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鼻蝶顯微手術中應用自體骨重建修復鞍底、蝶竇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2-10 23:10
本文關鍵詞: 經鼻蝶入路 自體骨 顱底重建 鞍底重建 蝶竇重建 出處:《鄭州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研究目的:腦脊液(CSF)鼻漏是經蝶入路一種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為了避免這種術后并發(fā)癥,常常需要顱底重建。我們通常使用自體材料如脂肪、筋膜或肌肉,有時使用鼻中隔粘膜瓣修復鞍底,預防和防止各類經鼻-蝶竇術后并發(fā)癥。在這份報告中,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顱底重建技術--鞍底、蝶竇修復重建解剖技術,使用自體骨,修復鞍底、蝶竇,預防術中、術后腦脊液漏。對我科4年余來所行127行經鼻-蝶竇入路鞍區(qū)病變切除手術鞍區(qū)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術中自體骨重建鞍底、蝶竇的方法及療效進行總結學習,以便于指導后期臨床工作。方法:對2012年01月-2013年12月期間我科經蝶手術后未行鞍底、蝶竇重建病例62例(對照組)和2014年01月-2016年02月期間我科經蝶手術后行鞍底、蝶竇重建病例65例(觀察組)。對該127例病例的完整臨床資料、手術資料及隨訪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前鞍底、蝶竇骨質比較χ~2=0.186,P=0.667。因此,P0.0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術前鞍底、蝶竇骨質有無侵犯及破壞程度無差異,兩組有可比性。2.觀察組、對照組共127例患者。術后證實垂體腺瘤106例(其中免疫組化表達PRL 22例,GH 10例,ACTH 3例,TSH 2例,FSH 3例,LH 6例,無特異性表達69例),2例垂體組織局灶性增生活躍,Rathke囊腫10例,顱咽管瘤5例,鞍內腦膜瘤2例,神經內分泌腫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3.兩組患者手術腫瘤切除療效對比χ~2=0.294,P=0.588。本例中χ~2χ~2_(0.05,1),因此P0.0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兩組采用相同的手術方法,不同的鞍底、蝶竇的重建方法對于手術的治愈率、好轉率無明顯影響,兩組數(shù)據(jù)有可比性。4.觀察組、對照組最常見并發(fā)癥腦脊液漏發(fā)病率采用卡方檢驗得χ~2=7.427χ~2_(0.05,1),P=0.0060.05,兩組腦脊液鼻漏的發(fā)生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該課題組資料分析得出,觀察組發(fā)病率為P觀察組=2/65=3.07%,對照組發(fā)病率為P_(對照組)=11/62=17.74%,可以認為觀察組術后腦脊液漏的發(fā)病率較對照組發(fā)病率低,術后預防腦脊液漏的效果好。觀察組、對照組顱內感染的發(fā)病率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得P=0.0250.05,兩組逆行感染的發(fā)生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該課題組資料分析得出,觀察組發(fā)病率為P觀察組=0,對照組發(fā)病率為P_(對照組)=5/62=8.06%,可以認為觀察組術后逆行感染的發(fā)病率較對照組發(fā)病率低,術后預防逆行感染的效果好。5.觀察組和對照組對比得χ~2=4.577,P=0.032。本例中χ~2χ~2_(0.05,1),P0.05,因此,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隨訪結果顯示,不同的鞍底、蝶竇的重建方法對于患者術后遠期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鞍底、蝶竇重建術后癥狀改善癥狀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進行鞍底重建而未行蝶竇重建組。綜上所述,觀察組鞍底、蝶竇重建不僅可顯著降低經鼻-蝶竇入路術后并發(fā)癥,而且患者遠期癥狀改善明顯,可在臨床廣泛推廣和實施。結論:1.自體骨在經鼻蝶入路手術顱底重建中具有易取材的優(yōu)點,并且其組織相容性好,是修復顱底的理想材料。2.鞍底、蝶竇重建技術在經鼻-蝶手術入路中的應用,可解剖復位鞍底、蝶竇,降低術后并發(fā)癥,術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好。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65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杜秀玉;劉洪泉;;鞍區(qū)腫瘤外科手術入路的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11年01期
2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URGICAL RESULTS OF ADRENOCORTICOTROPIN-SECRETING PITUITARY ADENOMAS[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8年01期
3 尹劍;蘇長保;王任直;石祥恩;隋鴻錦;孟文建;劉杰;錢海;;向鞍上、鞍旁擴展的經蝶竇手術入路相關結構的顯微解剖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6年22期
,本文編號:15016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5016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