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aflow在孔源性視網膜脫離中的應用研究及其他眼底疾病中的應用探索
發(fā)布時間:2020-07-23 19:37
【摘要】:目的:觀察Healaflow覆蓋封閉視網膜裂孔聯(lián)合27G微創(chuàng)玻璃體切除和空氣填充治療原發(fā)性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鞏膜外墊壓原理和微創(chuàng)觀念,本研究采用特制微導管系統(tǒng)將Healaflow作為一種新型內墊壓材料注射于脈絡膜上腔,引起脈絡膜上腔內墊壓效應,觀察研究其治療原發(fā)性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術操作的可重復性,為推廣臨床采用脈絡膜上腔內墊壓術提供依據;以此為契機,基于Healaflow特性,將其應用于其他眼科疾病,開發(fā)新的、更符合臨床述求的粘滯性材料,尤其是玻璃體腔填充物,提供理論依據和積累經驗,拓展其眼科應用。方法:(1)體外實驗:空氣狀態(tài)下,將0.05ml的Healaflow和普通粘彈劑透明質酸鈉(愛爾康,美國)分別注射于培養(yǎng)瓶內的上壁、側壁和下壁,遂將培養(yǎng)瓶內充滿平衡液,置于37℃溫箱中,定期觀察和對比兩種不同類型粘彈劑溶解和移位情況。(2)設計前瞻性研究,收集原發(fā)性孔源性視網膜脫離(PVR A、B級)患者入組,所有患者均采用27G玻璃體切除聯(lián)合Healaflow覆蓋視網膜裂孔和無菌空氣填充,術后無體位限制。觀察首次和最終視網膜復位率,術后最佳矯正視力,記錄術中、術后并發(fā)癥,視網膜脫離復發(fā)情況等。(3)收集就診于我院并臨床確診為原發(fā)性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PVR C1級以下)納入第二部分研究。所有患者術前行常規(guī)裂隙燈檢查、間接檢眼鏡眼底檢查和眼B超檢查等。患眼行27G套管穿刺鞏膜制作光纖切口,全視網膜鏡下定位視網膜裂孔位置,冷凍裂孔和變性區(qū),必要時引流視網膜下液。角膜緣后3.5-4.0mm制作平行角膜緣長度約2mm全層鞏膜切口,用15度刀平行于角膜緣垂直切開全層鞏膜,暴露睫狀體平坦部。將特制鈍性針頭經鞏膜切口插入脈絡膜上腔,全視網膜鏡下于靶點位置注射0.1-0.4ml Healaflow。拔出導管,縫合鞏膜和結膜切口。術中主要觀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術后常規(guī)光譜抗生素點眼,詳細記錄術后1周、1月、3月、6月視網膜脫離復位情況,最佳矯正視力(BCVA)、眼壓、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及病情進展情況。(4)Healaflow用于其他眼部疾病:1)Healaflow用于治療難治性黃斑裂孔,玻璃體切除術后,氣液交換,徹底吸除視網膜下液后Healaflow覆蓋黃斑裂孔,術畢空氣填充,術后無體位限制;2)Healaflow用于治療嚴重PDR,氣液交換后將Healaflow覆蓋于視網膜裂孔上,空氣填充,術后自由體位;3)前房注入Healaflow,用于治療低眼壓患者。結果:(1)體外實驗:不同時間點(包括1天、3天、1周和2周),Healaflow組始終保持貼壁黏附無溶解,直徑和大小無改變。然而,普通粘彈劑透明質酸鈉3天后全部溶于平衡液中。(2)37例38眼入組患者中,女性16例(43.2%),男性21例(56.8%),平均年齡為59.5±9.5歲,平均隨訪時間8.9±3.8個月,單一視網膜裂孔患者21例(55.3%),介于2-5個視網膜裂孔患者17例(44.8%),黃斑受累及患者25眼(65.8%),13眼(34.2)黃斑未受累及。37眼首次視網膜成功復位(97.4%),最終復位率為100%。僅一例首次視網膜未復位,與術前接受大量視網膜光凝后,裂孔周圍視網膜僵硬、瘢痕形成有關,二次手術時,將裂孔周圍視網膜放射狀切開后仍使用Healaflow覆蓋裂孔,最終成功復位視網膜。術前和術后3個月最佳矯正視力分別為1.02±0.82和0.23±0.17(LogMAR視力),一過性眼壓升高28眼(73.7%),隨訪期間,無視網膜脫離復發(fā)及其他并發(fā)癥發(fā)生。(3)7例7眼原發(fā)性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入組,男性3人(42.9%),女性4人(57.1%),右眼3眼(42.9%),左眼4眼(57.1%),平均年齡33.7±10.0歲(19-43歲),平均隨訪時間7.6±3.4個月,黃斑受累及患者5眼(71.4%),2眼(28.6%)黃斑未受累及。7例入組患者首次視網膜成功復位(100%),術前和術后3個月最佳矯正視力分別為0.4±0.5和0.1±0.1(LogMAR視力,P=0.093),術后一過性眼壓升高1例(14.3%),隨訪期間,無視網膜脫離復發(fā)及其他并發(fā)癥發(fā)生。(4)Healaflow在其他眼部疾病中的應用:成功用于治療難治性黃斑裂孔和嚴重PDR各一例,術后空氣填充,無體位限制,裂孔閉合良好,術后視功能恢復快,減少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Healaflow用于治療低眼壓患者3例,眼壓維持在6-11mmHg之間。維持時間6個月以上,減少了重復注射次數。結論:(1)通過體外實驗證實了Healaflow在培養(yǎng)瓶中不同位置貼壁后,水浴下持續(xù)存留時間至少兩周。(2)27G微創(chuàng)玻璃體切除聯(lián)合Healaflow覆蓋視網膜裂孔和空氣填充治療原發(fā)性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成功率高,視功能恢復快,術后不需限制體位,是一種安全、有效、便捷、持久的手術方式。(3)Healaflow半衰期長,粘滯性和內聚性高,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較為理想的脈絡膜上腔內填充材料,在保障視網膜復位高成功率和微創(chuàng)前提下,大大縮短了外路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手術時間。特制脈絡膜上腔導管系統(tǒng)為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其他視網膜和脈絡膜疾病提供了入路和可行性,為開發(fā)新的脈絡膜上腔治療途徑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經驗積累。(4)基于Healaflow特性,拓展其應用于眼科其他疾病,如高度近視黃斑裂孔,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及低眼壓綜合征等。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79.6
【圖文】:
13圖 1:Healaflow 和透明質酸鈉置于培養(yǎng)瓶上方內表面(有重力因素存在),側壁表面(有重力因素存在),底部表面(重力因素相對較。。1.1.5 手術步驟1. 術前準備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工作,沖洗雙眼淚道 1 次、氯化鈉 10ml 沖洗雙眼結膜囊 4 次/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樂必妥)0.1ml 點雙眼 6 次/日、氧氟沙星眼膏(迪可羅)0.1g 點雙眼 1 次/日、術前術眼備皮、徹底清潔面部、術前無菌紗布封眼。所有手術均由同一玻璃體視網膜手術醫(yī)師完成。2. 手術步驟
15圖 2 RRD 患者手術過程。A. 視網膜脫離累及三個象限,單一裂孔位于 10 點位;B1. 氣液交換,吸除玻璃體腔和視網膜下液;B2. 完全吸除視網膜下液;C.激光光凝視網膜裂孔;D1. 27G 鈍性針頭注射 Healaflow 覆蓋視網膜裂孔;D2. 裂孔完全被 Healaflow 包含覆蓋。1.1.6 研究指標1.主要研究指標術后患者解剖結構復位率:患者隨訪時間窗為術前至術后 3 個月。視網膜復位定義為整個視網膜完全重新附著,在隨訪期間無需任何額外手術干預治療。解剖結構復位率定義為第一次手術干預后未行第二次或多次手術干預的視網膜復位比例。
Healaflow和透明質酸鈉置于培養(yǎng)瓶上方內表面
本文編號:2767754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79.6
【圖文】:
13圖 1:Healaflow 和透明質酸鈉置于培養(yǎng)瓶上方內表面(有重力因素存在),側壁表面(有重力因素存在),底部表面(重力因素相對較。。1.1.5 手術步驟1. 術前準備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工作,沖洗雙眼淚道 1 次、氯化鈉 10ml 沖洗雙眼結膜囊 4 次/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樂必妥)0.1ml 點雙眼 6 次/日、氧氟沙星眼膏(迪可羅)0.1g 點雙眼 1 次/日、術前術眼備皮、徹底清潔面部、術前無菌紗布封眼。所有手術均由同一玻璃體視網膜手術醫(yī)師完成。2. 手術步驟
15圖 2 RRD 患者手術過程。A. 視網膜脫離累及三個象限,單一裂孔位于 10 點位;B1. 氣液交換,吸除玻璃體腔和視網膜下液;B2. 完全吸除視網膜下液;C.激光光凝視網膜裂孔;D1. 27G 鈍性針頭注射 Healaflow 覆蓋視網膜裂孔;D2. 裂孔完全被 Healaflow 包含覆蓋。1.1.6 研究指標1.主要研究指標術后患者解剖結構復位率:患者隨訪時間窗為術前至術后 3 個月。視網膜復位定義為整個視網膜完全重新附著,在隨訪期間無需任何額外手術干預治療。解剖結構復位率定義為第一次手術干預后未行第二次或多次手術干預的視網膜復位比例。
Healaflow和透明質酸鈉置于培養(yǎng)瓶上方內表面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馬恩普;趙小釗;董良;劉蘇冰;曾照年;;Healaflow在青光眼小梁切除術中的應用[J];眼科新進展;201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任新軍;Healaflow在孔源性視網膜脫離中的應用研究及其他眼底疾病中的應用探索[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7677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7677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