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麻患者蘇醒延遲獨立危險因素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本文關鍵詞:關于全麻患者蘇醒延遲獨立危險因素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術后蘇醒延遲 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獨立危險因素 年齡 術中輸液量
【摘要】:目的:術后蘇醒延遲是全身麻醉重要并發(fā)癥之一,它加重了全身麻醉患者的圍手術期風險,減慢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甚至會造成死亡。因此,探究麻醉術后蘇醒延遲的危險因素是有重要意義的。然而,導致出現(xiàn)蘇醒延遲的因素是十分復雜。本文旨在研究術后蘇醒延遲的各種危險因素,探究術后蘇醒延遲的獨立危險因素,為臨床麻醉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導和依據。材料及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山東省立醫(yī)院麻醉恢復室非心臟手術全麻成年病人病例458例。采集人口學信息:性別、年齡、身高、體重、BMI、是否合并高血壓、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冠心病、是否吸煙、是否飲酒、ASA分級Ⅱ或者Ⅲ級、心功能分級(NYHA法)Ⅰ、Ⅱ或者Ⅲ級、Hb是否正常、血糖是否正常、電解質Na+、K+、Ca2+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手術史。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連接心電圖(ECG),監(jiān)測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SpO2)、鼻咽溫度(T)等。麻醉方式均為氣管插管全麻,手術結束前15分鐘停止泵入丙泊酚,手術結束前30分鐘停止靜脈注射順阿曲庫銨。當病人出現(xiàn)吞咽或者呼吸后給予新斯的明lmg、阿托品0.3mg,手術結束后病人被送入麻醉恢復室繼續(xù)觀察。圍手術期數(shù)據采集:手術類型:①腹腔手術②胸腔手術③脊柱或四肢手術④淺表或經尿道手術、是否為腔鏡手術、是否吸入七氟醚、手術時間長度、麻醉時間長度、是否為惡性腫瘤、術中出血量、術中輸液量、術中是否輸血、術后進入蘇醒恢復室時體溫、蘇醒時間、術中是否應用降壓藥物、術中是否應用升壓藥、術中是否應用右美托咪定。根據Steward蘇醒評分判斷患者是否麻醉蘇醒,使用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患者蘇醒延遲的危險因素。結果:458例患者根據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共有296例符合條件并進行相關分析,其中有26例病人出現(xiàn)麻醉后蘇醒延遲。經過單因素分析、臨床分析并經過多重共線性檢驗,最終對年齡、是否合并糖尿病、吸煙、電解質鉀離子是否異常、是否吸入七氟醚、術中輸血、術中輸液量、術后進入蘇醒恢復室時體溫、是否使用降壓藥、是否使用升壓藥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最后得出麻醉蘇醒延遲的獨立危險因素為年齡(OR 0.924,95%CI 0.877-0.972, P=0.002)、術中輸液量(OR 0.953,95%CI 0.919-0.989, P=0.01)、術中是否輸血(OR 5.647, 95%CI 1.160-27.501, P=0.032)以及術后進入蘇醒恢復室時體溫(OR 372.276,95%CI 21.756-6370.150, P0.001).對患者年齡以及術中輸液量進行ROC曲線分析得出蘇醒延遲風險增加的拐點分別為年齡60歲、術中輸液量51.7ml/kg。根據拐點將年齡和術中輸液量轉換為二分類變量再次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模型,得出年齡超過60歲(OR 0.174,95%CI 0.051-0.588, P=0.005)、輸液量超過51.7ml/kg (OR 0.216,95%CI 0.070-0.670, P=0.008)術后蘇醒延遲的風險明顯增加。結論:對于進行非心臟手術的全身麻醉患者,年齡增加(年齡60歲)、輸液量過多(輸液量51.7ml/kg)是增加術后蘇醒延遲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術后蘇醒延遲 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獨立危險因素 年齡 術中輸液量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14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2
- 材料與方法12-16
- 1.1 資料收集12-13
- 1.2 術前準備13
- 1.3 麻醉誘導和維持13
- 1.4 術中及術后管理13
- 1.5 數(shù)據采集13-14
- 1.6 統(tǒng)計分析方法14-16
- 結果16-21
- 2.1 患者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分析16-17
- 2.2 患者圍術期資料分析結果17-18
- 2.3 多重共線性檢驗18
- 2.4 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18-21
- 討論21-27
- 結論27-28
- 參考文獻28-33
- 全身麻醉蘇醒延遲的原因、診斷及治療33-54
- 綜述參考文獻48-54
- 致謝54-55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于暉;左明章;張維娜;黃兵;;老年患者全麻后蘇醒延遲原因及處理[J];中國醫(yī)刊;2007年06期
2 肖建剛;林素芳;;麻醉后蘇醒延遲的原因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8年10期
3 謝麗萍;劉揚;張振英;董,|;;6例腹膜后腹腔鏡手術患者蘇醒延遲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農墾醫(yī)學;2010年04期
4 劉冬冬;楊義;;全麻術后蘇醒延遲原因分析及處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29期
5 袁記;;麻醉蘇醒延遲12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年15期
6 張霞;;全麻低溫致蘇醒延遲1例[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年23期
7 周艷瑾;孫召云;金崗峰;郭定剛;;全麻患者術后蘇醒延遲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處理對策[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2年08期
8 劉思宏;;全麻后蘇醒延遲14例病因分析[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9 許憲輝;;麻醉后蘇醒延遲的臨床分析與應對措施[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年04期
10 鄧小明;麻醉蘇醒延遲的原因及處理[J];人民軍醫(yī);1998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劉曉權;舒曉燕;;大出血手術術后蘇醒延遲1例[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雷陳麗;申黎光;;全麻手術患者蘇醒延遲的護理[A];全國第12屆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8年
3 朱利兵;夏偉峰;;二氧化碳蓄積致蘇醒延遲1例[A];2008年第七次華東六省一市麻醉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麻醉學術年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8年
4 唐郁文;;術后高二氧化碳蘇醒延遲一例(困難氣道個案)[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謝玨;景亮;;肝部分切除術后丙泊酚蓄積致蘇醒延遲9小時[A];第十五次長江流域麻醉學學術年會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學學術年會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林潔;陳佳;;全身麻醉術后高CO2潴留致蘇醒延遲1例[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李慧;關于全麻患者蘇醒延遲獨立危險因素的前瞻性隊列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0746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07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