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qū)養(yǎng)老觀念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關鍵詞:城市居民代際間養(yǎng)老觀念差異及對成年子女心理狀況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蘭州大學》 2014年
西部地區(qū)養(yǎng)老觀念影響因素研究
任世紅
【摘要】:本文著重探討了中國轉型時期西部地區(qū)養(yǎng)老觀念的影響因素。中國從1978年開始實行市場改革計劃,市場經濟作為經濟現代化的標志由此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但是不同地緣特征和歷史文化的差異,再加之國家政策的傾斜,東中西部地區(qū)市場化程度有很大的差異。市場化進程不同的地區(qū),市場經濟活躍的地區(qū)直面現代化的挑戰(zhàn)和沖擊,西方價值觀的舶來,使得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更容易接受現代化的觀念,在思想觀念和思想意識的跟新上自然與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有了本質的區(qū)別,并且西部各省份自身內部結構不同和社會經濟發(fā)育程度不一,觀念上存在差異。本文擬用現代化理論、社會化理論試圖從個人層面和省際層面來解讀中國西部養(yǎng)老觀念的影響因素,從本文的研究主題和研究目的出發(fā),作者根據2010年西部社會經濟變遷數據和中國官方統計數據進行定量研究,得出結論:人們對養(yǎng)老觀念的態(tài)度和認知受其個人層面和省級層面的影響,個人層面年齡、性別、戶口、民族、個人年收入等對養(yǎng)老觀念有顯著影響,其中年齡越大、女性、漢族、收入高的人們的養(yǎng)老觀念趨向現代化;省級層面的綜合發(fā)展指數、人均gdp對養(yǎng)老觀念有著顯著負相關系,市場化指數在特定模型中也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其中教育、身體狀況等對養(yǎng)老觀念在本研究中并無顯著性。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69.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鄔滄萍;謝楠;;關于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理論思考[J];北京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2 趙爽;;女性個體化與夫妻權力流轉——征地與撤村建居后的F村[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靳小怡;郭秋菊;劉蔚;;性別失衡下的中國農村養(yǎng)老及其政策啟示[J];公共管理學報;2012年03期
4 王明黔;;關于遷入城市少數民族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的制度分析——以貴陽市少數民族背篼流動性非正規(guī)就業(yè)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5 祝昌鴻;;當前農村養(yǎng)老觀變化探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風笑天;;從“依賴養(yǎng)老”到“獨立養(yǎng)老”——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觀念的重要轉變[J];河北學刊;2006年03期
7 孫立平;如何看待弱勢群體[J];安徽決策咨詢;2002年09期
8 員曉明;;儒家傳統“孝”文化對解決農村養(yǎng)老問題的現實意義[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8期
9 王躍生;;城鄉(xiāng)養(yǎng)老中的家庭代際關系研究——以2010年七省區(qū)調查數據為基礎[J];開放時代;2012年02期
10 黃啟明;胡振光;;城市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風險的探討——從養(yǎng)老觀念的視角出發(fā)[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月如;;從祖蔭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農村宗教變遷考察[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2期
2 仰和芝;劉小干;謝貴春;葉國平;張顥;;農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與通婚地域圈變化關系的實證研究——以安徽C村未婚打工女性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6期
3 毛廣雄;;淺議我國的城市現代化建設[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21期
4 仰和芝;;農村打工女性跨地區(qū)婚姻穩(wěn)定狀況及影響因素探討[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1期
5 何銀花;朱梅;嚴鵬;于新和;;基于農民視角的新農保實證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0期
6 寇浩寧;李平菊;;二元勞動力市場、社會排斥與戶籍分層——對進城農民工的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7 沈杰;我國社會學重建以來的學科發(fā)展[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8 廖少宏;;老年人照料需求與照料費用研究綜述[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汪永濤;;農村糾紛邏輯的轉變[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1期
10 王成程;;人口老齡化對社會政策的影響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2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婷;;在城市的夾縫中生存——透視“老漂族”的社會狀況[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聶玉;;代際關系視野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貴州發(fā)展——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理論研究[C];2011年
3 閻志剛;;從管制到服務:對農民工公共政策及其問題的一種話語分析[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4 龔繼紅;鐘漲寶;;教育背景對農村婦女家庭權力行為和家庭地位滿意度的影響研究——以荊門市某村為樣本的典型調查為例[A];第18屆中國社會學年會“改革開放30年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張躍;代世螢;;《司崗里》傳說與佤族婚姻家庭形態(tài)[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6 葛洲;韓蕾;;我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障問題初探[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一)——積極老齡化研究之三[C];2006年
7 徐夢凡;;第一代城市獨生子女父母養(yǎng)老意愿探析——以貴陽市為例[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丁任重;吳波;;城市現代化的特征與路徑[A];現代化的特征與前途——第九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黃劍波;;信仰因素的引入與鄉(xiāng)村家庭生活的變遷——以一個西北村莊為例[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六輯[C];2007年
10 徐安琪;;家庭價值觀的變遷:去傳統化?[A];國家治理:民主法治與公平正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傳嶺;建國60年華北農村社會生活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2 卞國鳳;近代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民間互助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宋麗娜;人情的社會基礎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狄金華;被困的治理[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趙曉峰;公私定律:村莊視域中的國家政權建設[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謝冰雪;擴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傳統民間組織沙尼調查[D];蘭州大學;2011年
7 高法成;孝與養(yǎng)的失衡[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喬超;農村代際沖突中老人行動方式變遷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9 吳敏;基于需求與供給視角的機構養(yǎng)老服務發(fā)展現狀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楊雪晶;個體化與城市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舟燕;建立家庭與社會相結合的農村養(yǎng)老模式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王璨;城市居家養(yǎng)老模式發(fā)展的政府支持[D];蘇州大學;2010年
3 唐若茹;民族地區(qū)農村家庭養(yǎng)老的困境與出路[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4 王義軍;我國老年公寓發(fā)展運營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蓉;城市第一代獨生子女家庭的養(yǎng)老問題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王濤;農村家庭養(yǎng)老中女兒的角色[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要瑞麗;“以老養(yǎng)老”:一種家庭養(yǎng)老的過渡性模式[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孫亞楠;農村居民養(yǎng)老模式:“變”與“不變”[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林雪;城市獨生子女父母養(yǎng)老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田文穎;基于傳統尊老文化的農村養(yǎng)老保障模式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費孝通;家庭結構變動中的老年贍養(yǎng)問題——再論中國家庭結構的變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3期
2 費孝通;三論中國家庭結構的變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3期
3 袁方;中國老年人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4 曾毅;關于生育率下降如何影響我國家庭結構變動的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5 楊善華,賀常梅;責任倫理與城市居民的家庭養(yǎng)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調查”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孫革;我國城市現代化與國際化研究述評[J];北方論叢;1996年06期
7 朱艷科,楊輝耀;中國城市現代化水平的綜合評價[J];商業(yè)研究;2002年23期
8 郭金豐,和丕禪;城市化對農村養(yǎng)老保障的影響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4年02期
9 江曼琦;翁羽;;散雜居城市少數民族就業(yè)競爭力與對策研究[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9年02期
10 張愛珠;中國城市現代化動力分析[J];城市發(fā)展研究;1997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沈奕斐;個體化與家庭結構關系的重構[D];復旦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林海霞;中西部農村養(yǎng)老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1年
2 郭俊霞;當前農村代際關系與“養(yǎng)兒防老”[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巖汀;西方養(yǎng)老觀念的變化[J];社科信息文薈;1995年18期
2 劉明輝;我國養(yǎng)老觀念的變化[J];中老年保健;2002年08期
3 ;農村家庭養(yǎng)老觀念調查[J];中國老區(qū)建設;2009年11期
4 風笑天;;面臨養(yǎng)老: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的心態(tài)與認識[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5 郭玲;孫金華;;農村養(yǎng)老問題與新型孝文化的倡行[J];求索;2009年05期
6 李方;;老年轉變過程的社會學思考[J];現代商業(yè);2009年23期
7 零東智;;農村留守老人養(yǎng)老問題探析[J];生產力研究;2010年07期
8 邱長福;;鄉(xiāng)村養(yǎng)老時尚[J];金秋;2002年11期
9 劉衛(wèi)瓊 ,顏秉光;養(yǎng)兒養(yǎng)女孰防老?[J];家教指南;2005年03期
10 王祥紅;;小議托老所養(yǎng)老的積極意義[J];現代商業(yè);2008年3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正清;;談社會化養(yǎng)老觀念的更新[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曹定梧;;開創(chuàng)第二個春天[A];充分利用老齡人才資源為科教興國做貢獻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初大民;;關于老年人住房問題的研究[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沈龍富;梅從德;王勇;張榮;;東臺市農村老年人權益保障的調查與思考[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任玉翠;;老年公寓——夕陽事業(yè)中的朝陽產業(yè)[A];2009中國老年保健暨產業(yè)高峰論壇文集[C];2009年
6 林慶傳;盧國偉;郭厚全;;龍巖城區(qū)民辦養(yǎng)老服務機構發(fā)展情況調查報告[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肖順貞;彭嘉琳;;人口老化與老年服務[A];中國民康醫(yī)學雜志創(chuàng)刊20周年優(yōu)秀論文集(1988-2008)[C];2008年
8 陳梅華;;扶持老年產業(yè)發(fā)展的財稅方面政策的建議[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08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8年
9 于小兵;;老年住宅市場的現狀與開發(fā)企業(yè)的政策需求[A];全國老齡產業(yè)理論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林慶傳;盧國偉;郭厚全;;龍巖市城區(qū)民辦養(yǎng)老服務機構發(fā)展情況調查報告[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積極老齡化研究之二[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憶遙;[N];吉林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蔣涵箴;[N];人民日報;2000年
3 記者 李恩惠;[N];本溪日報;2008年
4 通訊員 劉湉 吳桂潮 記者 褚定華;[N];浙江日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王立命;[N];吐魯番日報(漢);2010年
6 記者 盧磊 通訊員 周兆駿;[N];寧波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楊冰;[N];協商新報;2010年
8 記者 潘華虹;[N];中國人口報;2007年
9 記者 劉萍;[N];昆明日報;2007年
10 關木;[N];中國老年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文娟;中年農村居民養(yǎng)老觀念與養(yǎng)老保險有效需求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淋;老年人養(yǎng)老觀念的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穎超;城市居民養(yǎng)老觀念的代際比較研究[D];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2010年
3 任世紅;西部地區(qū)養(yǎng)老觀念影響因素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4 郭麗花;城市居民代際間養(yǎng)老觀念差異及對成年子女心理狀況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4年
5 李霞;先秦養(yǎng)老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鑫;中國城市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的養(yǎng)老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張芳芳;一個農村獨子家庭的分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恒博;非經濟因素對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政策有效性的影響[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9 楊玉卿;中國農村家庭養(yǎng)老的倫理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10 陳尚尚;老齡化社會下的老年人權益保護[D];河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城市居民代際間養(yǎng)老觀念差異及對成年子女心理狀況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4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24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