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32例臨床分析
本文選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 切入點:臨床分析 出處:《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案,加強臨床醫(yī)生對本病的認識。方法回顧性分析本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室資料。結(jié)果 32例患者中的男女比例為5.4∶1,平均發(fā)病年齡59.63歲;均僅有皮膚損害及血液系統(tǒng)異常。系統(tǒng)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較為敏感,雷公藤多甙、沙利度胺和甘草制劑合用有一定療效。結(jié)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好發(fā)于老年男性患者,糖皮質(zhì)激素為其主要治療藥物,雷公藤多甙、沙利度胺和甘草制劑合用有一定的療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dermat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f 32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dermatitis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of 32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dermatiti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average age of onset was 59.63 years. The treatment of glucocorticoid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that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thalidomide and glycyrrhizin. Conclusion Eosinophilic dermatitis is more common in elderly male patients. Glucocorticoid is the main therapeutic drug. The combination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thalidomide and liquorice has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皮膚性病科;
【分類號】:R75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屠文震,徐麗英;嗜酸粒細胞增多性皮炎的診斷探討(摘要)[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1994年02期
2 張景龍;謝艷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11例臨床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天恩;;嗜酸粒細胞增多性皮膚病[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年06期
2 關欣;鄭紅光;張德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導致腎病綜合征1例[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潘哲;程緯民;韋艾凌;;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治木村病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4 杜陽;;以紅皮病為皮損表現(xiàn)的嗜酸粒細胞增多綜合征一例[J];中外醫(yī)療;2011年18期
5 曹元華,張有忠,羅光焰;厚皮性嗜酸細胞性皮炎1例[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1998年04期
6 王啟華;陳樹民;施仲香;;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4例[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年05期
7 趙慶利;張莉;劉小勇;蔡瑞康;;嗜酸粒細胞增多性皮炎9例臨床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年08期
8 陳大強,段爭躍,楊先旭;嗜酸粒細胞增多性皮炎1例報告[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5年06期
9 逄建清;宿蘭靜;;嗜酸粒細胞增多性皮炎8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1年03期
10 崔鵬;陳可平;;中藥治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1例[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1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盧會秀;嗜酸性粒細胞及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疾病[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馮信忠;嗜酸粒細胞與皮膚病[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1997年06期
2 沈悌;段明輝;;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與特發(fā)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年04期
3 鄭昌竹;α干擾素治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9例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1年06期
4 趙慶利;張莉;劉小勇;蔡瑞康;;嗜酸粒細胞增多性皮炎9例臨床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年08期
5 屠文震,徐麗英;嗜酸粒細胞增多性皮炎的診斷探討(摘要)[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1994年02期
6 郝飛;甘草酸國外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1年08期
7 林江濤,井上洋西,鈴木俊郎,王薇,島任,,林友華;嗜酸粒細胞性氣道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199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月眉;馬月耳;栗玉珍;楊士華;姚軍英;馬烈;于淞;;天皰瘡129例臨床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年12期
2 李霞;;130例藥疹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年28期
3 邱偉;李秉煦;張學奇;徐云升;;大皰性皮膚病48例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年06期
4 張景龍;謝艷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11例臨床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年03期
5 劉矗;譚開明;李偉權;李雪嬌;陳宏輝;;67例重癥藥疹的治療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年01期
6 汪盛,李薇;大皰性表皮松解型藥疹38例臨床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5年07期
7 李瑞英;李鈾;;72例紅皮病臨床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年05期
8 楊建峰;;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16例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年06期
9 李習梅;張新華;;嚴重類型銀屑病39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年01期
10 楊竹生;靳培英;林麟;楊秀敏;;83例重度斑禿臨床分析[J];北京醫(yī)學;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楊峰;易雪梅;周靜;蘇麗娜;;大皰性類天皰瘡48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0年
2 肖風麗;楊森;張學軍;;急性泛發(fā)性發(fā)疹性膿皰病79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張飛;;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30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0年
4 高亮;張傳波;楊瑞海;劉秀玲;;海蜇皮炎83例臨床分析[A];華東六省一市第八次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5 王金校;王向東;喬剛;;掌跖膿皰病32例臨床分析[A];2001年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6 王傲雪;王美娜;巴東霞;;藥疹157例臨床分析[A];首屆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7 俞安樂;陳海;李群;;類鼻疽11例影像學及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8 王紅艷;王再興;李卉;楊森;;斑禿1556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陸黛琳;;133例尖銳濕疣的臨床分析與治療探討[A];江蘇省第二次性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10 卜秀華;;女性淋菌感染臨床分析[A];紀念卓越的人民醫(yī)學家林巧稚大夫誕辰100周年——全國婦產(chǎn)科高級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蔡綠映;濕疹用激素悠著點兒[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8年
2 周艷;皮膚用藥不當也會上癮[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3 李中東;面部皮膚病 慎用激素藥[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4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婁衛(wèi)海;災后謹防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5 劉志剛;老年濕疹治療應注意什么[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6 浙江義烏市人民醫(yī)院 陳榮敏;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女性泌尿生殖道衣原體感染82例臨床分析[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1年
7 吳苗;中藥致藥疹臨床分析[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8 趙彤;皮膚病用激素類藥膏需謹慎(一)[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9 劉雯;細分銀屑 有的放矢[N];健康報;2006年
10 張獻懷;防治結(jié)合對付濕疹[N];科技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陶蘇江;388例銀屑病住院患者的回顧性臨床分析[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2 王迎;急性白血病合并銀屑病的臨床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陳先進;紅色毛癬菌感染豚鼠模型的構(gòu)建[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酈斐;兒童急性蕁麻疹的臨床分析及糖皮質(zhì)激素應用初探[D];復旦大學;2012年
5 馬一平;慢性蕁麻疹生活質(zhì)量和臨床特征調(diào)查及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嗜堿性粒細胞相關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峰;52例重癥藥疹臨床回顧性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2 潘紅梅;紅皮病型銀屑病98例臨床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3 徐瑋;卡馬西平引起重癥藥疹8例臨床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4 汪小柳;重癥藥疹36例臨床回顧性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5 徐艷萍;185例住院藥疹患者回顧性臨床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毛玉潔;69例Sweet綜合征臨床分析[D];復旦大學;2009年
7 劉素玲;皰疹樣天皰瘡7例臨床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4年
8 傅裕;826例白癜風臨床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張嘉s
本文編號:1642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164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