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寒寒飲傷肺理論及致病機制的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外寒 + 寒飲; 參考:《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
【摘要】:目的 “形寒傷肺”與“寒飲傷肺”是中醫(yī)學重要的病因病機理論。形寒與寒飲皆為從外感受的寒邪,不論是單方面的致病因素“寒飲”或“形寒”,還是兩個致病因素疊加的“形寒寒飲”,均易傷肺致病,為導致咳病的主要病因。近年來,學術界對《內經》“形寒寒飲則傷肺”有較多的臨床病證報導,但關于形寒與寒飲致病的實驗研究,尤其是兩者的比較研究則較少見。為此,本課題擬在中醫(yī)學病因病機理論指導下,模擬溫度、時間等作用因素,將小鼠分別置于寒冷環(huán)境、灌飼冷水,以制備“形寒”、“寒飲”的動物模型。并以肺臟作為研究的靶器官,將各組研究數據進行比較,觀察形寒、寒飲及形寒寒飲疊加對小鼠肺臟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及衛(wèi)外等機能的影響。并且通過檢測呼吸道黏多糖、粘膜免疫分子IgG、SIgA、TNF-α、黏蛋白MUC5AC及肺部AQP-4和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等指標,以“形寒”與“寒飲”的對比為切入點,探索《內經》“形寒寒飲則傷肺”的理論內涵和現代病理機制,為指導臨床實踐提供實驗依據。本課題具有一定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臨床指導價值。 方法 1.理論研究 寒為冬季的主氣,是六氣之一,是大自然正常的氣候變化。但若氣候變化異常,寒氣過長時間作用于人體,則傷人正氣,致人疾病,此時的寒氣則稱為寒邪。寒邪致病也可見于其他季節(jié),如氣溫驟降、涉水淋雨、汗出當風以及夏季空調過涼或過食生冷等亦感受寒邪的重要因素。寒邪致病有傷寒、中寒的不同,“傷寒”即寒邪傷及肌表,郁遏衛(wèi)陽,陽氣抗邪于外所表現的表寒證,為“形寒”因素致病的病證!爸泻奔春爸敝杏诶,傷及臟腑陽氣,阻滯臟腑氣機和血液運行所表現的里寒證,為“寒飲”因素所致的病證。 肺為嬌臟,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主治節(jié),具有宣發(fā)肅降的生理特性。肺通過宣發(fā)和肅降的協調作用,使氣道通暢,呼吸調勻,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同時對體內水液的代謝也起著疏通和調節(jié)的作用。再者,肺通過宣發(fā)衛(wèi)氣于體表,使衛(wèi)氣能夠調節(jié)控制腠理的開闔,汗液有節(jié)制地排泄,從而實現衛(wèi)外御邪的功能。肺主氣,司呼吸,開竅于鼻,又外合皮毛,內為五臟華蓋,不耐寒熱,是為嬌臟!靶魏迸c“寒飲”皆屬寒邪,最易傷人陽氣,故機體感受寒邪常首先犯肺。寒邪可通過皮毛、口鼻等器官侵入肺臟,使肺臟受損。除《內經》有“形寒寒飲則傷肺”的論述外,《難經·四十九難》也有“形寒飲冷則傷肺”之言,說明外感寒邪和冷食冷飲皆可傷肺!端貑枴た日摗贰捌浜嬍橙胛,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之語,則明確指出了寒飲入胃進而傷及肺臟的病理機制!鹅`樞·百病始生》則強調了形寒和寒飲疊加致病傷肺,故有“重寒傷肺”之言。這里所謂的“重寒”,即指形寒、寒飲兩個致病因素疊加傷肺致病的情況。 形寒與寒飲皆為寒邪,易傷陽氣,但會因不同的致病因素導致肺臟的生理機能失常而產生不同的臨床表現。肺受寒邪的主要途徑,一個是與皮毛有關,因肺在體合于毛,皮毛受寒而表現為外感風寒傷肺的表實證;另一個是與肺胃經脈相關,因寒飲從口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從而出現肺胃陽虛陰盛的虛寒證!靶魏眰,多易導致肺失宣發(fā)的病證。傷肺首先傷及肌表,肺氣失宣,使肺行水功能障礙,衛(wèi)陽被遏制,從而出現腠理閉塞而惡寒無汗;津液內停聚而為飲,呼吸不暢故見胸悶喘咳。治療上則以發(fā)散風寒,宣肺平喘為主!昂嫛眰味嘁讓е路问l(fā)所致的病證,主要表現為陰盛陽虛的病理機制。肺陽受損,肺氣不足則宣降無權,氣化失常,導致肺行水功能失常形成痰飲。而痰飲易阻塞氣道,影響氣體交換出現咳喘痰多,甚至不能平臥。治療上應從肺胃入手,溫肺化飲,當以溫藥和之。臨床上對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間質疾病、慢性咳嗽等屬于寒飲傷肺的患者,皆可用此法治療。從肺受寒的程度上進行比較,寒飲兼有外感寒邪(即形寒寒飲)相對于單一的因素形寒或寒飲傷肺而言,形寒寒飲傷肺的程度更深。肺氣失于宣降,肺胃陽氣受損,則肺主治節(jié)的生理機能及宗氣的生成、運行均可受到影響。宗氣生成不足,氣機不暢,推動血運無力,氣血運行不暢,則出現胸膈滿悶、呼吸不利,血液及水液潴留諸癥,治療上應以宣肺散寒、溫肺化飲為主。 2.實驗研究 2.1實驗方法 2.1.1實驗動物及分組 SPF級昆明種小鼠40只,體重(17±1)g,常規(guī)飼養(yǎng)10天后隨機分為4組:①常溫對照組,②形寒組,③寒飲組,④形寒寒飲組。各組均在15天后麻醉、斷頸處死動物后,取標本置-80℃冰箱備用 2.1.2造模過程及實驗方法 ①常溫對照組:動物在處于風力0級,溫度在20±2℃,相對濕度50%~60%的環(huán)境中適應性飼養(yǎng)1周,自由飲水飲食。 ②形寒組:動物處于風力0級,每天下午2:00~4:00將動物置于溫度4℃、濕度50~60%的人工氣候箱中飼養(yǎng)2小時,取出后按照常溫飼養(yǎng)。期間觀察小鼠的整體情況,記錄出現異常的具體行為。施加造模后測量體重的變化,與其他組的小鼠體重進行比較,觀察并記錄體重的差異。造模連續(xù)15天。 ③寒飲組:動物處于風力0級,每日于上午8:00,中午12:00和下午6:00給予4℃冷水(按要求給水灌胃量0.1ml/10g)灌胃。期間觀察小鼠整體情況,記錄異常行為。施加造模后測量體重,并與形寒組、常規(guī)對照組的體重進行比較,觀察不同組之間體重的差異。造模持續(xù)15天。 ④形寒寒飲組:動物處于風力0級,每日于上午8:00,中午12:00和下午6:00給予4℃冷水(按要求給水灌胃量0.1ml/10g)給小鼠灌胃,然后于每日下午2:00~4:00將動物置于溫度4℃、濕度50~60%的人工氣候箱中飼養(yǎng)2小時。期間觀察小鼠整體情況,記錄出現異常的具體行為。施加造模后測量小鼠的體重,與其他組進行比較,觀察體重的差異。造模連續(xù)15天。 2.2指標檢測 2.2.1一般觀察項目 觀察小鼠的神態(tài)、活動情況、飲食飲水量、口唇耳色澤,皮毛情況以及體重、肛溫等情況。 2.2.2小鼠肺組織結構觀察 采用蘇木素伊紅(HE)染色法,光鏡觀察。 2.2.3肺組織AQP-4表達 采用Western blot法檢測。 2.2.4氣道黏多糖的檢測 采用咔唑比色法檢測。 2.2.5呼吸道粘膜免疫分子IgG、SIgA、TNF-α的檢測 采用ELISA試劑盒檢測。 2.2.6呼吸道黏蛋白MUC5AC檢測 采用實時定量熒光PCR檢測。 2.2.7血液流變學的檢測 采用肝素抗凝管常規(guī)取小鼠眼球血約1.2ml,經儀器自動檢測全血粘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每份樣本重復檢測3次,儀器自動記錄結果,取均值。 2.3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t檢驗、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⑴一般情況 常溫對照組在第1天到第15天內小鼠口唇紅潤,毛發(fā)有光澤,耳朵、尾巴呈淡粉色,食量正常,體重逐漸增加,呼吸平穩(wěn),反應靈敏,肛溫正常,便質正常;形寒組、寒飲組、形寒寒飲組小鼠口唇、耳朵、尾巴由粉色逐漸變蒼白,呼吸由先快,后逐漸減慢,飲食量逐漸減少,大便質地偏軟、濕爛。肛溫逐漸下降,體重逐漸下降。形寒組小鼠在第1天到第7天,體重逐漸加重,呼吸加快,活動非;钴S,豎毛反應,拱背蜷縮,扎堆,寒顫,口唇欠紅潤,毛發(fā)欠光澤;寒飲組還表現出精神萎靡,反應遲鈍,飲食量逐漸減少,大便溏。形寒寒飲組小鼠口唇、耳朵及尾部欠紅潤,體重逐漸由先增加,后逐漸減輕,呼吸加快,肛溫及體溫均逐漸下降,大便偏軟。在第8天到15天,常溫對照組小鼠皮色、飲食、活動、二便、呼吸、體重及肛溫均正常。形寒組小鼠出現精神萎靡不振,蜷縮少動,呼吸逐漸減慢,飲食量逐漸減少,口唇、耳廓及尾巴皮色逐漸變蒼白,體重逐漸減輕,肛溫逐漸恢復正常。寒飲組、形寒寒飲組小鼠開始出現扎堆,舌色明顯為紫暗,耳廓、尾巴皮色呈暗紅,反應遲鈍;呼吸逐漸減慢,飲食量逐漸減少,肛溫及體重逐漸下降。形寒寒飲組第15天呼吸更微弱,靜臥不動,甚至拒食,消瘦明顯,皮毛無光澤,口唇、耳朵的顏色為蒼白。肛溫、體重與形寒組、寒飲組比較數值最低,大便質地軟、濕爛等癥狀較第7天重。 ⑵各組體重檢測結果 在造模第7天至第15天內,常溫對照組小鼠體重隨著時間的延長,體重數值呈逐漸增加趨勢。形寒組、寒飲組和形寒寒飲組體重隨著時間的延長,體重數值呈逐漸降低。與常溫對照組相比,形寒組、寒飲組和形寒寒飲組小鼠在7天內的體重均偏高,組間體重比較,形寒組體重增高最明顯,寒飲組次之,形寒寒飲組再次之;形寒、寒飲組在第15天內的體重均高于常溫對照組,形寒寒飲組小鼠體重數值低于常溫對照組,組間體重比較,形寒寒飲組體重減輕最明顯,形寒組體重高于寒飲組。 ⑶各組肛溫檢測結果 隨著造模時間的延長,常溫對照組、形寒組、寒飲組、形寒寒飲組小鼠在第7天的肛溫均低于第15天。在造模第7天,,與常溫對照組比較,形寒組、寒飲組、形寒寒飲組均降低。組間比較,形寒寒飲組小鼠肛溫降低最明顯,寒飲組次之,形寒組再次之;在造模第15天,與常溫對照組比較,形寒組小鼠肛溫偏高,寒飲組與形寒寒飲組均降低,組間比較,形寒寒飲組小鼠降低最明顯,寒飲組次之,形寒組再次之。 ⑷病理結果 光鏡下肺組織的病理切片顯示,常溫對照組、寒飲組、形寒組、形寒寒飲組肺部病變程度按照此順序排列呈遞增趨勢,以形寒寒飲組最為明顯,形寒組次之、寒飲組再次之。①常溫對照組:肺組織、支氣管、肺泡結構清晰,支氣管上皮完整,中、小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排列整齊,肺間質無炎性細胞浸潤,肺泡壁未見增生,肺泡間隔未見充血水腫,肺泡腔無擴大,并且沒有液體滲出。②形寒組:支氣管粘膜層和粘膜下層有輕至中度炎細胞浸潤,外膜層內有部分炎細胞浸潤,間質有大量的炎細胞浸潤、充血、水腫。③寒飲組:支氣管粘膜下層及外膜層均見到輕至中度炎細胞浸潤,伴輕度間質炎細胞浸潤,還有部分的肺組織壞死。④形寒寒飲組:支氣管粘膜下層見部分炎細胞浸潤,肺間隔內有淋巴細胞構成的淋巴結樣結構,部分還可見到大量中性粒細胞構成膿腫樣結構。 ⑸肺組織AQP-4表達的檢測結果 Western blot法檢測形寒組、寒飲組與形寒寒飲組小鼠肺組織AQP4蛋白表達,結果均顯著低于常溫對照組;與寒飲組比較,形寒組及形寒寒飲組肺組織AQP4蛋白表達下降,以形寒寒飲組下降明顯,形寒組次之;與形寒組比較,寒飲組肺組織AQP4蛋白表達偏高,形寒寒飲組肺組織AQP4蛋白表達降低。提示形寒與寒飲可能通過下調AQP4的表達影響肺主通調水道的功能,從而加重肺泡和間質水腫,以形寒與寒飲兩種致病因素相合的作用最明顯,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 ⑹氣道黏多糖的檢測結果 用咔唑比色法檢測各造模組小鼠氣道D-葡萄糖醛內酯數值的變化。根據氣道的病理組織學結果,顯示形寒組小鼠的支氣管粘膜層、粘膜下層和外膜內見到較多的炎細胞浸潤,寒飲組支氣管粘膜偶見炎細胞浸潤,形寒寒飲組能夠見到支氣管粘膜下層見到部分的炎細胞浸潤。再結合本實驗氣道D-葡萄糖醛內酯數值結果顯示形寒組、寒飲組、形寒寒飲組與常溫對照組比較,數值均升高。與形寒組比較,形寒寒飲組比值偏高,寒飲組偏低。與寒飲組比較,形寒寒飲與形寒組比值也升高,以形寒寒飲組最明顯。以上結果證實,形寒寒飲的確能夠使氣道分泌物增多,導致小鼠氣道組織病變,其病變程度以形寒寒飲兩者相合最明顯,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 ⑺呼吸道粘膜免疫分子的檢測結果 采用ELISA試劑盒檢測各組小鼠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氣道液IgG數值。結果顯示與常溫對照組比較,形寒組、寒飲組與形寒寒飲組氣道液IgG表達值均明顯升高。與寒飲組比較,形寒組與形寒寒飲組表達值升高,以形寒寒飲組表達值升高最明顯,形寒次之;與形寒組比較,形寒寒飲組比值升高,寒飲組表達值偏低,提示形寒與寒飲均能能夠使血清中產生大量的IgG,肺臟不易受到外邪的侵犯,與中醫(yī)肺主衛(wèi)外的功能相符,以形寒與寒飲兩者相合的作用更明顯,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 氣道液TNF-α的含量結果顯示:與常溫對照組相比,各造模組的TNF-α的濃度均明顯升高;與寒飲組比較,形寒組與形寒寒飲組均升高,以形寒寒飲組升高最明顯;與形寒組比較,形寒寒飲組比值升高,寒飲組比值偏低,提示形寒與寒飲皆能誘發(fā)肺部感染,其程度以形寒寒飲最明顯,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 氣道液SIgA的含量結果顯示:與常溫對照組比較,形寒組,寒飲組及形寒寒飲組氣道液中SIgA表達值均明顯降低;與寒飲組比較,形寒組與形寒寒飲組的表達值均降低,以形寒寒飲最明顯;與形寒組比較,寒飲組表達值升高,形寒寒飲組表達值下降,提示形寒與寒飲均可使呼吸道粘膜免疫分子SIgA表達減少,引起呼吸道感染,甚至發(fā)展為肺炎乃至全身感染,以形寒與寒飲兩者致病因素相合對肺臟的損傷更嚴重。從氣道粘膜分泌的程度上比較,寒飲能促使氣道液產生大量的SIgA,使氣管發(fā)生病變,亦能使肺臟受到損傷,“肺主行水”功能受到影響,即津液生成及代謝功能障礙而停聚形成痰飲。 (8)呼吸道黏蛋白MUC5AC檢測結果 采用實時定量熒光PCR檢測各組小鼠呼吸道MUC5AC數值的變化。結果顯示,與常溫對照組比較,形寒組、寒飲組、形寒寒飲組氣道黏液蛋白的表達均明顯升高;與寒飲組比較,形寒組與形寒寒飲組表達值均升高,以形寒寒飲組升高明顯;與形寒組比較,形寒寒飲組氣道黏液蛋白的表達值偏高,寒飲組低于形寒組,提示形寒與寒飲均能使黏蛋白MUC5AC在氣道和肺組織中高度表達,引起許多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和損害肺功能,其損傷的程度以形寒與寒飲兩者相合作用最明顯,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 (9)血液流變學檢測結果 血液流變學檢測結果顯示,與常溫對照組比較,各組全血粘度數值均偏高;與形寒組比較,形寒寒飲組全血低切的粘度(10s-1)偏高,以形寒寒飲組全血低切粘度增高最明顯;與寒飲組比較,形寒組和形寒寒飲的全血低切黏度(10s-1)均偏高,以形寒寒飲組全低切黏度偏高最明顯,為了檢測反映紅細胞的聚集情況,選擇在低切變率的情況下檢測血液流變學各組數值的變化,結果提示形寒與寒飲均能使血液粘稠度升高,進一步使機體微循環(huán)障礙和促使血栓形成,造成血瘀,從中醫(yī)角度來描述影響肺朝百脈的功能,符合寒凝瘀血的致病特征,其損傷程度以形寒寒飲兩者相合最明顯,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結論 綜合上述結果,可發(fā)現形寒與寒飲在刺激小鼠處理7天后,各造模組的肛溫數值均降低,體重逐漸偏高,隨著寒邪持續(xù)時間的延長,各造模組小鼠在處理15天后肛溫數值均偏高,體重逐漸減輕,小鼠口唇、耳廓、皮膚的色澤由粉紅轉變?yōu)樯n白;小鼠蜷縮在一起,扎堆,寒戰(zhàn)明顯,靜臥不動,呼吸由較快逐漸變微弱,體重逐漸減輕。以上癥狀說明形寒和寒飲均能促使機體表現一系列受寒的征象,其程度以形寒和寒飲兩者致病因素相互疊加對機體的影響最為嚴重,寒飲次之,形寒再次之。根據各造模組肺組織病理切片的結果提示形寒與寒飲皆能傷肺,且肺部病變的程度以形寒寒飲兩者致病因素相疊加最為嚴重,寒飲次之,形寒再次之,說明各造模組造模是成功的。 通過呼吸道黏多糖、黏膜免疫分子可發(fā)現單因素的“形寒”、“寒飲”和兩者致病因素相疊加的“形寒寒飲”等外邪能損傷肺臟,均能成為誘發(fā)肺部感染的致病因素,均能嚴重影響D-葡萄糖醛內酯(MS)及多種炎性細胞因子IgG,SIgA和TNF-α的表達,使機體免疫防疫作用降低,導致肺部感染加重乃至全身感染,肺部感染的程度以形寒寒飲最為嚴重,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通過觀察肺組織AQP4蛋白表達可發(fā)現形寒與寒飲均能嚴重影響氣道及肺組織AQP4的表達,加重氣道炎癥,影響肺的通調水道的功能,從而進一步影響肺的呼吸功能,病變程度以形寒寒飲最明顯,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對不同的各造模組進行血液流變學的檢測,根據結果提示形寒寒飲兩者相合可使小鼠血液粘度增加,全身血流阻力增大,容易形成微循環(huán)障礙和血栓,加重呼吸功能的減退和低氧,此結果符合“寒性凝滯”的性質和致病特征,其致病程度以形寒寒飲兩種致病因素相疊加最明顯、形寒組次之、寒飲組再次之。 總之,形寒與寒飲等外邪均能對肺臟引起損傷并影響病情程度;形寒與寒飲等外邪均能促進多種炎癥細胞因子的表達及影響氣道黏多糖分泌的障礙,使機體免疫防御功能減退,導致易受外邪的侵襲而發(fā)病,病情程度以形寒與寒飲兩者致病因素相互疊加最為嚴重,形寒次之,寒飲再次之。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2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連方,尚品潔,楊金蓮;“六淫”致病的科學性及定量標準探討[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1999年01期
2 賈新華,張偉;寒邪與氣象因子相關性分析[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3 孫廣仁;王洪武;高博;薛武更;;COPD寒飲蘊肺證大鼠病證結合模型的建立[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4 張慶祥;于少泓;孫廣仁;楊勇;于梅;;哮喘病寒飲蘊肺證大鼠病理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6年02期
5 丁建中;張六通;邱幸凡;;外燥與氣象醫(yī)學研究探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年02期
6 張弘;張小霞;何峰;;論肺陽虛[J];中醫(yī)文獻雜志;2007年02期
7 張偉;張心月;邵雨萌;;五種不同中藥經典方劑影響各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氣道病理改變的特點[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47期
8 周紹輝,陳啟明;現代醫(yī)學模式 疾病譜 人類活動時空——人類的活動時空與疾病的關系[J];醫(yī)學與哲學;2003年11期
9 丁建中,張六通;中醫(yī)學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與現代發(fā)展的思考[J];醫(yī)學與哲學;2004年08期
10 周正任,楊曉臨,尹旭輝, 鄭慶明;應激反應時機體免疫功能變化的動態(tài)觀察[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年02期
本文編號:18154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81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