA的表達; (3)評估ε-dA與p53蛋白表達的關(guān)系; (4)評估癌旁肝組織中ε-dA的表達是否與肝臟的炎癥活性和纖維化程度有關(guān)。 方法: 對32例HCC患者的HCC組織和(或)癌旁肝組織的總抗氧化能力(T-AOC)、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還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等氧化應(yīng)激指標進行檢測;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對照肝組織、癌旁肝組織和HCC組織中ε-dA、p53蛋白和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的表達;對癌旁肝組織進行炎癥和纖維化評分。 結(jié)果: HCC組織的T-AOC和總SOD活力均低于癌旁肝組織(p<0.05vs.p<0.0001),但HCC組織的GSH和MDA含量與癌旁肝組織無明顯差異;ε-dA在HCC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對照肝組織(47.6±20.6%vs.7.9±7.5%,p<0.0001)和癌旁肝組織(47.6±20.6%vs.29.4±15.8%,p<0.001);HCC組織的T-AOC、總SOD活力和ε-dA的表達均與肝癌細胞分化程度有關(guān);HCC組織中ε-dA與p53蛋白的表達有明顯相關(guān)性(r=0.5162,p<0.01);癌旁肝組織中ε-dA的表達與肝臟的炎癥活性及纖維化程度有關(guān);HCC組織中PCNA的陽性表達率(47.6±10.9%)顯著高于癌旁肝組織(34.1±8.2%,p<0.0001)和對照肝組織(25.8±7.7%,,p<0.0001)。 結(jié)論: 氧化應(yīng)激誘導ε-dA加合物的過多生成,它可能通過誘導p53蛋白突變、促進細胞惡性增殖,進而促進HCC的發(fā)生;ε-dA加合物可以在慢性肝炎和肝纖維化"肝硬化組織中持續(xù)積聚,這可能增加具有癌變傾向的慢性肝臟疾病患者HCC的發(fā)生風險。
【圖文】: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肪酸 反 應(yīng), 生成 脂 質(zhì)過 氧 化產(chǎn) 物 (如 4- H NE 、M D A) , 4- H NE 與脫 氧 腺苷 、 脫氧 胞 苷 反 應(yīng)生 成ε - DN A 加 合 物ε - dA 和ε - dC [8 ]。在 大 腸桿 菌 和哺 乳 動物 細 胞( 如 猿猴 腎 細胞 ) 中的 研 究發(fā) 現(xiàn) [9 ] ,ε - DN A 加合 物 具有 高 度 的 致突 變 特 性( 如 誘 導 p5 3 突 變) ,主 要 引起 堿 基 對 替換 突 變。 例 如 , ε - dA 可 以 引 起A T →G C 轉(zhuǎn) 換突 變 、A T →T A 和A T → CG 顛 換突 變 [1 0 ,1 1 ] ;ε- dC 可以 引 起C G →T A 轉(zhuǎn)換 突 變 、C G →A T 顛 換突 變 [1 2 ,1 3 ]。將 ε - dA 整 合 到H e La 細胞 、 29 3細 胞 ( 人 胚 腎上 皮 細胞 ) 及 大 腸癌 H C T 1 1 6 細胞 的 任意 一 條D N A 單 鏈中 ,都 可 以 觀 察到 相 似的 突 變, 而 且在 He La 細 胞 中ε - dA 比 8- 氧 -脫 氧 鳥苷 ( 8- o xo - dG , 一種 氧 化 性 DN A 損 傷 標記 物 ) 具有 更 強的 致突 變 能 力 [ 1 4] 。這 些 突 變可 以 增 加 基因 組 的 不 穩(wěn)定 性 , 對惡 性 腫瘤 的 發(fā) 生具 有 促 進作 用 [1 5] (見 圖 1) , 這 可 能 是氧 化 應(yīng)激 促 進H C C發(fā) 生 的重 要 機制 之一 。
枸櫞 酸 鈉緩 沖 液( 0 .0 1M ,p H 6 .0 ) 的 配 制 :枸 櫞 酸三 鈉 3g , 檸 檬 酸 0. 4g , 雙 蒸 水 1L ,充分 混勻 。 3. 病 理 學 染 色 及 評 分通過 HE 染 色和 M a s so n染 色 對組 織 標 本進 行 病理 學分 析 。根 據(jù)H C C 的 病理 分 化 程 度, 將 腫 瘤分 為 2 組 [1 9] :組 Ⅰ 包 括高 分 化、 高 - 中 分 化 和中 分 化 ,組 Ⅱ 包 括中 - 低 分化 和 低分 化 。另 外, 根 據(jù)D e s me t 慢性 肝 炎 評 分系 統(tǒng) 對癌 旁肝 組 織的 炎癥 活 性和 纖維 化 程 度 進行 評 分 [2 0] (見 圖 2 )。 炎 癥 評分 ( A) 如 下 : 0分 , 輕 微 慢性 肝 炎 ;1 分 , 輕度 慢 性 肝炎 ;2 分 ,中 度 慢 性 肝炎 ; 3 分 ,重 度 慢 性肝 炎 。肝 纖維 化 評 分 (F ) 如 下 :0 分 , 無肝纖 維 化; 1 分 , 匯 管區(qū) 纖 維化 但無 纖 維 間 隔形 成 ;2 分, 匯 管 區(qū) 纖維 化 且 有 少量 纖 維 間隔 形成 ; 3分 , 大 量纖 維 間隔 形成 但 無 肝 硬化 ; 4分 ,肝 硬 化 。 我們 根 據(jù) 炎 癥評 分 , 將癌 旁肝 組 織分 為 2 組 :組 Ⅰ 包括 A0 + A 1 ,組 Ⅱ 包括 A2 + A3 ;根 據(jù) 肝纖 維化 評 分 , 將癌 旁 肝 組織 分 為 2組 : 組 Ⅰ 包括 F 0 +F 1 +F 2 , 組 Ⅱ 包括 F 3 +F 4 。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75
本文編號:2705865
【圖文】: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肪酸 反 應(yīng), 生成 脂 質(zhì)過 氧 化產(chǎn) 物 (如 4- H NE 、M D A) , 4- H NE 與脫 氧 腺苷 、 脫氧 胞 苷 反 應(yīng)生 成ε - DN A 加 合 物ε - dA 和ε - dC [8 ]。在 大 腸桿 菌 和哺 乳 動物 細 胞( 如 猿猴 腎 細胞 ) 中的 研 究發(fā) 現(xiàn) [9 ] ,ε - DN A 加合 物 具有 高 度 的 致突 變 特 性( 如 誘 導 p5 3 突 變) ,主 要 引起 堿 基 對 替換 突 變。 例 如 , ε - dA 可 以 引 起A T →G C 轉(zhuǎn) 換突 變 、A T →T A 和A T → CG 顛 換突 變 [1 0 ,1 1 ] ;ε- dC 可以 引 起C G →T A 轉(zhuǎn)換 突 變 、C G →A T 顛 換突 變 [1 2 ,1 3 ]。將 ε - dA 整 合 到H e La 細胞 、 29 3細 胞 ( 人 胚 腎上 皮 細胞 ) 及 大 腸癌 H C T 1 1 6 細胞 的 任意 一 條D N A 單 鏈中 ,都 可 以 觀 察到 相 似的 突 變, 而 且在 He La 細 胞 中ε - dA 比 8- 氧 -脫 氧 鳥苷 ( 8- o xo - dG , 一種 氧 化 性 DN A 損 傷 標記 物 ) 具有 更 強的 致突 變 能 力 [ 1 4] 。這 些 突 變可 以 增 加 基因 組 的 不 穩(wěn)定 性 , 對惡 性 腫瘤 的 發(fā) 生具 有 促 進作 用 [1 5] (見 圖 1) , 這 可 能 是氧 化 應(yīng)激 促 進H C C發(fā) 生 的重 要 機制 之一 。
枸櫞 酸 鈉緩 沖 液( 0 .0 1M ,p H 6 .0 ) 的 配 制 :枸 櫞 酸三 鈉 3g , 檸 檬 酸 0. 4g , 雙 蒸 水 1L ,充分 混勻 。 3. 病 理 學 染 色 及 評 分通過 HE 染 色和 M a s so n染 色 對組 織 標 本進 行 病理 學分 析 。根 據(jù)H C C 的 病理 分 化 程 度, 將 腫 瘤分 為 2 組 [1 9] :組 Ⅰ 包 括高 分 化、 高 - 中 分 化 和中 分 化 ,組 Ⅱ 包 括中 - 低 分化 和 低分 化 。另 外, 根 據(jù)D e s me t 慢性 肝 炎 評 分系 統(tǒng) 對癌 旁肝 組 織的 炎癥 活 性和 纖維 化 程 度 進行 評 分 [2 0] (見 圖 2 )。 炎 癥 評分 ( A) 如 下 : 0分 , 輕 微 慢性 肝 炎 ;1 分 , 輕度 慢 性 肝炎 ;2 分 ,中 度 慢 性 肝炎 ; 3 分 ,重 度 慢 性肝 炎 。肝 纖維 化 評 分 (F ) 如 下 :0 分 , 無肝纖 維 化; 1 分 , 匯 管區(qū) 纖 維化 但無 纖 維 間 隔形 成 ;2 分, 匯 管 區(qū) 纖維 化 且 有 少量 纖 維 間隔 形成 ; 3分 , 大 量纖 維 間隔 形成 但 無 肝 硬化 ; 4分 ,肝 硬 化 。 我們 根 據(jù) 炎 癥評 分 , 將癌 旁肝 組 織分 為 2 組 :組 Ⅰ 包括 A0 + A 1 ,組 Ⅱ 包括 A2 + A3 ;根 據(jù) 肝纖 維化 評 分 , 將癌 旁 肝 組織 分 為 2組 : 組 Ⅰ 包括 F 0 +F 1 +F 2 , 組 Ⅱ 包括 F 3 +F 4 。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75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Radan Bruha;Karel Dvorak;Jaromir Petrty;;Alcoholic liver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2年03期
2 ;Risk factors for alcohol-related liver injury in the island population of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1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愛華;白樺脂醇對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治療作用及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孫平;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酒精性肝病相關(guān)性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3 王畢娟;酒精性肝病患者淋巴細胞染色體損傷與氧化應(yīng)激的關(guān)系[D];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058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7058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