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鼻麻風的臨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2-15 17:10

  本文關鍵詞:鼻麻風的臨床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鼻麻風 診斷 治療


【摘要】:目的通過總結鼻麻風的臨床特征,為臨床早期診斷和臨床治療提供依據與指導。方法報道一例鼻麻風,結合文獻分析其臨床特征、診斷和治療。結果鼻麻風是由麻風分枝桿菌感染鼻黏膜致病,主要病損包括鼻黏膜浸潤性增生肥厚、鼻麻風結節(jié)占位、鼻部骨質破壞致殘致畸、全身片狀皮損、周圍神經炎等。鼻腔分泌物與組織抗酸染色可查見麻風桿菌及組織病理檢查確診。鼻腔手術加聯合化療可臨床治愈。結論鼻麻風是細菌感染性、慢性傳染性、肉芽腫性疾病,可引起鼻腔多種癥狀體征、全身皮損、周圍神經損害甚至致殘致畸,但早期癥狀往往不典型,臨床易誤診漏診。早期診斷,手術治療和聯合化療是臨床治療關鍵。
【作者單位】: 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分類號】:R755;R765
【正文快照】: 鼻麻風是麻風病在鼻部的一種特殊表現[1],因麻風病在建國后通過麻風村集中治療等,我國目前流行趨勢已明顯下降,麻風病的非流行區(qū),鼻麻風相對罕見,若對鼻麻風缺乏足夠認識,臨床及病理醫(yī)生都很容易誤診。鼻麻風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避免致殘致畸,鼻麻風結節(jié)手術加聯合化療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開森,鄭祿祥,陳小青;龍巖市麻風防治40年效益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0年03期

2 徐學鋒;寧夏麻風防治40年概況[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年S1期

3 黃薏,單愛蘭;天津市麻風防治概況[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年S1期

4 朱成斌,陳祥生,李文忠,江澄,葉干運;中國麻風流行地區(qū)麻風消除目標的預測[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年S1期

5 沈建平,李文忠;接觸麻風患者是麻風發(fā)病的重要決定因素:對今后麻風控制的意義[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0年05期

6 古如白吉;二○○○年談麻風[J];西藏科技;2000年04期

7 萬屏,董天祥,張大成;麻風誤診2例[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2年03期

8 周玉祥,周龍朝,劉淮;云南省現階段麻風流行狀況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02年04期

9 韓存連,侯士紅;麻風防治機構的效率研究[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2年01期

10 張云,伍顯明;三明市1991~2000年麻風新發(fā)現病例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建軍;李玉林;許亞平;楊雪觀;駱馳;桑重陽;余愛如;陳德友;;關于“基本消滅”后麻風防治的探討[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2 諶蘇燕;朱紅衛(wèi);;麻風受累者心理問題及跟蹤輔導模式初步探討[A];麻風誤診及其臨床病例分析培訓班暨全國麻風皮膚性病學術年會(2010)論文集[C];2010年

3 王景權;潘春枝;;麻風學科建設與科技創(chuàng)新的經驗淺談[A];麻風誤診及其臨床病例分析培訓班暨全國麻風皮膚性病學術年會(2010)論文集[C];2010年

4 伍顯明;鄧登輝;;三明市近十年麻風反應調查分析[A];麻風誤診及其臨床病例分析培訓班暨全國麻風皮膚性病學術年會(2010)論文集[C];2010年

5 劉國衛(wèi);王載明;;麻風防治納入基層防治網的實施與體會[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6 王潤吉;;撫州市麻風病防治對策及新建麻風康復村臨愈患者生活關懷政策探討[A];中國麻風防治協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周軍;但任;王義根;;麻風村的管理[A];中國麻風防治協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施顯忠;;新時期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麻風防治工作探討[A];中國麻風防治協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王景權;潘春枝;;麻風學科建設與科技創(chuàng)新的經驗淺談[A];學科發(fā)展與科技創(chuàng)新——第五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李玉林;姚建軍;桑重陽;駱馳;許亞平;楊雪觀;錢崇祖;余愛如;陳德友;;浙江省麻風防治45年回顧[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童正祥;江澄:情系麻風 與郵為伴[N];中國集郵報;2009年

2 本報通訊員 于德寶;麻風無情人有情 政府關愛到家庭[N];濟南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尹紅;“麻風村”長大的醫(yī)生[N];常德日報;2006年

4 雷亮中;走進麻風村[N];中國民族報;2003年

5 ;中國麻風防治協會[N];大眾科技報;2002年

6 記者 林小春;麻風[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7 記者 任珊珊 實習生 溫利;楊理合:打開麻風村之門[N];廣州日報;2011年

8 王群;為了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N];光明日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嚴紅楓 葉輝 本報通訊員 林莉;山坳人生 照樣出彩[N];光明日報;2013年

10 孟慶玲 本報記者 李穎;降“麻”女神李桓英[N];科技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紅;麻風易感基因的新發(fā)現及功能分析[D];山東大學;2015年

2 陳祥生;中國麻風流行病學狀況的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199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吳李梅;麻風病人“自我護理小組”效果評價[D];浙江大學;2015年

2 靳萬瑩;建國后江蘇麻風救治的歷史考察[D];南京大學;2012年

3 暴芳芳;一個新的麻風易感基因-BCL10的鑒定[D];濟南大學;2012年

4 李晶輝;中國種群麻風與PARK2和PACRG基因的關聯性研究[D];濟南大學;2012年

5 魯楠;與炎癥性腸病相關的兩個新的麻風易感基因-IL18RAP/IL18R1、IL12B的鑒定[D];濟南大學;2012年

6 沙曉偉;麻風和HIV合并感染者IL-10、IL-12、CCR5、CXCR4表達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12927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2927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923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