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1、VEGF在胰蛋白酶導致的急性肺損傷中的表達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8-12-23 12:47
【摘要】:目的通過持續(xù)尾靜脈泵入胰蛋白酶(Trypsin,TPS)模擬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時胰酶釋放入血來制作急性肺損傷模型,觀察內(nèi)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肺組織中的表達變化情況并檢測肺組織毛細血管通透性,探討ET-1、VEGF在胰蛋白酶導致的急性肺損傷中的作用機制及意義。方法隨機選取72只體重為230-250g的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級大鼠,隨機分成3組,即模型組(胰蛋白酶注射組,即TPS組)、藥物抑制組(胰蛋白酶+烏司他丁(Ulinastatin,UTI)注射組,即UTI組)、正常對照組(生理鹽水注射組,即CON組),每組24只,隨機將每組再按時間點分為4個時間亞組,每個時間亞組6只大鼠,分別為3h組、6h組、12h組、24h組。TPS組將胰蛋白酶以15000U/Kg/h速度持續(xù)泵入大鼠尾靜脈制作急性肺損傷模型;CON組將等量生理鹽水采用同樣方法泵入大鼠尾靜脈作對照;UTI組同TPS組,制模后立即烏司他丁5萬單位皮下注射。觀察三組大鼠靜脈注射后的一般情況,處死動物前30min立即從股靜脈注入2%伊文思藍(Evans Blue,EB)(0.8 ml/kg),分別于造模成功后3h、6h、12h、24h各時間點眼底靜脈采血后處死大鼠采集標本。采取眼底靜脈血1.5ml,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Enzyme-linked immune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血漿中ET-1、VEGF的變化;于各時間點采集固定部位大小約1cm3肺組織,置入4ml甲酰胺溶液中,測量EB含量與肺組織干重比評價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取一定量肺組織,測量濕重及干重,計算肺組織濕干重比(Wet/dry weight ratio,W/D);取一定量肺組織分別用4%多聚甲醛、3%戊二醛固定,于光鏡及透射電鏡下觀察組織的病理形態(tài)學情況;通過ELISA法檢測肺組織中ET-1、VEGF蛋白的表達變化,實時熒光定量核酸擴增檢測系統(tǒng)(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檢測肺組織中ET-1 m RNA和VEGF m RNA的表達變化。結(jié)果1.TPS組、CON組及UTI組大鼠存活率均為100%。TPS組各時間點W/D值較CON組及UTI組明顯增大(P0.05),且TPS組隨時間延長,W/D值逐漸增大。各時間點CON組大鼠肺組織大體及鏡下病理基本正常,UTI組各時間點組均有不同程度損傷,與TPS組同一時間相比病變較輕。TPS組肺損傷較其余兩組明顯加重:大體病理如下:肺組織3h開始即出現(xiàn)點片狀暗紅色出血,局部水腫,有少量非血性滲出,隨時間延長病變呈明顯加重趨勢,有的發(fā)展成“大葉性肺炎”,伴有血性滲出;光鏡下病理:肺泡大小、分布紊亂,肺間質(zhì)明顯增寬,毛細血管擴張、淤血,肺間質(zhì)充血、水腫及肺泡腔內(nèi)出現(xiàn)滲出增多,支氣管和肺泡周圍大量的炎性細胞浸潤,隨時間延長肺損傷程度逐漸加重;電鏡下病理:肺組織毛細血管及肺泡上皮細胞3h開始即有損傷,細胞器變性,基底膜水腫、變性,隨時間延長毛細血管及肺泡上皮細胞損傷逐漸加重,基底膜變性加重,局部斷裂,毛細血管管腔狹窄,腔內(nèi)血液瘀滯,細胞膜破裂,線粒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等細胞器重度變性,細胞核固縮、溶解。2.通過ELISA方法檢測血漿ET-1和VEGF蛋白發(fā)現(xiàn),CON組各時間點無顯著差異,與CON組比較,TPS組表達顯著增高,3h開始即升高,12h時達高峰(P0.01),UTI組較TPS組ET-1和VEGF蛋白的表達水平下降(P0.01)。3.通過ELISA方法檢測肺組織ET-1和VEGF蛋白發(fā)現(xiàn),CON組各時間點無顯著差異,與CON組比較,TPS組表達顯著增高,3h開始即升高,12h時達高峰(P0.01),UTI組較TPS組ET-1和VEGF蛋白的表達水平下降(P0.01)。4.通過QPCR檢測肺組織ET-1 m RNA和VEGF m RNA發(fā)現(xiàn),與CON組比較,TPS組表達水平自3h開始明顯升高,12h時達高峰(P0.01),UTI組較TPS組ET-1 m RNA和VEGF m RNA的表達水平降低(P0.01)。5.通過伊文思藍漏出率法評價肺毛細血管通透性發(fā)現(xiàn),CON組各時間點無顯著差異,與CON組比較,TPS組肺組織毛細血管通透性顯著增加(P0.01),UTI組較TPS組毛細血管通透性下降(12h組、24h組P0.01)。結(jié)論1.胰蛋白酶可造成急性肺損傷,是重癥急性胰腺炎時胰腺外器官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2.胰蛋白酶導致的急性肺損傷早期肺組織ET-1和VEGF因子高表達,致血管收縮、通透性增加,導致毛細血管內(nèi)皮屏障破壞,可能是胰蛋白酶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的主要機制之一。血漿ET-1和VEGF因子的表達趨勢與肺組織相似,但數(shù)值高于肺組織,說明除了肺組織之外還有其他組織器官ET-1和VEGF因子高表達。3.烏司他丁對SAP時急性肺損傷及微循環(huán)障礙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657.51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657.5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斐;劉瑞霞;陰峧宏;;炎癥介質(zhì)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環(huán)障礙中的作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年16期
2 秦林燕;王國興;;烏司他丁聯(lián)合生長抑素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年15期
3 黃瑩;譚超超;;內(nèi)皮素受體阻斷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病情及炎癥反應(yīng)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5年09期
4 王桂華;蘭濤;吳向軍;陳寶春;孫清森;陳輝;;桃仁提取物對急性胰腺炎大鼠腸道屏障功能及炎性反應(yīng)的影響[J];中藥材;2014年12期
5 冷芳;楊力;常志剛;楊尹默;;急性胰腺炎分類——2012:亞特蘭大分類和定義修訂的國際共識[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3年04期
6 王軍;仝傳志;耿誠;王喜艷;晏冬;馬尚智;徐新建;;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guān)性消化道瘺的發(fā)生與預防探討[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3年03期
7 楊遠征;陳勉;林尤冠;饒平;胡志華;;奧曲肽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漿中D-二聚體及VEGF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9期
8 葉進軍;戴t熻,
本文編號:23900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3900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