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腰椎匹配值與成人退變性脊柱側凸畸形術后療效的相關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骨盆腰椎匹配值與成人退變性脊柱側凸畸形術后療效的相關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討成人退變性脊柱側凸畸形患者骨盆腰椎匹配值(PI-LL)與術后臨床療效的關系。方法: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間因退變性脊柱側凸于我院行長節(jié)段減壓融合手術的患者共42例,隨訪時間3年以上。術前及末次隨訪時行站立位脊柱全長正側位X線片檢查,記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學上測量側凸Cobb角、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傾斜角(pelvic tilt,PT)、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骨盆腰椎前凸角(pelvic radius-T12,PR-T12)、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和矢狀垂直軸(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統計患者術前術后影像學參數和功能評分的改善情況,分析這些參數與PI-LL值的相關性及不同PI-LL值對患者生活質量(ODI)的影響。結果:患者平均年齡68.8歲。術前冠狀位側凸Cobb角為19.5°±5.4°,末次隨訪時改善為6.1°±3.5°,差異顯著(P0.01)。腰椎前凸由術前平均20.7°增加至34.3°,末次隨訪時平均PI-LL為9.0°,SVA由術前平均7.6cm減少至5.7cm,差異顯著(P0.01)。術前矢狀位平衡組患者10例,末次隨訪時PI-LL為1.0°±5.9°。矢狀位失衡組患者32例,末次隨訪時PI-LL為11.8°±9.0°。兩組術前的VAS和ODI評分無顯著差異,術后均得到明顯改善;兩組術后VAS和ODI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74/0.053)。術后PI-LL與術后PR-T12、TPA、SVA、VAS及ODI顯著相關。末次隨訪時PI-LL≤10°與10°PI-LL≤15°兩組之間ODI評分無顯著差異(P=0.205),但均與PI-LL15°組間差異顯著(P=0.010/0.048)。結論 :成人退變性脊柱側凸畸形患者手術治療時應注意對矢狀位的充分評估。對于高齡患者,術后PI-LL≤15°提示骨盆腰椎匹配良好,有助于維持脊柱-骨盆矢狀位平衡,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骨科;
【關鍵詞】: 脊柱骨盆參數 骨盆腰椎匹配值 矢狀位平衡
【分類號】:R687.3
【正文快照】: 退變性脊柱側凸是由于不對稱的椎間盤及關節(jié)突復合體的退變、椎體的楔形變及側滑等因素導致的成人脊柱畸形,表現為冠狀位側凸曲線10°,通常伴有椎管狹窄及節(jié)段不穩(wěn)[1]。臨床癥狀包括背部的僵硬和疼痛,下肢神經癥狀及間歇性跛行,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隨著社會人口老齡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裕,龔耀成,曹鵬,鄭濤;應用中華長城器械矯正青少年脊柱側凸畸形[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3年12期
2 侯開宇;王宇飛;楊克敏;張國志;張偉;孔維云;張國華;;后路杠桿力矯正法治療重度僵硬脊柱側凸畸形36例分析[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年04期
3 陳立言;聯用多種術式治療脊柱側凸畸形——附8例報告[J];新醫(yī)學;1993年12期
4 王涵韜;劉祖德;;先天性脊柱側凸畸形的診治進展[J];上海醫(yī)學;2010年08期
5 朱寅南;機械通氣治療脊柱側凸畸形伴呼吸衰竭16例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3年04期
6 何善健,,羅彩琴,李強;對脊柱側凸畸形手術矯治中整體觀點的探討[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1996年01期
7 王金鑄,劉建豐,王文質;兒童脊柱側凸畸形的手術矯正[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1993年03期
8 蒙順;張國華;王宇飛;楊克敏;孔維云;;杠桿力矯正法治療先天性脊柱側凸畸形[J];云南醫(yī)藥;2012年02期
9 陳小濤 ,王述波 ,于建國;脊柱側凸畸形矯形術的麻醉處理[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1年10期
10 張雪松,王巖;染色體遺傳的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凸畸形[J];國外醫(yī)學.骨科學分冊;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洪正華;陳海嘯;王章富;洪盾;張傳毅;陳偉富;;杠桿力矯正法治療重度僵硬的脊柱側凸畸形(附15例報告)[A];浙江省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30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肖杰;陳藝新;龍浩;李志林;劉偉;何輝;;脊柱側凸畸形手術治療策略[A];2009第一屆貴州骨科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3 邱勇;朱麗華;;多棒分段CD技術治療嚴重復雜脊柱側凸畸形[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暉;脊柱側凸畸形的防治[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白欽洙;Ⅰ型神經纖維瘤病性脊柱側凸畸形中256層螺旋CT的術后形態(tài)學評估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096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10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