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翻轉酶β亞基Tmem30a基因在聽覺系統(tǒng)的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6 10:21
【摘要】:背景耳聾是僅次于肢體殘疾的第二大殘疾疾病,全球約有4.66億人患有致殘性聽力喪失,其中,由于耳蝸毛細胞受損或缺陷造成的感音神經性聾占90%。哺乳動物的聽覺感覺器官是Corti器,它由一組特殊的毛細胞和支持細胞組成,內耳毛細胞對聽覺的產生至關重要,而且大部分聽力障礙都是因毛細胞和螺旋神經節(jié)細胞的缺失引起,由于毛細胞無法再生,所以毛細胞的損傷會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傷。Tmem30a是大部分P4-ATPase的β亞基,P4-ATPase對于維持質膜磷脂的不對稱分布、細胞膜結構的穩(wěn)定性、囊泡蛋白轉運、建立細胞極性、細胞分化、調節(jié)膜蛋白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P4-ATPase對于視覺的形成以及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維持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已有報道Atp8a2和Atp8b1基因敲除會導致小鼠聽閾升高,但它們對聽覺系統(tǒng)造成的損傷和損傷機制尚缺乏研究,而作為與其相互作用、共同發(fā)揮P4-ATPase功能的β亞基——Tmem30a在聽覺系統(tǒng)功能也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希望通過內耳特異性敲除Tmem30a,探究其對聽覺系統(tǒng)的影響及對聽覺系統(tǒng)的損傷機制。方法將Gfi~(Cre/-)小鼠與Tmem30a~(loxp/loxp)小鼠進行雜交后,再將雜交得到的子代進行配種,就可得到Tmem30a~(loxp/loxp)Gfi ~(Cre/-)的內耳特異性Tmem30a敲除小鼠。通過Genotyping和qPCR的方法對敲除小鼠進行篩選和敲除效率的確定;通過ABR聽覺電生理實驗對小鼠聽力進行檢測;用免疫組織化學進行染色對Tmem30a在內耳進行定位;用耳蝸毛細胞鋪片的方法對毛細胞的形態(tài)進行觀察;用掃描電鏡的方法對毛細胞上纖毛的形態(tài)、排列情況進行觀察;最后通過免疫組織化學的方法對毛細胞缺失的機制進行探討。結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Tmem30a分布在內耳毛細胞上,ABR聽覺電生理結果表明,內耳特異性敲除Tmem30a基因會導致小鼠聽力的喪失。毛細胞鋪片結果顯示,正常小鼠毛細胞排列整齊,基因敲除小鼠毛細胞排列紊亂并且出現(xiàn)了大面積缺失。掃描電鏡結果顯示,與正常小鼠相比,基因敲除小鼠毛細胞上的纖毛排列紊亂并且出現(xiàn)了大量絮狀連接。免疫組織化學結果顯示,敲除小鼠的毛細胞和螺旋神經節(jié)細胞Chop染色呈陽性,而正常小鼠沒有發(fā)現(xiàn)陽性染色。結論Tmem30a基因敲除會導致小鼠聽力的喪失、毛細胞和纖毛的排列紊亂甚至缺失,這種缺失是通過內質網應激途徑發(fā)生的。說明Tmem30a對于聽力的產生、聽覺系統(tǒng)的發(fā)育、毛細胞及纖毛的發(fā)育和形態(tài)維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64
【圖文】:
聽覺系統(tǒng)的結構
P4-ATPase的結構示意圖
本文編號:2730179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64
【圖文】:
聽覺系統(tǒng)的結構
P4-ATPase的結構示意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繼;張鐵松;;遺傳性耳聾的基因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賀祖宏;FoxG1在小鼠耳蝸毛細胞發(fā)育及存活中的機制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7301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7301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