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障礙兒童疑問句表達能力的特征及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0 02:03
疑問句是日常生活中用于提出問題、詢問情況的句子,其表達可分為發(fā)起和回應兩方面。兒童通過提出問題、得到答案獲取各種信息,成人也可通過與兒童之間的問答互動提高兒童的語言和認知發(fā)展水平。前人研究表明聽力障礙兒童的疑問句表達能力顯著落后于健聽兒童,而且國內鮮有研究對聽力障礙兒童的疑問句表達特征及干預策略進行實證研究,并且其康復訓練多以詞和陳述句的教學為主,疑問句的康復訓練往往被忽視。但是學習疑問句可以逐漸提高兒童理解話語、搜索和重組知識經(jīng)驗、表述自我思想感情等諸多能力。因此本研究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聽力障礙兒童疑問句表達的特征、構建聽力障礙兒童——階梯式疑問句干預策略,從而為其疑問句表達能力的干預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聽力障礙兒童疑問句表達能力的特征研究。(1)在PPVT-R得分匹配的情況下,聽力障礙兒童的疑問句回應和發(fā)起能力仍然顯著低于同齡健聽兒童。(2)不管是聽障兒童還是健聽兒童其疑問句回應能力優(yōu)于發(fā)起能力。(3)分圖更容易幫助兒童理解和表達疑問句。(4)疑問點的數(shù)量也是兒童疑問句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5)聽力障礙兒童在疑問句的回應上,出現(xiàn)了答非所問、模仿...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7句式類型與兒
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6解“誰”代表的是要回答和理解與人相關的信息、“什么”是與相關的信息,而“做什么”是與動作相關的信息等,減少答非所問的情況。在疑問句的發(fā)起中無提問和以答代問兩種錯誤類型所占比例較高。因此在發(fā)起的訓練過程中先培養(yǎng)聽力障礙兒童根據(jù)內容模仿提問的能力,再過渡有疑而問,最后再泛化到不同的語言和生活情景中。綜合聽力障礙兒童疑問句表達的特征以及錯誤類型、理論依據(jù)與實踐依據(jù),設計了聽力障礙兒童疑問句表達能力的干預策略——階梯式疑問句干預策略。三、階梯式疑問句干預策略的提出階梯式疑問句干預策略目的在于幫助兒童建立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的能力,該策略由能力和內容組成。如圖3-1-1,橫軸代表兒童疑問句理解和表達的能力水平,分別是體驗、理解、發(fā)起、運用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由簡單到復雜的1-2種不同的能力,如回應階段分為簡單的模仿回應和復雜的主動回應?v軸代表兒童疑問句理解和表達能力訓練的內容,由簡單到復雜依次為是非疑問句、特指疑問句、正反疑問句、選擇疑問句,其內容隨著兒童當前的能力水平或語言年齡進行調整。雖然每種疑問句學習的難度有所不同,但其訓練過程大致可以分體驗、回應、發(fā)起和運用為四個階段。該策略可幫助兒童建立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的能力,掌握疑問句的句法規(guī)則,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很好地與人交流。圖3-1-1疑問句理解與表達能力訓練的策略
-1干預用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疑問句研究現(xiàn)狀[J]. 司羅紅. 景德鎮(zhèn)學院學報. 2016(02)
[2]4歲聽障兒童疑問句認知特點研究[J]. 鄭文芳,郭煜然.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5 (05)
[3]論語言發(fā)展理論對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啟示[J]. 王學堅.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4(06)
[4]3歲聽障與健聽兒童開放式單音節(jié)測試結果比較分析[J]. 申敏,鄭文芳,盧曉月,于麗玫.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3(05)
[5]3歲聽障與健聽兒童敘事中主動發(fā)問能力比較[J]. 申敏,李甦.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1(06)
[6]中小學生聽力篩查量表的編制[J]. 孫喜斌,魏志云,劉婷婷,韓睿,騰白玉,王曉力,李炬,葛曉輝,曲成毅.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07(03)
[7]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J]. 中國殘疾人. 2006(05)
[8]兒童問句系統(tǒng)理解與發(fā)生之比較[J]. 李宇明,陳前瑞. 世界漢語教學. 1997(04)
[9]兒童問句理解的群案與個案的比較研究[J]. 李宇明,陳前瑞.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7(04)
[10]兒童怎樣描繪自己的語言地圖?——讀《兒童語言的發(fā)展》和《漢族兒童問句系統(tǒng)習得探微》[J]. 吳繼光. 世界漢語教學. 1997(02)
碩士論文
[1]人工耳蝸植入兒童情感韻律感知特征及干預策略研究[D]. 許文飛.華東師范大學 2019
[2]PRT的自我發(fā)起對學前自閉癥兒童主動提問技能的干預研究[D]. 郝怡娜.重慶師范大學 2016
[3]人工耳蝸植入兒童的聲調識別及發(fā)聲研究[D]. 崔麗麗.華東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67841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7句式類型與兒
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6解“誰”代表的是要回答和理解與人相關的信息、“什么”是與相關的信息,而“做什么”是與動作相關的信息等,減少答非所問的情況。在疑問句的發(fā)起中無提問和以答代問兩種錯誤類型所占比例較高。因此在發(fā)起的訓練過程中先培養(yǎng)聽力障礙兒童根據(jù)內容模仿提問的能力,再過渡有疑而問,最后再泛化到不同的語言和生活情景中。綜合聽力障礙兒童疑問句表達的特征以及錯誤類型、理論依據(jù)與實踐依據(jù),設計了聽力障礙兒童疑問句表達能力的干預策略——階梯式疑問句干預策略。三、階梯式疑問句干預策略的提出階梯式疑問句干預策略目的在于幫助兒童建立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的能力,該策略由能力和內容組成。如圖3-1-1,橫軸代表兒童疑問句理解和表達的能力水平,分別是體驗、理解、發(fā)起、運用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由簡單到復雜的1-2種不同的能力,如回應階段分為簡單的模仿回應和復雜的主動回應?v軸代表兒童疑問句理解和表達能力訓練的內容,由簡單到復雜依次為是非疑問句、特指疑問句、正反疑問句、選擇疑問句,其內容隨著兒童當前的能力水平或語言年齡進行調整。雖然每種疑問句學習的難度有所不同,但其訓練過程大致可以分體驗、回應、發(fā)起和運用為四個階段。該策略可幫助兒童建立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的能力,掌握疑問句的句法規(guī)則,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很好地與人交流。圖3-1-1疑問句理解與表達能力訓練的策略
-1干預用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疑問句研究現(xiàn)狀[J]. 司羅紅. 景德鎮(zhèn)學院學報. 2016(02)
[2]4歲聽障兒童疑問句認知特點研究[J]. 鄭文芳,郭煜然.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5 (05)
[3]論語言發(fā)展理論對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啟示[J]. 王學堅.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4(06)
[4]3歲聽障與健聽兒童開放式單音節(jié)測試結果比較分析[J]. 申敏,鄭文芳,盧曉月,于麗玫.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3(05)
[5]3歲聽障與健聽兒童敘事中主動發(fā)問能力比較[J]. 申敏,李甦.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1(06)
[6]中小學生聽力篩查量表的編制[J]. 孫喜斌,魏志云,劉婷婷,韓睿,騰白玉,王曉力,李炬,葛曉輝,曲成毅.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07(03)
[7]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J]. 中國殘疾人. 2006(05)
[8]兒童問句系統(tǒng)理解與發(fā)生之比較[J]. 李宇明,陳前瑞. 世界漢語教學. 1997(04)
[9]兒童問句理解的群案與個案的比較研究[J]. 李宇明,陳前瑞.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7(04)
[10]兒童怎樣描繪自己的語言地圖?——讀《兒童語言的發(fā)展》和《漢族兒童問句系統(tǒng)習得探微》[J]. 吳繼光. 世界漢語教學. 1997(02)
碩士論文
[1]人工耳蝸植入兒童情感韻律感知特征及干預策略研究[D]. 許文飛.華東師范大學 2019
[2]PRT的自我發(fā)起對學前自閉癥兒童主動提問技能的干預研究[D]. 郝怡娜.重慶師范大學 2016
[3]人工耳蝸植入兒童的聲調識別及發(fā)聲研究[D]. 崔麗麗.華東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678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9678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