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膠原—殼聚糖仿生支架治療脊髓損傷的實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651.2
【圖文】:
圖 1 為膠原殼聚糖支架。A 為 3D 打印過程,B 為 3D 打印成型的膠原-殼聚糖支架,C 為 3D 打印機,D 為直接冷凍干燥的膠原-殼聚糖支架,E 為裁剪消毒后的兩種脊髓支架。1.2.2 物理及力學測定物理學測定:支架浸泡 PBS 后變軟,具有延展性,3D 打印仿生脊髓支架(3D-S)吸水率為 804.65±16.3%、孔隙率為 86.36±2.9%、彈性模量為 26.68±3.89kPa;而直接冷凍干燥的支架(S)吸水率為 1025.54±20.5%、孔隙率為64.74±1.5、彈性模量為 14.38±3.36kPa。力學測定:3D-S 支架壓縮位移為 10.26±0.46mm,壓縮應力為 0.06±0.008MPa,彈性模量為 26.68±3.89kPa;S 支架壓縮位移為 9.89±0.85mm,壓縮應力為 0.04±0.002MPa,彈性模量為 14.38±3.36kPa。
天津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一、3D 打印技術制備脊髓仿生支架表 1:不同制備方法的支架的吸水率、孔隙率和彈性模量材料吸水率 孔隙率 彈性模量(%) (%) (kPa)冷凍干燥膠原-殼聚糖支架1025.54±20.5 64.74±1.5 14.38±3.353D 打印膠原-殼聚糖支架804.65±15.3 86.36±2.9 26.68±3.8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懋亮;周克平;;選擇性激光燒結方法加工仿生支架的工藝研究[J];中國制造業(yè)信息化;2006年03期
2 張學亮;劉舒云;郭維民;張雨;陳明學;荊曉光;張增增;張彬;沈師;李建偉;郭全義;;骨軟骨一體化仿生支架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醫(yī)藥生物技術;2017年04期
3 本刊訊;;新型骨組織仿生支架材料[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進展;2014年01期
4 ;科學家研制出新型骨組織仿生支架材料[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2期
5 鐘萬潤;陳醇;柴益民;;成人干細胞和組織工程仿生支架建模[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4年06期
6 楊海波;牛永敢;;單側耳軟骨仿生支架在短鼻延長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8年09期
7 周俞;;基于骨組織微結構模型的仿生支架逆向設計[J];機械;2019年07期
8 鄒枕瑋;鄭啟新;;脊髓組織工程中仿生支架材料的研究進展[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06年06期
9 姚軍;盧世璧;;軟骨組織工程生物仿生支架研究[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耿銳;宋方龍;胡翰生;崔維頂;范衛(wèi)民;;絲素/β-TCP三層一體化高仿生支架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評價[J];江蘇醫(yī)藥;2014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穆睿;臧圣奇;朱磊;魏小翠;史小蕾;金磊;;納米氧化鋯仿生支架材料的性能優(yōu)化及人牙髓干細胞附著生長的實驗研究[A];2017全國口腔生物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7年
2 穆睿;金磊;;貼壁組織塊反復消化法連續(xù)培養(yǎng)人牙髓干細胞及其附著納米氧化鋯仿生支架生長的實驗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7年
3 馮杰;Mary Chan-Park B;;含貫通小孔和排列微槽的血管組織工程用仿真支架制備[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4 郭曉東;王明波;黎維勇;劉承美;;BMP2活性肽/PLGA復式微球及仿生支架材料的研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成立十周年論文匯編[C];2011年
5 曹成波;吳克安;王振芳;鄒玉萍;;皮膚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其發(fā)展[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04年
6 程威;宋秀鋼;林祥龍;張揚;于露;李瑞欣;徐云強;張西正;;力學作用對仿生骨材料復合MC3T3-E1細胞成骨效應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暨第十四屆全國生物流變學學術會議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鄒爭春 劉蘋;新型仿生支架材料解決人體骨缺損修復難題[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尤飛;面向骨組織工程的仿生支架建模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2 孫成輝;聚乳酸納米纖維仿生組織工程支架的制備及對細胞的作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3 范志海;絲素蛋白仿生支架調控嗅鞘細胞生物學行為[D];蘇州大學;2014年
4 曾偉南;基于雙室培養(yǎng)系統(tǒng)構建含天然鈣化層仿生組織工程骨軟骨[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旭;3D打印膠原—殼聚糖仿生支架治療脊髓損傷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8年
2 劉嬌艷;含納米纖維膜鈣化層的層狀仿生支架組裝及性質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3 耿銳;絲素/β-磷酸三鈣三層一體化高仿生支架的相關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劉海霞;促進心肌細胞生長和心肌片層形成的仿生支架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5 曾文;NGF殼聚糖微球—高仿生支架緩釋系統(tǒng)的制備及其促神經損傷修復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6 崔運利;ColⅡ-CS-HA-PVA軟骨仿生支架的制備[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7 李煒;基因修飾的BMSCs復合膠原—殼聚糖/膠原—納米羥基磷灰石仿生支架體內構建組織工程骨軟骨的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肖超;可注射型微球復合水凝膠軟骨仿生支架的構建[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9 郇松瑋;左旋聚乳酸/殼聚糖/羥基磷灰石復合仿生支架修復大段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單程;仿生多層軟骨支架材料的制備[D];清華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15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71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