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碳酸鈣攜載25-羥基膽甾醇用作骨修復的體外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納米碳酸鈣攜載25-羥基膽甾醇用作骨修復的體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創(chuàng)傷、感染、腫瘤、意外等因素造成的骨組織缺損現(xiàn)象越來越多,骨修復方法以及材料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內(nèi)外科研工作者的重視。新型的骨修復材料需要具備組織相容性,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優(yōu)良的骨誘導性。目前研究比較多的是組織工程骨,但組織工程骨需要將細胞、生物活性分子負載到支架材料上,制備工藝復雜且成本較高,因此研究具有成骨誘導性的骨修復材料依然是骨修復研究的重中之重。碳酸鈣作為自然骨的組成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骨傳導性,且與羥基磷灰石相比,碳酸鈣具備更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因此碳酸鈣具有應用于骨修復材料的潛力。25-羥基膽甾醇具有良好的成骨誘導性,但其成骨誘導活性需要鈣離子的協(xié)助,因此本課題將25-羥基膽甾醇與制備的納米碳酸鈣復合,研究其對成骨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以期得到一種良好的骨修復材料。具體實驗方法和結(jié)果如下:1)利用共沉淀法,在聚丙烯酸的調(diào)控下合成納米碳酸鈣顆粒(Rod-CC NPs),得到的納米碳酸鈣為表面粗糙的實心棒狀,平均長徑短徑分別為240和90 nm,平均長徑比為2.6,大小均一,分散性較好,晶型主要為方解石和少量的球霰石。其表面ζ電位為-22.25±0.35 mV,具備良好的水分散性;通過體外模擬實驗研究了Rod-CC NPs的降解性能,結(jié)果顯示Rod-CC NPs在pH 7.4的條件下降解了22.6%,在pH 5.6條件下降解了45.2%;2)將Rod-CC NPs培養(yǎng)細胞后做細胞切片,用透射電鏡觀察細胞對顆粒的吞噬,結(jié)果顯示,Rod-CC NPs可以被包裹在囊泡內(nèi)運送到細胞質(zhì)中;利用CCK-8法和細胞活死染色的方法驗證納米顆粒的生物相容性,結(jié)果顯示Rod-CC NPs具有良好的細胞相容性,且有促進MC3T3-E1生長的趨勢;3)將Rod-CC NPs與25-HC進行簡單的混合得到Rod-CC/25-HC復合物,復合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與納米顆粒復合之后可以明顯提高25-HC的細胞相容性;4)利用CCK-8法驗證Rod-CC NPs、25-HC以及Rod-CC/25-HC組對成骨細胞增殖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Rod-CC NPs和Rod-CC/25-HC組都可以顯著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5)通過檢測共培養(yǎng)3、7、14天后細胞的堿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檢測共培養(yǎng)21天后骨鈣蛋白和骨唾液蛋白的分泌以及熒光定量PCR法檢測對應基因mRNA的表達,證明Rod-CC NPs、25-HC以及Rod-CC/25-HC組對成骨細胞的分化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且Rod-CC NPs及Rod-CC/25-HC組可以誘導成骨細胞的分化。
【關(guān)鍵詞】:碳酸鈣 納米顆粒 棒狀 25-羥基膽甾醇 骨修復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318.08;R68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縮略詞8-13
- 第一章 緒論13-25
- 1.1 引言13
- 1.2 骨修復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13-17
- 1.2.1 骨組織的構(gòu)成及生物學特性13-16
- 1.2.2 骨缺損治療方法16-17
- 1.3 納米碳酸鈣的研究現(xiàn)狀17-22
- 1.3.1 納米碳酸鈣的制備19-21
- 1.3.2 碳酸鈣用于骨修復的研究21-22
- 1.4 25-羥基膽甾醇(25-HC)22-23
- 1.5 本課題研究內(nèi)容23-25
- 第二章 納米碳酸鈣的制備、表征及細胞相容性分析25-45
- 2.1 引言25
- 2.2 實驗材料與儀器25-28
- 2.2.1 實驗材料25-26
- 2.2.2 實驗儀器26-27
-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27-28
- 2.3 納米碳酸鈣的制備28-29
- 2.4 納米碳酸鈣的表征29-31
- 2.4.1 場發(fā)射掃描電鏡(FE-SEM)29
- 2.4.2 透射電鏡(TEM)29
- 2.4.3 X-射線衍射(XRD)29
- 2.4.4 紅外表征(FTIR)29-30
- 2.4.5 Zeta電位測試30
- 2.4.6 熱重分析(TGA)30
- 2.4.7 水分散性分析30
- 2.4.8 納米碳酸鈣的降解30-31
- 2.5 納米碳酸鈣的細胞吞噬及細胞相容性分析31-37
- 2.5.1 細胞培養(yǎng)技術(shù)31-34
- 2.5.2 細胞對納米碳酸鈣的吞噬34-35
- 2.5.3 CCK-8 法檢測納米碳酸鈣的細胞相容性35-36
- 2.5.4 活/死細胞染色法檢測碳酸鈣的細胞相容性36-37
- 2.5.5 數(shù)據(jù)分析37
- 2.6 結(jié)果與討論37-43
- 2.6.1 納米碳酸鈣的表征結(jié)果37-41
- 2.6.2 納米碳酸鈣的細胞吞噬41-42
- 2.6.3 納米碳酸鈣的細胞相容性結(jié)果42-43
- 2.7 本章小結(jié)43-45
- 第三章 Rod-CC/25-HC的復合、表征及細胞相容性分析45-53
- 3.1 引言45
- 3.2 實驗材料與儀器45-46
- 3.2.1 實驗材料45-46
- 3.2.2 主要儀器46
- 3.3 Rod-CC/25-HC復合物的制備46-47
- 3.4 Rod-CC/25-HC復合物的表征47-48
- 3.4.1 場發(fā)射掃描電鏡(FE-SEM)47
- 3.4.2 X-射線衍射(XRD)47-48
- 3.4.3 紅外表征(FTIR)48
- 3.5 Rod-CC/25-HC的細胞相容性分析48-49
- 3.5.1 CCK-8 法檢測納米碳酸鈣的細胞相容性48
- 3.5.2 活/死細胞染色法檢測碳酸鈣的細胞相容性48-49
- 3.5.3 數(shù)據(jù)分析49
- 3.6 結(jié)果與討論49-52
- 3.6.1 Rod-CC/25-HC的表征結(jié)果49-50
- 3.6.2 Rod-CC/25-HC的細胞相容性結(jié)果50-52
- 3.7 本章小結(jié)52-53
- 第四章 Rod-CC/25-HC用作骨修復的生物學評價53-71
- 4.1 引言53
- 4.2 實驗材料與儀器53-57
- 4.2.1 實驗材料53-54
- 4.2.2 主要儀器54-55
- 4.2.3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55-57
- 4.3 實驗方法57-63
- 4.3.1 Rod-CC/25-HC對成骨細胞增殖的影響57-58
- 4.3.2 Rod-CC/25-HC對成骨細胞分化的影響58-63
- 4.3.3 數(shù)據(jù)分析63
- 4.4 結(jié)果與分析63-70
- 4.4.1 Rod-CC/25-HC對成骨細胞增殖的作用結(jié)果63-65
- 4.4.2 Rod-CC/25-HC對成骨細胞分化的影響65-70
- 4.5 本章小結(jié)70-71
- 第五章 結(jié)論71-73
- 參考文獻73-80
- 個人簡歷及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80-82
- 致謝8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辛雷;蘇佳燦;;人工骨修復材料的現(xiàn)狀與展望[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1年03期
2 曹文靈,陳際達,王遠亮,潘君;骨修復材料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分冊;2000年05期
3 寧江海;細胞生態(tài)與下一代骨修復材料[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0年02期
4 王小紅;骨修復材料的研究進展[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1年04期
5 阮孜煒,李東旭;人工復合骨修復材料[J];材料導報;2003年10期
6 趙甜娜;韓金祥;王世立;賈金秋;張維東;欒中華;;重組人成骨蛋白-1骨修復材料的毒性研究[J];山東醫(yī)藥;2006年29期
7 程伏濤;吳其勝;魏無際;;聚合物基骨修復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7年S1期
8 黃強;李程;周宗科;楊靜;沈彬;裴福興;程驚秋;;摻鍶硫酸鈣復合骨修復材料的制備及體外特性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9年03期
9 劉維;詹紅兵;;有機-無機復合骨修復材料[J];化學進展;2011年06期
10 范群英;詹紅兵;;有機-無機雜化骨修復材料[J];化學進展;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慶剛;任杰;;骨修復材料的仿生設(shè)計[A];生物材料與再生醫(yī)學的現(xiàn)狀與未來——2010年第十屆上海地區(qū)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譚慶剛;任杰;;骨修復材料的仿生設(shè)計[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3 陳壘;;凝膠法制可注射的骨修復材料[A];全國第三屆溶膠—凝膠科學技術(shù)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魏杰;劉昌勝;洪華;袁媛;陳芳萍;;新型可降解鈣磷水泥多孔骨修復材料研究[A];2005年上海市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5 邱進俊;何釗煊;劉承美;張智新;毛靖;肖建中;;可注射骨修復材料聚磷酸酯/β-TCP的細胞毒性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6 韓金明;張明;;納米羥基磷灰石/聚酰胺66復合骨修復材料的研究進展[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昝青峰;董利民;王晨;成鵬;王懷玉;;微球狀骨修復材料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5)[C];2007年
8 李學敏;劉玲蓉;周志敏;張其清;;膠原/羥基磷灰石復合功能性骨修復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yī)療儀器分會2010兩岸四地生物醫(yī)學工程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潘健;田杰謨;董利民;王晨;;磷酸鈣礦物相骨修復材料固化過程的XRD分析[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10 宋巍;丁玉龍;王踐云;余喜訊;萬昌秀;;摻雜骨修復材料CPP結(jié)構(gòu)對降解行為的影響[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夏大;廈大用貝殼研制出新型骨修復材料[N];中國海洋報;2010年
2 福于;羥基磷灰石基骨修復材料填補國家空白[N];中國漁業(yè)報;2010年
3 白文;智能骨修復材料研發(fā)有新突破[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4 記者 吳晉娜;我國自主研發(fā)多孔鉭材料達國際先進水平[N];科技日報;2012年
5 記者 張亦筑;“重慶造”多孔鉭材料有望明年上市[N];重慶日報;2012年
6 學生記者 吳婷婷;破譯人骨組裝“密碼” “斷骨再生”夢想成真[N];新清華;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立海;礦化結(jié)晶法和反向結(jié)晶法構(gòu)建膠原—羥基磷灰石骨修復材料的比較[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2 張乃麗;新型可塑形同種骨修復材料的制備及相關(guān)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賈健;摻鍶硫酸鈣復合骨修復材料的體外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劉華;骨誘導型可注射磷酸鈣基骨修復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吳蘭;人骨與納米骨修復材料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甘琪;介孔氧化硅基納米輸送體系的構(gòu)建及其在骨修復材料中的應用[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7 邵洪波;新型氨基酸共聚物/磷酸鈣復合骨修復材料的相關(guān)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吳濤;仿生組裝淫羊藿苷控釋型骨修復材料的構(gòu)建與應用基礎(chǔ)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鄔海濤;電活性高分子納米復合骨修復材料制備及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崔陽;新型可降解高分子納米復合骨修復材料的研制及骨缺損修復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皋妍;HAPw/nmCaO骨修復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蔣學泉;多孔抗菌骨修復材料HAPw/nmZnO的制備工藝及動物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謝輝;SPS制備多孔Sr-HA骨修復材料及其生物學性能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白敬敬;仿生礦化法制備功能骨修復材料[D];東華大學;2016年
5 楊衛(wèi);納米碳酸鈣攜載25-羥基膽甾醇用作骨修復的體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6 劉高梅;擠出法制備多孔磷酸鈣骨修復材料[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7 趙澎;原位增強型磷酸鈣基骨修復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8 楊四川;可注射性納米骨修復材料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9 馬志清;硫酸鈣基載藥骨修復材料[D];天津大學;2008年
10 要琦;可注射原位復合膠原/磷酸鈣生物活性骨修復材料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本文關(guān)鍵詞:納米碳酸鈣攜載25-羥基膽甾醇用作骨修復的體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03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6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