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鎂合金血管支架:缺點及未來研究趨勢
本文選題:鎂 + 合金 ; 參考:《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年08期
【摘要】:背景:可降解支架被認為是血管介入領域繼球囊擴張血管成形、金屬裸支架、藥物洗脫支架后的第4次革新,鎂合金支架是目前可降解支架的研發(fā)熱點。目的:綜述可降鎂合金血管支架的研究現(xiàn)狀,探討其存在的缺點及研究應用趨勢。方法:第一作者用計算機檢索PubMed數(shù)據庫、CNKI相關期刊論文、萬方全文數(shù)據庫200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錄的可降解鎂合金血管支架相關研究內容,分析其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結果與結論:鎂合金作為可降解血管支架的體外研究集中在鎂合金降解速度、生物相容性及鎂合金對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的影響。目前的研究顯示鎂合金支架降解過快仍然是限制其大規(guī)模臨床應用的主要原因,靶血管在置入支架后需要6-12個月的重建修復期,支架應在這段時間內提供機械支撐,現(xiàn)有的可降解鎂合金支架尚難以達到這一要求。為提高鎂合金支架的耐腐蝕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一方面可以考慮選擇耐腐蝕性能更好的合金元素,另一方面通過支架涂層等表面改性技術來提高支架的抗腐蝕性能與生物相容性,也是未來鎂合金支架研發(fā)的一大趨勢。
[Abstract]:Background: biodegradable stent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fourth innovation after balloon angioplasty, bare metal stents and drug-eluting stents in the field of vascular intervention. Magnesium alloy stents are currently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egradable stents. Aim: to review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egrade magnesium alloy stent, and discuss its shortcomings and application trend. Methods: the first author searched the full text database of PubMed and Wanfang full text database from January 2001 to November 2014,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vascular stent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study of magnesium alloy as biodegradable vascular scaffold in vitro focused on the degradation rate biocompatibility of magnesium alloy and the effect of magnesium alloy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Current research shows that too fast degradation of magnesium alloy stent is still the main reason for limiting its large-scale clinical application. It takes 6-12 months to reconstruct the target vessel after the stent is placed, during which time the stent should provide mechanical support. The existing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scaffolds are still difficult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magnesium alloy scaffolds, on the one hand, the alloy elements with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can be considere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 trend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magnesium alloy scaffolds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stent coating.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神經外科;
【分類號】:R318.0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中華,易紅,顧興中;載藥納米顆粒與血管支架自裝配機理和方法[J];機械工程學報;2005年08期
2 陳慶福,田文彥,王利明,沙貴清;管材屬性對血管支架行為及支架制造性能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5年01期
3 皇甫強;于振濤;羅麗娟;牛金龍;張亞峰;賀新杰;;新型高強度鈦合金血管支架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稀有金屬;2006年S1期
4 涂秋芬;張怡;李艷;陳槐卿;;一種新型的脫細胞組織工程血管支架的構建和評價[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7年02期
5 王小平;焦延鵬;崔福齋;;新型可降解金屬血管支架的有限元力學分析[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7年05期
6 寧靜;曾攀;雷麗萍;;血管支架膨脹過程中的塑性變形行為[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5期
7 楊杰;黃楠;杜全興;游天雪;;血管支架撐開均勻性問題的隨機模型研究[J];固體力學學報;2008年03期
8 李納新;;腦血管支架置入后的血流動力學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22期
9 邵長飛;董何彥;馬宗民;;不銹鋼血管支架設計及性能分析[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0年04期
10 毛琳;章曉波;袁廣銀;丁文江;;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0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寧;顧元憲;;血管支架靜力學模擬的建模簡化方案[A];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術論文集(第2卷)[C];2005年
2 田楊;黃耀熊;;不銹鋼血管支架的力學研究[A];第十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張憬;尚新春;;血管支架的固有頻率計算[A];北京力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邵長飛;董何彥;劉振峰;;動脈血管支架設計與支撐性能研究[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2分冊)[C];2010年
5 鐘振茂;劉道志;孫康;;有限元分析技術在血管支架設計中的應用[A];2007第一屆全國介入醫(yī)學工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6 王國輝;王盛強;徐益民;;血管支架的加速疲勞測試[A];2007第一屆全國介入醫(yī)學工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黃楠;;抗凝血、抗組織增生的表面仿生的血管支架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趙麗嬌;孫錕;陳筍;馮其茂;王劍;;小兒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新型材料細胞毒性評價[A];2012年江浙滬兒科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2年
9 趙麗嬌;孫錕;陳筍;馮其茂;王劍;;小兒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新型材料細胞毒性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12年
10 勞永華;劉志全;支曉興;黃岳山;;血管支架鎂合金材料改性表面的血液流場分析[A];第十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暨第十二屆全國生物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特約撰稿 徐錚奎;植入式血管支架嬗變謀新生[N];醫(yī)藥經濟報;2013年
2 胡德榮;國產含藥緩釋血管支架“出爐”[N];健康報;2004年
3 劉云濤;我國研制出支架力學性能快速評價工具[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4 欣華;新一代可吸收型血管支架效果良好[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5 徐錚奎;美國醫(yī)療器械產品研發(fā)推陳出新[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6 聰;新加坡開發(fā)出兩種新型醫(yī)療器械[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趙亮;基于雙層蛛絲蛋白血管支架和干細胞構建小直徑組織工程血管及其修復動脈缺損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2 涂秋芬;以脫細胞犬動脈為基質的新型組織工程血管支架的制備和體外再細胞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李偉;生物可降解稀土鎂合金血管支架無縫管材的制備技術及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4 劉賓;脫細胞組織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5 陳華勇;異種小血管支架的實驗移植機制與CD34陽性細胞生物學特性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潘長江;藥物洗脫血管支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7 虞劍;復合SDF-1α的組織工程血管支架在小口徑人造血管移植和重建中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8 邢s,
本文編號:1779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77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