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劑量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對泌尿系統(tǒng)結石圖像質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28 15:09
目的探討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在低劑量條件下對泌尿系統(tǒng)結石圖像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醫(yī)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診治的泌尿系統(tǒng)結石患者88例作研究對象,并按輻射劑量不同予以分組:對照組(n=44)接受常規(guī)劑量掃描,研究組(n=44)則接受低劑量掃描;運用不同權重的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予以圖像重建,就2組患者的圖像質量、噪聲水平以及輻射劑量差異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①研究組患者應用不同權重的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重建圖像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②研究組患者經不同權重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重建的圖像噪聲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③研究組患者平均輻射劑量是(1.7±0.2)mSv,低于對照組的(5.8±1.1)mSv,(P<0.05)。結論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能減少圖像噪聲,使低劑量條件下泌尿系統(tǒng)結石成像成為可能,可在滿足診斷要求的前提下明顯降低輻射劑量。
【文章來源】:中國CT和MRI雜志. 2020,18(03)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檢查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圖像質量
2.2 噪聲水平
2.3 輻射劑量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迭代重建技術在20%劑量條件下冠狀動脈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J]. 尹偉,馬曉璐,黃挺,王敏杰.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10)
[2]極低輻射劑量掃描結合模型迭代重建技術在下肢CTA中應用研究[J]. 豐川,錢偉亮,周丹靜,許建銘,王宏,姜彥,王利軍.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03)
[3]能譜CT單能量成像聯合自適應迭代算法重組技術在腸系膜上動靜脈圖像質量的臨床研究[J]. 殷小平,左紫薇,徐英進,王佳寧,劉懷軍,梁廣路.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7(06)
[4]大尺度非局部均值偽影抑制技術對提高低劑量腹部CT圖像質量的價值研究[J]. 余廣海,吳越,劉斌,陳陽,劉文冬,劉福軍,王勝峰.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6)
[5]寶石能譜單能量成像及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在腹部低劑量CT掃描中的可行性研究[J]. 朱正,趙心明,周純武. 放射學實踐. 2017(04)
[6]自動協(xié)議選取能譜聯合自適應迭代計算法重建技術降低腹部增強及血管成像輻射劑量及對比劑劑量的可行性[J]. 殷小平,左紫薇,徐英進,王佳寧,劉懷軍,郭寧.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7(04)
[7]前置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對胸部CT輻射劑量和圖像質量的影響:體模與臨床研究[J]. 顏利輝,陳飛,姚立正,李新.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7(03)
[8]低劑量自適應迭代重建技術在低輻射劑量頭頸部CT血管成像中的應用[J]. 張力,徐延峰,鄭婧,于淑靖,陳躍峰,車延旭,宋兆偉. 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 2017(02)
[9]能譜CT單能量成像聯合自適應迭代重建技術優(yōu)化胸部增強掃描圖像質量的研究[J]. 周悅,董軍強,高劍波,侯平,王明月,許瀚.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10)
[10]超低劑量對比劑主動脈CTA檢查聯合單能量成像和ASIR技術的可行性[J]. 侯平,劉杰,蔣耀軍,高劍波,石明國. 中國醫(yī)療設備. 2016(07)
本文編號:3056034
【文章來源】:中國CT和MRI雜志. 2020,18(03)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檢查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圖像質量
2.2 噪聲水平
2.3 輻射劑量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迭代重建技術在20%劑量條件下冠狀動脈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J]. 尹偉,馬曉璐,黃挺,王敏杰.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10)
[2]極低輻射劑量掃描結合模型迭代重建技術在下肢CTA中應用研究[J]. 豐川,錢偉亮,周丹靜,許建銘,王宏,姜彥,王利軍.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03)
[3]能譜CT單能量成像聯合自適應迭代算法重組技術在腸系膜上動靜脈圖像質量的臨床研究[J]. 殷小平,左紫薇,徐英進,王佳寧,劉懷軍,梁廣路.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7(06)
[4]大尺度非局部均值偽影抑制技術對提高低劑量腹部CT圖像質量的價值研究[J]. 余廣海,吳越,劉斌,陳陽,劉文冬,劉福軍,王勝峰.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6)
[5]寶石能譜單能量成像及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在腹部低劑量CT掃描中的可行性研究[J]. 朱正,趙心明,周純武. 放射學實踐. 2017(04)
[6]自動協(xié)議選取能譜聯合自適應迭代計算法重建技術降低腹部增強及血管成像輻射劑量及對比劑劑量的可行性[J]. 殷小平,左紫薇,徐英進,王佳寧,劉懷軍,郭寧.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7(04)
[7]前置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對胸部CT輻射劑量和圖像質量的影響:體模與臨床研究[J]. 顏利輝,陳飛,姚立正,李新.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7(03)
[8]低劑量自適應迭代重建技術在低輻射劑量頭頸部CT血管成像中的應用[J]. 張力,徐延峰,鄭婧,于淑靖,陳躍峰,車延旭,宋兆偉. 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 2017(02)
[9]能譜CT單能量成像聯合自適應迭代重建技術優(yōu)化胸部增強掃描圖像質量的研究[J]. 周悅,董軍強,高劍波,侯平,王明月,許瀚.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10)
[10]超低劑量對比劑主動脈CTA檢查聯合單能量成像和ASIR技術的可行性[J]. 侯平,劉杰,蔣耀軍,高劍波,石明國. 中國醫(yī)療設備. 2016(07)
本文編號:3056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30560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