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病毒治療與抗乙肝病毒聯(lián)合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乙肝相關腎炎的臨床觀察
本文關鍵詞:抗乙肝病毒治療與抗乙肝病毒聯(lián)合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乙肝相關腎炎的臨床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中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fā)區(qū),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我國的慢性無癥狀乙型肝炎病毒(HBV)攜帶者可能超過1.2億。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小球腎炎指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直接或間接誘發(fā)的一種免疫復合物性腎小球疾病,但其發(fā)病機制復雜,至今不明確。治療方案存在較大爭議,對哪些患者應選擇聯(lián)合治療以及聯(lián)合治療是否優(yōu)于單用抗病毒治療尚不明確。免疫抑制劑治療費用昂貴,亦缺乏相關的衛(wèi)生經濟學評價。因此,開展關于HBV-GN治療的相關研究十分必要。 目的:探討單獨抗病毒治療方案及抗病毒藥物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方案治療乙肝相關性腎炎的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顧性收集2007—2012年收治我科,經腎活檢明確診斷為乙肝相關性腎炎,有完整隨訪資料的患者,并接受抗病毒治療或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治療者,以及于院外明確診斷,于我院門診隨訪者共計23例。根據用藥方案不同分為抗病毒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組(以下簡稱聯(lián)合用藥組)8例,抗病毒治療組(以下稱拉米夫定組)15例。其中聯(lián)合用藥組治療方案為應用抗病毒藥物聯(lián)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抗病毒治療組僅接受抗病毒藥物(拉米夫定)治療。觀察治療6個月后,對2組患者臨床表現、實驗室主要指標、治療緩解率、不良反應進行回顧性對比評價。 結果:患者經上述治療6個月后,聯(lián)合用藥組主要實驗室指標如谷丙轉氨酶(ALT)、肌酐、24小時尿蛋白定量(2.27±1.75)、血清白蛋Alb (35.13±5.99)與拉米夫定組[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3±1.63)、血清白蛋Alb (35.60±7.70)]兩組數據經統(tǒng)計學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但2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明顯改善,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聯(lián)合用藥組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56.5%;拉米夫定組完全緩解2例,部分緩解5例,無效7例?傆行蔬_53.3%。不良反應:拉米夫定組15例患者中有1例于治療5個月時出現HBV-DNA定量增高,加用阿德福韋酯(ADV)后穩(wěn)定,其余治療6個月時均較前復制量減低。聯(lián)合用藥組8例患者,治療6個月隨訪中轉氨酶升高,血糖升高,病毒血清復制量增高各1例。 結論:(1)與抗病毒聯(lián)合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相比,單獨應用抗病毒藥物(拉米夫定)安全,有效。(2)聯(lián)合抗病毒及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短期內略好,但不良反應發(fā)生較多;(3)拉米夫定有一定耐藥發(fā)生率,及時加用阿德福韋酯等耐藥性小的藥物,仍可繼續(xù)治療;(4)治療過程中必須嚴密監(jiān)測乙肝病毒復制、變異和肝腎功能情況,確;颊咧委煹陌踩。
【關鍵詞】:乙肝相關性腎炎 免疫抑制劑 拉米夫定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512.62;R692.31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文獻綜述11-23
- 1.1 流行病學11
- 1.2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11-15
- 1.2.1 HBV 概述12-13
- 1.2.2 免疫復合物介導機制13
- 1.2.3 HBV 直接感染腎臟學說13
- 1.2.4 自身免疫及遺傳13-14
- 1.2.5 中醫(yī)觀點14-15
- 1.3 臨床與病理15-16
- 1.3.1 病理特點15-16
- 1.3.2 臨床特征16
- 1.4 診斷及鑒別16-17
- 1.4.1 診斷標準16
- 1.4.2 診斷爭議16-17
- 1.4.3 鑒別診斷17
- 1.5 主要治療方法17-23
- 1.5.1 抗病毒藥物18-19
- 1.5.2 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19-22
- 1.5.3 中藥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22
- 1.5.4 乙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22-23
- 第2章 資料與方法23-26
- 2.1 前言23
- 2.2 資料與方法23-26
- 2.2.1 一般資料23-24
- 2.2.2 治療與分組24
- 2.2.3 實驗室檢查24
- 2.2.4 療效評價24-25
- 2.2.5 統(tǒng)計學處理25-26
- 第3章 結果26-29
- 3.1 入組病例臨床表現26
- 3.2 療效比較26-27
- 3.3 副反應27-29
- 第4章 討論29-33
- 第5章 結論33-34
- 參考文獻34-36
- 作者及導師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36-38
- 致謝3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湯力,陳香美,趙威,崔巖;霉酚酸酯治療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的臨床研究[J];北京醫(yī)學;2005年03期
2 姚光弼;;乙型肝炎病毒前S蛋白及其臨床意義[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1988年04期
3 占永立;李秀英;李深;王麗;趙宇;岳玉和;周靜媛;;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16例臨床與病理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6年05期
4 吳錦瑜;曹旺發(fā);譚英;;不同時期啟用拉米夫定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轉歸的影響[J];江西醫(yī)藥;2007年10期
5 陳偉珍;陳德君;徐光標;;他克莫司對特發(fā)性膜性腎病的治療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年10期
6 張志勇;周春華;李明旭;余永武;楊君;雷霞;;米氟米特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的療效[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6年11期
7 潘楚瑛;武偉;詹鋒;;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臨床及病理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1年18期
8 王素霞,鄒萬忠,王盛蘭,柴立軍,張燁;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的超微結構及免疫電鏡觀察[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1年04期
9 周長華;居建忻;朱月文;;乙肝相關性腎炎20例臨床與病理分析[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9年02期
10 劉銅林;兒童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J];中國臨床醫(yī)生;1999年03期
本文關鍵詞:抗乙肝病毒治療與抗乙肝病毒聯(lián)合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乙肝相關腎炎的臨床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09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6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