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黑色素瘤治療的新進展
本文關鍵詞:惡性黑色素瘤治療的新進展
【摘要】:黑色素瘤;治療;進展
【作者單位】:
【關鍵詞】: 黑色素瘤 治療 進展
【分類號】:R739.5
【正文快照】: 對于原發(fā)灶為中等厚度的黑色素瘤患者,前哨淋巴結活檢作為標準的處理原則已被接受。新輔助治療中,a-干擾素也顯示了一定活性。替莫唑胺作為聯(lián)合化療方案的組成部分已被廣泛應用,近期有證據(jù)表明替莫唑胺與a-干擾素聯(lián)合優(yōu)于單藥替莫唑胺。近期的研究顯示,靶向治療聯(lián)合化療是治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田慧;耿傲蕾;鄧驥;;聯(lián)合運用化療藥物、疫苗和單克隆抗體進行抗癌治療[J];中國藥房;2010年3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英姿;Treg細胞和IL-18在腦膠質瘤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沈明;負性共刺激分子B7-H1在A2B5陽性人腦膠質瘤干細胞樣細胞中的負性調控作用探討[D];復旦大學;2011年
3 潘盈;PBC小鼠模型中調節(jié)T細胞相關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李儒佑;檢測Perforin和CTLA-4在研究結核性和惡性胸腔積液微環(huán)境免疫狀態(tài)的應用[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光旭;PD-L1~+子宮頸癌細胞對人外周血活化T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杜貞華;可溶性B7-H3在乳腺癌血清中的表達及意義[D];山東大學;2011年
3 樸龍;B7-H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鄭中秋;消化道惡性黑色素瘤6例臨床分析并文獻復習[D];浙江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雪;汪松;劉洋;楊光;石京山;;高血壓研究的新視點及治療策略[J];疑難病雜志;2008年08期
2 王繼才;陳曉崗;;難治性精神分裂癥[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09年01期
3 高德紅;張桂榮;真酌;李云鵬;劉波;;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治療進展[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年04期
4 譚榜憲;化療在NSCLC中的實用進展[J];四川醫(yī)學;2005年11期
5 臧璞;秦永文;;青少年高血壓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年03期
6 郭良淼;何麗婭;;胃癌的基因治療進展[J];生物技術通訊;2007年04期
7 于楠;王金柱;張玉玖;毛玉泉;張景權;譚郁彬;;原發(fā)性食管黑色素瘤的臨床和病理探討——附1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天津醫(yī)藥;1986年11期
8 李忠,王榮朝;小腸、口腔及肺多灶性無色素性黑色素瘤1例[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94年02期
9 汪九湘,,劉文格;黑色素瘤與多發(fā)性骨髓瘤并存一例[J];河南腫瘤學雜志;1996年06期
10 楊維春,李世芳;脈絡膜黑色素瘤術后9年單發(fā)肝臟轉移病例報告[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緬;;MicroRNA調控黑色素瘤發(fā)生機制(英文)[A];第三屆細胞結構與功能的信號基礎研討會論文摘要[C];2010年
2 黎川;;黑色素瘤的MRI診斷[A];2010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許宇;趙培泉;朱穎;;視盤上的黑色素細胞瘤抑或是黑色素瘤[A];中國眼底病論壇·全國眼底病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王國華;;惡性黑色素瘤胃轉移的X線表現(xiàn)(附5例分析)[A];全國非血管性與血管性介入新技術學術研討大會(第二屆介入放射學新技術提高班、第二屆河南省腫瘤介入診療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賈蘭青;羅利群;張友會;;轉導B_7-1基因消除IFN-γ對黑色素瘤轉移潛力的增強作用[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6 胡巍;張超;方蕓;;霧化吸入羥基喜樹堿對小鼠黑色素瘤肺轉移的藥效學及體外作用機制研究[A];2010年江蘇省藥學大會暨第十屆江蘇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王寅;林文;殷明;姜恅英;陳新生;;5—脂氧合酶對黑色素瘤A375粘附及整合素表達的作用[A];海峽兩岸三地藥理學學術報告會論文匯編[C];2001年
8 徐輝;唐桂波;;黑色素瘤腦轉移的MRI表現(xiàn)[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9 胡巍;張超;方蕓;;霧化吸入羥基喜樹堿對小鼠黑色素瘤肺轉移的藥效學及體外作用機制研究[A];2010施慧達杯第十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安菊生;吳令英;李寧;俞高志;劉麗影;;原發(fā)女性生殖道黑色素瘤42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倫 劉晨;探索黑色素瘤治療新技術[N];保健時報;2009年
2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管九蘋;澳大利亞免費普查黑色素瘤[N];健康時報;2010年
3 實習生 易立;黑色素瘤,是否無藥可治?[N];科技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聶國春;專家:黑色素瘤可防可治[N];中國消費者報;2011年
5 記者 張e
本文編號:710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71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