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先天性皮膚異色病致病基因的突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7-21 00:18
本文關鍵詞:一例先天性皮膚異色病致病基因的突變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皮膚異色病 先天性 DNA 致病基因 RECQL4 突變分析
【摘要】:目的:檢測一例先天性皮膚異色病患者致病基因的突變類型。 方法:我院門診確診的一例先天性皮膚異色病患者,,采集其外周靜脈血標本,提取全血基因組DNA。運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RECQL4基因的21個外顯子及其側翼內含子序列,經DNA直接測序與比對分析后鑒定其致病基因的突變位點和突變方式。并以同樣的方法檢測無關的正常對照者80人。 結果:根據(jù)患者的病史及臨床表現(xiàn)而診斷為先天性皮膚異色。╟ongenitalpoikiloderma)。對該患者RECQL4基因的DNA測序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RECQL4基因第17號外顯子存在錯義突變c.3014GA(p.Arg1005Gln)和第20號外顯子存在堿基缺失c.3504-3505_delCG(p.Ile1167MetfsX1)。同時檢測80名正常對照者,均未發(fā)現(xiàn)這些突變。查詢美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網站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數(shù)據(jù)庫亦未發(fā)現(xiàn)這些突變。 結論:本研究患者存在一個新的復合雜合突變,即RECQL4基因第17號外顯子存在錯義突變c.3014GA(p.Arg1005Gln)和第20號外顯子存在堿基缺失c.3504-3505_delCG(p.Ile1167MetfsX1),這可能是該患者發(fā)病的分子基礎。
【關鍵詞】:皮膚異色病 先天性 DNA 致病基因 RECQL4 突變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58.54
【目錄】:
- 英文縮略詞表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前言8-9
- 資料和方法9-15
- 1. 臨床資料與標本采集9-10
- 2. 主要儀器及試劑10-11
- 3. 實驗方法11-15
- 實驗結果15-17
- 討論17-20
- 參考文獻20-23
- 綜述23-40
- 參考文獻35-40
- 致謝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黎明;鄭道城;;Rothmund-Thomson綜合征2例及家系調查[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6年01期
本文編號:5706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5706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