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MDM2和PCNA在銀屑病中的表達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01-11 11:57
目的:銀屑病(psoriasis,PS)是一種病因不明,慢性復發(fā)性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以角質形成細胞(keratinocytes,KCs)過度增殖及凋亡加速為主要表現的表皮動力學異常是銀屑病的核心特征,其病因學可能涉及自我平衡機制的失衡。p53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抑癌基因,分為野生型p53(wtp53)和突變型p53(mtp53)。wtp53在細胞內的中心作用是介導DNA損傷后的細胞應急反應,避免受損后的DNA堆積,維持遺傳的穩(wěn)定性,而mtp53基因抑制細胞凋亡。MDM2(murine double mimute 2)(鼠雙微體2)作為p53基因轉錄激活的產物可以抑制p53的活性,這是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一種重要的反饋機制。在正常細胞,低水平的p53蛋白由MDM2維持;在各種損傷因素的刺激下(如DNA損傷、缺氧、核苷酸缺失等),p53蛋白急劇增加,并表現轉錄激活活性,激活其下游靶基因的表達,其中包括其負性調節(jié)因子MDM2;在損傷因素清除后,p53和MDM2又可恢復正常。銀屑病的病因可能涉及由MDM2維持的p53自我平衡機制的失衡。關于p53-MDM2反饋環(huán)與銀屑病關系的研究國內外未見報道。增...
【文章來源】:河北醫(yī)科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論文 p53、MDM2 和PCNA 在銀屑病中的表達及意義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附圖
附表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波紫外線誘導的人類表皮DNA損傷被抗氧化劑抗壞血酸和乙烯雌酚修復[J]. Placzek M.,Gaube S.,Kerkmann U.,閻小寧. 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皮膚病學分冊). 2005(06)
[2]MDM2蛋白和MDM2 mRNA在尖銳濕疣中的表達[J]. 涂亞庭,朱里,劉厚君.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3(05)
[3]MDM2蛋白在宮頸鱗狀細胞癌和尖銳濕疣發(fā)病中的作用[J]. 晉紅中,王家璧.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01(03)
[4]粘附分子與乳腺癌的侵襲和轉移[J]. 姜希宏,張軍,馬榕. 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 1998(02)
[5]p53和PCNA與肺癌發(fā)生、類型、分期和預后的關系[J]. 喻倫銀,劉銘球,鄒祖玉,夏東,張正彬. 癌癥. 1996(05)
本文編號:2970723
【文章來源】:河北醫(yī)科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論文 p53、MDM2 和PCNA 在銀屑病中的表達及意義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附圖
附表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波紫外線誘導的人類表皮DNA損傷被抗氧化劑抗壞血酸和乙烯雌酚修復[J]. Placzek M.,Gaube S.,Kerkmann U.,閻小寧. 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皮膚病學分冊). 2005(06)
[2]MDM2蛋白和MDM2 mRNA在尖銳濕疣中的表達[J]. 涂亞庭,朱里,劉厚君.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3(05)
[3]MDM2蛋白在宮頸鱗狀細胞癌和尖銳濕疣發(fā)病中的作用[J]. 晉紅中,王家璧.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01(03)
[4]粘附分子與乳腺癌的侵襲和轉移[J]. 姜希宏,張軍,馬榕. 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 1998(02)
[5]p53和PCNA與肺癌發(fā)生、類型、分期和預后的關系[J]. 喻倫銀,劉銘球,鄒祖玉,夏東,張正彬. 癌癥. 1996(05)
本文編號:2970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9707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