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聲在全身麻醉誘導期不同通氣方式前后胃體積測定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04 21:24
目的:探討腹部超聲在全身麻醉誘導期不同通氣方式前后胃體積測定意義。方法: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擇期進行全身麻醉手術的患者75例,根據不同的麻醉誘導方式分為A、B、C三組各25例,比較三組患者麻醉前后的胃體積、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結果:A組和B組患者麻醉后的胃體積均大于麻醉前(P<0.05),C組患者麻醉前后的胃體積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組患者術后6h、12h和24h的嘔吐發(fā)生率低于A組和B組患者(P<0.05),三組患者術后48h的嘔吐發(fā)生率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身麻醉誘導期采用15厘米水柱通氣值能夠有效減少全身麻醉患者的胃體積變化,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895864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圖1aA組通氣前胃竇面積,1bA組通氣3min后胃竇面積;
2.3三組患者通氣前后的腹部超聲圖像圖2aB組通氣前胃竇面積,2bB組通氣3min后胃竇面積;
圖2aB組通氣前胃竇面積,2bB組通氣3min后胃竇面積;
圖1aA組通氣前胃竇面積,1bA組通氣3min后胃竇面積;圖3aC組通氣前胃竇面積,3bC組通氣3min后胃竇面積。
圖3aC組通氣前胃竇面積,3bC組通氣3min后胃竇面積。
圖2aB組通氣前胃竇面積,2bB組通氣3min后胃竇面積;3討論
本文編號:3895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8958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