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血清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4 12:21

  本文關鍵詞: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血清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背景和目的 白癜風是一種以原發(fā)性的、局限性或泛發(fā)性的皮膚色素脫失斑為特征的皮膚科常見病。該病由黑素細胞慢性、漸進性減少或消失引起。表皮、黏膜、視網膜及毛囊均可累及。一般膚色越深的人發(fā)病率越高,黃種人發(fā)病率介于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大量人口調查顯示我國人群中患病率在0.1%-2.7%,可以累及所有種族。該病常常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正常的學習、就業(yè)、婚姻、家庭、社交等造成一定的影響。本病病因至今未明,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遺傳、神經精神、黑素細胞自毀、自身免疫、細胞因子、自由基、微量元素相對缺乏等。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白癜風的發(fā)病機制與自身免疫關系密切。白癜風患者常伴發(fā)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斑禿、糖尿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本研究通過對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進行量化分析及檢測血清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旨在評估白癜風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探討白癜風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材料和方法 1.收集來自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皮膚性病科門診確診為白癜風患者100例,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來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白癜風患者40例,用于血清甲狀腺抗體研究。4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6-55歲,平均年齡27.08±10.86歲,進行期26例,穩(wěn)定期14例。所有患者就診前1個月未進行治療,無其他免疫系統(tǒng)疾病。為使對照組與白癜風患者年齡和性別相匹配,按照整群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我院健康體檢者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齡5-56歲,平均年齡28.74±9.49歲。 2.對白癜風患者進行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調查問卷(DLQI)的分級評估。 3.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測定白癜風患者和對照組血清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的水平。 4.所有數據均采用X±S表示,應用SPSS17.0軟件對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調查問卷結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與相關流行病學因素進行Spearman相關分析;白癜風患者及對照組TPOAb、TGAb陽性率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均為a=0.05。 結果 1.共100例白癜風患者接受調查,有效問卷為98份。DLQI得分:7.80±5.30分,顯示白癜風對患者生活質量有相當影響。42.86%的患者生活質量有少許影響,28.57%的患者生活質量有相當影響,25.51%的患者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泛發(fā)型DLQI得分高于散在型、局限型、肢端型和節(jié)段型(P0.05);而散在型DLQI得分高于局限型(P0.05)。進展期DLQI得分高于穩(wěn)定期(P0.05)。不同性別和文化程度DLQI得分無明顯差異。DLQI得分與皮損面積呈正相關(Spearman系數=0.611),與病程、年齡及首發(fā)年齡無相關性。 2.白癜風患者血清TPOAb和TGAb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白癜風患者TPOAb陽性率為25.00%,高于對照組的2.63%(P0.05)。白癜風患者TGAb陽性率為22.50%,高于對照組的5.26%(P0.05)。女性白癜風患者TPOAb和TGAb陽性率高于男性(P0.05)。21-30歲年齡段白癜風患者TPOAb和TGAb陽性率高于其他年齡段白癜風患者(P0.05)。白癜風患者TPOAb和TGAb的陽性率在不同的臨床分型、臨床分期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 1.白癜風對患者生活質量有相當影響。臨床分型及分期對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有一定影響。DLQI得分與皮損面積呈正相關。在臨床工作中,皮膚科醫(yī)師應該關注白癜風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2.白癜風患者血清TPOAb和TGAb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白癜風青年女性TPOAb和TGAb陽性率高。臨床醫(yī)生應該意識到白癜風伴發(fā)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風險,做到早期篩查,早發(fā)現,早治療。
【關鍵詞】:白癜風 生活質量 甲狀腺自身抗體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58.41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中英文縮寫詞索引11-13
  • 第一部分 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調查13-25
  • 引言13-15
  • 材料和方法15-18
  • 結果18-23
  • 討論23-25
  • 第二部分 白癜風患者血清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研究25-33
  • 引言25-27
  • 材料和方法27-29
  • 結果29-31
  • 討論31-33
  • 結論33-34
  • 參考文獻34-36
  • 附錄 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調查問卷(DLQI)36-38
  • 綜述 白癜風與自身免疫性疾病38-65
  • 參考文獻57-65
  • 個人簡歷65-66
  • 致謝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陸玲,朱云飛,蔡桂容,徐世正;白癜風患者的心理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3年05期

2 王忠,王偉深,鄒興梅,廖祖苑;白癜風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及其意義[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4年05期

3 周渭珩,洪為松,許愛娥;白癜風患者血清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的檢測[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年01期

4 崔榮;;3742例中國白癜風患者臨床分析[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皮膚病學分冊);2005年09期

5 馬德俊;;淺談白癜風患者春夏季的防治[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綜合版);2006年07期

6 張恒;楊雪琴;高萍;;白癜風患者的性格及情緒特征調查分析[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0年03期

7 阿克拜爾·蘇來曼;居來提·阿不都瓦衣提;帕麗達·阿布利孜;;白癜風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調查[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年08期

8 宋兆友;楊風清;宋寧靜;孫禮玉;孫紅;苑秀華;茅偉安;馬衛(wèi)東;殷紅文;;白癜風患者發(fā)鋅檢測的實驗研究[J];蚌埠醫(yī)藥;1993年02期

9 宋寧靜;孫禮玉;苑秀華;宋兆友;;白癜風患者發(fā)鋅檢測的實驗研究[J];蚌埠醫(yī)藥;1993年03期

10 許愛娥,喬崇年,李一滄,陳量,喬剛;白癜風患者血小板的研究[J];臨床皮膚科雜志;199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建萍;鐘春燕;康云平;孔萬良;裘新民;林金祥;孫亞平;;132例白癜風患者自身免疫抗體的檢測及分析[A];2009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峻嶺;閆翠彥;索丹鳳;;167例白癜風患者的臨床調查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張恒;楊雪琴;;白癜風患者的性格及情緒特征調查分析[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周妙妮;關翠萍;林福泉;許文;;白癜風患者白斑部位及血漿中抗氧化水平檢測[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高興華;烏韋蘇;付玉萍;張麗;陳洪鐸;;北方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調查[A];美麗人生 和諧世界——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術年會、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20周年慶典暨第三屆兩岸四地美容醫(yī)學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6 許素玲;周瓊艷;;心理干預對白癜風患者療效的影響[A];2012年浙江省皮膚病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7 呂靜;;白癜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心理治療[A];2009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顧彩蘭;周愛花;王金萍;;白癜風患者血清銅含量測定[A];第九屆西北五。▍^(qū))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9 佟春光;何焱玲;;白癜風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及細胞因子水平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徐馨;傅雯雯;;中國白癜風患者血清維生素D水平的病例對照研究及其相關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明慧;“救助千名貧困大學生白癜風患者大型公益活動”在京啟動[N];中國改革報;2008年

2 趙陽;中科青少年白癜風患者特別關愛行動在京啟動[N];科技日報;2009年

3 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吳建華;白癜風患者并非“多C多漂亮”[N];大眾衛(wèi)生報;2013年

4 張磊;白癜風患者的飲食重點[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5 武警總醫(yī)院皮膚科主任 李志強;白癜風患者不必禁吃水果[N];健康報;2007年

6 健康時報記者 趙紹華;白癜風患者慎服維C[N];健康時報;2007年

7 孟剛;絕大多數白癜風患者都能治愈[N];中國消費者報;2006年

8 特約撰稿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皮膚科 陳敏華 主治醫(yī)師;心理關愛可加快白癜風患者康復[N];醫(yī)藥導報;2007年

9 副主任醫(yī)師 杭蘭芳;白癜風患者生活調理[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8年

10 陳文貴;白癜風患者少服維生素C[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隗yN;白癜風患者應激障礙調查及應激障礙調節(jié)藥物對黑素細胞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2年

2 徐馨;初步探索中國白癜風患者血清25(OH)維生素D水平及其與疾病的關系[D];復旦大學;2012年

3 張寶祥;白癜風患者外周血皮膚歸巢的CD8~+T細胞分析及芹黃素對其抑制作用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雪慧;白癜風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特征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2 章俊;白癜風患者血小板計數及其抗體的檢測[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郭靜微;850例白癜風患者的流行病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楊文斌;寧夏及周邊地區(qū)540例白癜風患者臨床回顧性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李金輝;不良心理應激對白癜風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3年

6 賈名妍;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血清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7 蕭名棋;成人白癜風患者心理水平與生活質量調查分析[D];復旦大學;2011年

8 于偉;河南省606例白癜風患者臨床及流行病學調查分析[D];鄭州大學;2014年

9 楊一芬;白癜風患者血清甲狀腺自身抗體及甲狀腺激素檢測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葉瑩;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血和組織液內皮素-1檢測[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白癜風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血清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51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3651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db5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