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預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18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錚;周陽文;張向前;張建新;;以防艾生活技能為核心的職高生艾滋病防控綜合干預模式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年07期
2 周月姣;唐振柱;沈智勇;崔巖;藍光華;張鴻滿;譚廣杰;陳怡;陳文彬;梁淑家;;低檔暗娼艾滋病防控集成干預模式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7年01期
3 李培才;;政府干預:一種價值選擇——從經(jīng)濟學到法學[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李昕迎;王凌俠;楊玲;劉曉艷;;全程干預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年11期
5 解瓊;;醫(yī)院-家庭早期干預模式對早產兒神經(jīng)發(fā)育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年01期
6 黃志梅;周斌;王獻華;;醫(yī)護一體化干預模式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年20期
7 袁志芬;謝薇;;學業(yè)情緒的基本認識及干預模式探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5年03期
8 陳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應用不同類型健康體育課程干預模式的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6年17期
9 劉艷菊;;試論多動癥兒童個性化綜合干預模式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24期
10 張棣;馮永麗;孫玲玲;張秀麗;;不同類型健康體育課程干預模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國秋;陳樹林;;青少年情緒危機的心理干預模式研究[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2 毛洪京;陳樹林;駱宏;;抑郁自我管理團體訓練干預模式[A];2009年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劉東玲;呂建;孫霞;朱慶華;張偉宏;;綜合干預模式對社區(qū)腦卒中主要照顧者心理健康的影響[A];2013年河南省中風康復護理新業(yè)務、新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吳映玫;黃杰強;何佩娣;張杏花;李靜;彭會德;謝滿容;汪一琴;黃奕云;林豐;;社區(qū)居民家庭簽約健康素養(yǎng)促進模式探索[A];廣州市第十屆健康教育學術交流會文集[C];2016年
5 ;青海省剛察縣藏族牧民膳食行為調查及健康促進干預模式的探討[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九次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項目總結論文集[C];2004年
6 羅飛宏;沈水仙;屠月珍;郭鳳霞;郭寶良;夏紅;支滌靜;姚經(jīng)建;孫蘭;洪慶榮;葉江楓;趙諸慧;徐秀;郭志平;;兒童青少年肥胖相關流行病學病因病例對照研究及干預模式初步探索[A];2006(第三屆)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暨浙江省兒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7 羅飛宏;沈水仙;屠月珍;郭鳳霞;郭寶良;夏紅;支滌靜;姚經(jīng)建;孫蘭;洪慶榮;葉江楓;趙諸慧;徐秀;郭志平;;兒童青少年肥胖相關流行病學病因病例對照研究及干預模式初步探索[A];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第十次全國糖尿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羅飛宏;沈水仙;屠月珍;郭鳳霞;郭寶良;夏紅;支滌靜;姚經(jīng)建;孫蘭;洪慶榮;葉江楓;趙諸慧;徐秀;郭志平;;兒童青少年肥胖相關流行病學病因病例對照研究及干預模式初步探索[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曾君玲;;健康村建設效果評價及健康干預小組模式研究[A];廣州市第十屆健康教育學術交流會文集[C];2016年
10 丁莉;;精神衛(wèi)生干預模式在當前社會管理中的探索創(chuàng)新[A];第九次全國心理衛(wèi)生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郝如一;太倉探索社區(qū)慢病干預模式[N];健康報;2008年
2 本版編輯 黃X 李錦程;創(chuàng)建符合災情實際的心理危機干預模式[N];中國社會報;2008年
3 本報首席記者 鄭若麟;一種新的國際干預模式[N];文匯報;2011年
4 記者 李曉;建干預模式防車禍[N];蘇州日報;2010年
5 陳蘭;姚安縣扎實推進艾滋病防控[N];楚雄日報(漢);2018年
6 本報記者 劉博;鑄大國艾滋病防控之盾[N];中國醫(yī)藥報;2018年
7 記者 陳鑫龍;云南轉為全國艾滋病防控示范區(qū)[N];云南日報;2018年
8 實習記者 牛煜輝;我國艾滋病防控成效顯著[N];中國人口報;2018年
9 記者 李欣;我省艾滋病防控目標力爭2020年實現(xiàn)“3個90%”[N];青海日報;2018年
10 本報記者 孟剛;我國艾滋病防控形勢嚴峻[N];中國消費者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菁;燒傷患者早期心理干預模式的構建與驗證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2 馬國義;健身操舞干預模式及對中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影響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3 李菁;糖尿病前期個體生活方式行為網(wǎng)絡干預模式的構建與驗證[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4 李秀;失獨者悲傷調適及其本土化干預模式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5 高俊嶺;社區(qū)高血壓群組干預模式的評價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曹洪彬;我國捐贈的公共經(jīng)濟學分析[D];廈門大學;2006年
7 蔣春紅;社區(qū)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網(wǎng)絡干預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季謀芳;體育公共政策執(zhí)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謝煒;中國公共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的利益博弈[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馬磊;國家干預模式、產權性質與組織間網(wǎng)絡關系[D];復旦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魯平;我國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穎;我國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預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3 陳振弘;充權視角下輕度失智老人的社會工作干預研究[D];深圳大學;2018年
4 余軍;廣西某縣“縣、鄉(xiāng)、村艾滋病防控網(wǎng)”干預模式效果評價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8年
5 馬成糧;危機干預模式下城市孤寡老人“情境性危機”的介入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6 楊娜;家庭暴力與社會支持—家庭暴力社會工作干預模式探索[D];南開大學;2006年
7 和雯婷;基于社區(qū)的孕產婦保健集體干預模式的技術評估[D];復旦大學;2012年
8 任攀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心理干預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9 謝明希;艾滋病防控中的資源分配難題及對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10 魏兆輝;奧巴馬政府軍事干預模式探析[D];外交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2797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279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