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魯肽對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4-07 16:07
本文關鍵詞:利拉魯肽對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利拉魯肽對單純肥胖小鼠和2型糖尿病肥胖小鼠體重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以及與肝組織AC3mRNA間的相互關系,為改善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新的方法及思路。 方法:1.動物分組及模型的制備:選取24只C57BL/6J和16只db/db小鼠,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C57干預組、C57模型組及DB模型組、DB干預組,每組8只?瞻讓φ战M、DB模型組及DB干預組喂飼普通飼料,C57模型組及C57干預組喂飼高脂飼料。喂養(yǎng)4周時C57模型組及C57干預組小鼠體重明顯大于對照組(P0.01)。8周時DB模型組及DB干預組血糖達16.7minol/L以上,體重達到40g以上。飼養(yǎng)第12周起,給C57干預組及DB干預組小鼠每日兩次皮下注射利拉魯肽100μg/kg,共進行12周注射。同時給空白對照組、C57模型組及DB模型組每日兩次皮下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2.每周電子天平稱取小鼠體重,強生血糖儀測隨機血糖。 3.標本采集:干預12周后,小鼠禁食12小時,5%水合氯酵0.6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摘取眼球采內(nèi)眥靜脈血,離心靜脈血后留取血清用于胰島素的測定。迅速分離取出肝臟,沖洗后超低溫保存,用于AC3mRNA檢測。部分肝組織用于肝組織學檢查。 4.肝組織學檢查:應用石蠟切片或冰凍切片,采用蘇木精-伊紅(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和Masson染色、油紅O染色的方法,在光鏡下觀察肝臟病理學的變化情況。進行NAFLD活動度積分(NAS)和肝纖維化分期。 5. AC3mRNA表達:采用TaqMan realtime-PCR檢測的方法測定各組小鼠肝組織中mRNA的表達水平。 6.血清生化學的檢測:取血清樣本,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測定胰島素水平。 7.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所有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錯誤!未找到引用源。)表示,各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α=0.05。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先做整體比較α=0.05,再做分割比較,適當調(diào)整顯著性水準。相關分析使用Spearman檢驗。結(jié)果 1、干預初時空白對照組體重明顯低于其余各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DB模型組血糖明顯高于3組C57BL小鼠,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干預周期里,C57BL小鼠三組間血糖均無差異;干預結(jié)束時,C57干預組較C57模型組在體重、胰島素水平和HOMA-IR指標上明顯下降,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DB干預組較DB模型組在血糖、體重和HOMA-IR指標上明顯下降,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DB干預組較DB模型組在胰島素水平明顯升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2、C57及DB干預組、C57模型組及DB模型組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的特征性病理改變。C57模型組及DB模型組小鼠出現(xiàn)肝臟體積增大、肝脂質(zhì)沉積、肝細胞脂肪變性、炎性細胞浸潤和肝細胞氣球樣變等脂肪肝的特征性病理改變,NAFLD活動度積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C57及DB干預組與各自模型組相比肝臟體積增大、肝脂質(zhì)沉積、肝細胞脂肪變性、炎性細胞浸潤和肝細胞氣球樣變的病理改變明顯較輕,,NAS積分低于模型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各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肝組織纖維化。C57及DB模型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纖維化程度較重,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C57及DB治療組較各自模型組相比纖維化程度輕,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無差異(P0.05)。小鼠肝組織油紅O染色面積比空白對照組明顯低于其余各組(P0.05),C57干預組明顯低于C57模型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DB干預組明顯低于DB模型組(P0.05)。 3、空白對照組小鼠肝組織AC3mRNA的表達明顯高于C57模型組和干預組、DB模型組和干預組(P0.01)。C57及DB干預組小鼠肝組織AC3mRNA的表達較各自模型組AC3mRNA表達明顯升高,有顯著性差異(P0.05)。 4、小鼠的肝組織脂肪沉積面積比Aa與小鼠體重呈正相關,Spearsman相關系數(shù)(r=0.898,p0.001)。肝組織脂肪沉積面積比Aa與HOMA-IR呈正相關: Spearsman相關系數(shù)(r=0.836,p0.001)。肝組織脂肪沉積面積比Aa與AC3-mRMA表達呈負相關:Spearsman相關系數(shù)(r=-0.818,p0.001)結(jié)論: 1、利拉魯肽能減輕單純肥胖小鼠和2型糖尿病肥胖小鼠體重,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少肝臟脂質(zhì)沉積,對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治療作用。 2、利拉魯肽可能通過調(diào)控AC3基因表達水平,從而改善單純肥胖小鼠和2型糖尿病肥胖小鼠的肥胖、胰島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關鍵詞】: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 糖尿病 利拉魯肽 胰島素抵抗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89.2;R575.5
【目錄】:
- 英文縮略詞表4-5
- 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5
- 材料與方法15-26
- 結(jié)果26-36
- 討論36-44
- 結(jié)論44-45
- 參考文獻45-49
- 綜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進展49-55
- 參考文獻52-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高慧亭;徐麗姝;李東風;關麗嫦;鄧衛(wèi)平;;GLP-1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氧化應激及TNF-α、TGF-β1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11期
2 陳曉路;;非酒精性脂肪肝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yī);2010年02期
3 Elizabeth M Brunt;Dina G Tiniakos;;Histopath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年42期
4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年01期
本文關鍵詞:利拉魯肽對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07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2907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