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質-神經激肽1受體通路與白癜風
本文關鍵詞:P物質-神經激肽1受體通路與白癜風
更多相關文章: 白癜風 心理因素 神經肽 P物質 神經激肽受體
【摘要】: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心理因素在白癜風的病因、發(fā)病過程以及疾病的演變和治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該文對國內外文獻進行綜述,歸納了心理因素與白癜風之間的關系,揭示了神經肽在皮膚黑素合成中的作用,提出P物質-神經激肽(SP-NK)1受體通路及其下游信號途徑可能參與黑素細胞中黑素的合成,進而影響皮膚黑素的沉著。這些新發(fā)現支持了白癜風的神經與心理因素發(fā)病理論,同時提示神經肽及其受體可能成為色素障礙性皮膚病治療的新靶點,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作者單位】: 無錫市人民醫(yī)院皮膚科;
【關鍵詞】: 白癜風 心理因素 神經肽 P物質 神經激肽受體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403030)資助項目
【分類號】:R758.41
【正文快照】: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性色素脫失性皮膚病,是由于皮膚和毛囊的黑素細胞功能減退和喪失引起的,表現為局限型或泛發(fā)型色素脫失斑[1-2]。本病易診斷、難治療,給廣大患者身心均造成很大的損害,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白癜風的發(fā)病率還有上升的趨勢。目前對白癜風的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嫻;李其林;曾凡欽;;心理干預對白癜風患者心理狀況及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影響的研究[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8年06期
2 劉恩讓,胡小平,張書嶺,謝倩;白癜風患者精神焦慮與細胞免疫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畢鳴曄;黃海峰;;白癜風進展期患者皮膚皰液中NPY、sICAM-1、IL-12和GM-CSF水平變化的實驗研究[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年05期
2 馬慧軍,朱文元;神經肽Y與白癜風相關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3年05期
3 張建忠;金海加;龍連圣;辛志成;李夏良;蔣超超;周政;;PDTC抑制NF-κB表達對兔蛛網膜下隙出血后腦血管重構的影響[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4 付曉菲;徐風華;蘇歡歡;宋立娟;陳建;;多肽藥物酰米菲肽抗抑郁作用研究[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5 曾維惠,譚升順,鄭焱,雷小兵;Study of neuropeptide Y in the plasma and skin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vitiligo[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04年03期
6 趙達明;神經肽與白癜風關系的研究現狀[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2年01期
7 韓慶國;王建平;溫海英;王磊;趙華;;白癜風患者血漿與皮膚組織中神經肽Y的檢測意義[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9年01期
8 韓景濤;劉志軍;;白癜風病因學研究進展[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年12期
9 宣力;聶軍;程飚;;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介導心理應激對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年12期
10 成秋平;;起搏通道調控外周神經疼痛的機制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郭紅衛(wèi);黑素皮質素受體-2在斑禿組織中表達異常及其可能機制的探討[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2 馮斌;基底外側杏仁核motilin抗焦慮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3 于振海;骨髓神經組織定向干細胞源性感覺神經元移植修復周圍神經感覺缺損[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4年
4 卜慧蓮;趨化因子CXCL10在大鼠骨癌痛發(fā)生和嗎啡鎮(zhèn)痛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5 武杰;組蛋白去乙;-2(HDAC2)在慢性應激所致認知損傷中的作用機制探討[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冰;中藥聯合驅蟲斑鳩菊注射液治療白癜風肝腎陰虛證的臨床觀察[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蕭名棋;成人白癜風患者心理水平與生活質量調查分析[D];復旦大學;2011年
3 鄺福軍;二黃補白湯對白癜風(營衛(wèi)失和型)T細胞亞群調節(jié)作用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郝娣;應激影響色素脫失模型小鼠黑色素合成機制的初步探討[D];蘇州大學;2011年
5 盧紅陽;白癜風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Fas抗原和Fas配體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6 薛文輝;中藥消白靈湯對黑素細胞影響的實驗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7 黃永華;尖銳濕疣患者抑郁焦慮和細胞免疫功能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8 張曉君;扁平苔蘚中某些神經肽與NGF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賈愛華;人工蕁麻疹患者生活事件、特質應對方式和A型行為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韓景濤;氫化可的松對人A375黑素瘤細胞株黑素合成的影響[D];南華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吳蘭鷗,陸瑛,楊榮,陳靜,田昆,李泳娟;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鉛暴露大鼠子代腦組織中單胺類神經介質[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2 楊慧蘭;楊慶永;劉仲榮;;白癜風與精神因素[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6年03期
3 程東慶,許愛娥,劉紅焱,鮑建芳,沈建根,邵傳森;白癜風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功能的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1年06期
4 游自立;應激對免疫功能及疾病發(fā)生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5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應明;羅頌椒;;P物質納米緩釋微球對人牙周膜成纖維細胞增殖作用的實驗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02期
2 李紅,孟祥貴,楊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咽組織內P物質的免疫組化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3 蔣偉,王正國,賴西南,朱佩芳;感覺神經肽P物質對肉芽組織成纖維細胞核因子-κB的激活及生物學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08期
4 劉芳,柯道平,孔德虎;豚鼠交感神經節(jié)非膽堿能遲慢興奮性突觸后電位與蛙皮素、P物質的關系[J];動物學雜志;2005年01期
5 齊麗莎;王金琳;石鵬飛;;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發(fā)作前后血漿內皮素和P物質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6 田莉莉,才麗平,康健,于潤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漿及痰中P物質變化及其與肺功能關系的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年03期
7 鄧云川,李世榮,叢林;P物質在增生性瘢痕成纖維細胞內的表達和意義[J];中國臨床康復;2003年08期
8 吳勝;吳仲敏;傅磊冕;;皮膚中的P物質及其作用[J];解剖學研究;2009年03期
9 朱永蘋;林壽寧;楊秀靜;楊偉興;林力森;鄭光珊;;水療一號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P物質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3年07期
10 盛佩蒂;徐邦生;丁靜秋;;P物質在數種脊椎動物脊髓中的分布[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8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欣;宿士智;高乃榮;;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時P物質在腸壁的表達與腸黏膜通透性之間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胰腺外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趙素賢;王秀琴;;P物質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A];中國解剖學會第八屆組織學與胚胎學專業(yè)青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黃波;許峰;付紅敏;;神經肽P物質對高氧暴露下Ⅱ型肺泡上皮細胞的調控作用[A];第三屆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韓杰;王海波;樊兆民;任妍妍;;大鼠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下丘腦內P物質及β-內啡肽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5 劉芳艷;賈建平;;P物質在周圍神經非凍結性冷損傷中的作用[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6 趙書芬;辛黎;周曉陽;;特異性阿片受體阻斷劑抑制脊髓以上P物質的鎮(zhèn)痛作用[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7 劉建軍;郭淑蘭;;扁平苔蘚皮損中肥大細胞數和P物質的表達[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張玲;孟力;陳玉林;楊瑞和;楊宏斌;;P物質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對內毒素所致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五次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9 鄭美鳳;何芙蓉;宰風雷;黃志源;;針刺“蝶腭穴”對常年性變應性鼻炎患者血清P物質的影響[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10 楊群英;薛耀明;曹瑛;高方;朱波;羅祥蓉;;P物質在糖尿病足慢性潰瘍邊緣皮膚中的表達及意義初探[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白毅;P物質前體分子直接調控阿片受體功能[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于挺敏;P物質及其受體在偏頭痛大鼠中腦的變化及硫酸鎂對其變化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揚;電針深刺次毼抑制膀胱過度活動的特異效應及其感覺神經調控機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2年
3 王繼江;心迷走節(jié)前神經元氨基酸能傳入的相互影響及P物質和開胃素的調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春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物質的表達及其臨床應用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2 郝麗亞;P物質及其受體在免疫性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脊髓的表達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張進;扁平苔蘚皮損中P物質、血管活性腸肽的表達[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4 陳實;血管活性腸肽和P物質在變應性鼻炎鼻粘膜中的表達和意義[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劉江;辛芷鼻敏膠囊對變應性鼻炎大鼠模型P物質和組胺的影響[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鄧云川;P物質對人體增生性瘢痕成纖維細胞生物學作用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7 朱金明;P物質對體外培養(yǎng)大鼠肉芽組織成纖維細胞內源性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的影響[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8 馬春蕾;P物質在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中的作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周愛平;P物質對NK92MI細胞NKG2A和NKG2D分子表達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章宏偉;痰清寧中藥霧化吸入治療重癥肺炎療效及與血清P物質水平的相關性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829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78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