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2011年寧夏地區(qū)感染性腹瀉病原譜及流行特征

發(fā)布時間:2018-11-02 15:09
【摘要】:目的了解并掌握寧夏地區(qū)感染性腹瀉的病原譜及流行特征。方法采集腹瀉患者糞便進行沙門菌、致瀉性大腸埃希菌、志賀菌、氣單胞菌等8種細菌病原和輪狀病毒、杯狀病毒、星狀病毒、腺病毒4種病毒病原的檢測。結果 524份腹瀉患者樣本,總陽性率47.14%,病毒感染高于細菌。2歲以下兒童在各年齡組中陽性率最高,達到53.80%;青銅峽市在各市(區(qū))中陽性率最高,達到76.12%,不同地區(qū)、年齡組感染病原均以杯狀病毒、致瀉性大腸埃希菌為主。結論寧夏地區(qū)感染性腹瀉以病毒為主,細菌為輔,杯狀病毒和致瀉性大腸埃希菌感染較為嚴重,應加強重點地區(qū)及人群的感染性腹瀉防治工作,減少其對健康人群的危害。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ic spectrum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us diarrhea in Ningxia. Methods the feces of patients with diarrhea were collected for detection of 8 kinds of bacterial pathogens, including Salmonella, Escherichia coli, Shigella, Aeromonas, rotavirus, calix virus, stellate virus and adenovirus. Results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524 diarrhea patients was 47.14,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virus infe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acteria. The positive rate of children under 2 years old was the highest in all age groups, reaching 53.80%. The positive rate of Qingtongxia was the highest in all the cities (districts), reaching 76.12. The infection pathogen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age groups were mainly caused by calix virus and diarrhea Escherichia coli. Conclusion Infectious diarrhea in Ningxia is mainly infected by virus and supplemented by bacteria. The infection of calix virus and diarrhea Escherichia coli is more seriou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arrhea in key areas and popul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reduce its harm to the healthy population.
【作者單位】: 寧夏自治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
【基金】:國家“十一五”傳染病科技重大專項實驗室監(jiān)測技術平臺(2009ZX10004-203)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重點科研項目(2012040)
【分類號】:R18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海龍;李苑;張克春;楊洪;陽帆;羅敏;冼慧霞;姚相杰;何雅青;;2010年廣東省深圳市病毒性腹瀉監(jiān)測結果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2年01期

2 宋黎黎,姚宗蓓,朱斌,曹桂珍;1997~2002年上海市盧灣區(qū)細菌性腹瀉病原譜分析[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年11期

3 李鳳;王春娟;張曉宇;吳守芝;李一航;;2003-2007年西安市感染性腹瀉監(jiān)測點細菌病原學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8年05期

4 李曉云;吳永勝;;細菌性腹瀉739例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分析[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5 鄭慧貞;郭汝寧;李靈輝;徐文體;;廣東省2004~2006年感染性腹瀉流行特征[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年10期

6 劉元;李國華;張秋香;郝瑞娥;楊紅霞;趙嶸;;感染性腹瀉151例病原監(jiān)測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椿麗;;從進境的海產品中檢出副溶血性弧菌[J];福建畜牧獸醫(yī);2010年03期

2 許軍;舒暢;楊明;華華;蘇楊;劉毅夫;;哈爾濱市2011年病毒性腹瀉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2年03期

3 葉郁輝;牛姬飛;林志萍;梁桂玲;扈慶華;牟瑾;王琦;;福田區(qū)腸道傳染病實驗室監(jiān)測結果的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年08期

4 王輝;馬煥麗;邱燕飛;;社區(qū)細菌感染性腹瀉病原學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年19期

5 李方;毋躍文;李新蘭;沙比熱·托合提;楊曉燕;;2010~2011年烏魯木齊市腹瀉癥候群病例監(jiān)測分析[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2年06期

6 繆國忠;馬焰;陸紅達;唐建梅;何政;蔣建章;王亞平;高海英;;江蘇江陰市2012年感染性腹瀉病原體監(jiān)測及流行病學特征[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3年05期

7 劉世科;葛晨毅;洪因之;胡丹標;孔志芳;章根華;章海斌;;2009年浙江省寧海縣感染性腹瀉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0年09期

8 王敬忠;謝旭;梅樹江;牟瑾;李媛;馬漢武;程錦泉;;2007-2009年廣東省深圳市感染性腹瀉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1年02期

9 周浩;張靜;;2010年全國其他感染性腹瀉監(jiān)測現(xiàn)狀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2年03期

10 王敬忠;謝旭;梅樹江;牟瑾;李媛;馬漢武;程錦泉;;2008-2010年深圳市腸道傳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1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宋海霞;河南省雞腹瀉重要病原菌的分離鑒定與耐藥性及PCR檢測方法的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胡婷婷;2011-2012年廣州市哨點醫(yī)院病毒性腹瀉的流行病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培勇;胡寶元;蘇漢良;田輝;李華;;1990~2003年瑪納斯縣細菌性痢疾流行強度、菌型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地方病通報;2006年05期

2 郭汝寧;鄭慧貞;;廣東省2004-2006年其他感染性腹瀉流行特征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7年06期

3 梁大斌,林玫,李翠云,唐振柱,龔健,王鳴柳,權怡,譚冬梅;1995~2001年廣西感染性腹瀉流行病學分析[J];廣西預防醫(yī)學;2003年01期

4 董柏青,劉飛鷹,陳發(fā)欽,甘志高,李敬東,易有福,粟亦石,牙朝明;廣西5個縣(市)腹瀉病家庭入戶抽樣調查[J];廣西預防醫(yī)學;1996年04期

5 鄭宗富,郭維植,黃心宏,徐海濱,林杰;福州市兒童腹瀉病原菌分析[J];海南醫(yī)學;2005年11期

6 張靜,牟廣臻,石義全,范淑珍,安運國,王傳亮,張力增;醫(yī)院門診菌痢診斷符合率調查[J];疾病監(jiān)測;1999年09期

7 張海龍;楊洪;陽帆;冼慧霞;姚相杰;楊冬燕;何雅青;;2008年深圳市感染性病毒性腹瀉中諾如病毒的感染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09年12期

8 王新生;南通市2004年感染性腹瀉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交通醫(yī)學雜志;2005年05期

9 胡學鋒;刁越紅;漆少庭;;諾如病毒研究進展[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7年06期

10 楊麗華,陳秀華,吳菊英,沈健民;上海市閔行區(qū)細菌性腹瀉病患者病原譜分析[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汝透;楊曙光;謝建軍;;一起可樂飲料引起學生感染性腹瀉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年10期

2 張躍彬;使用國際旅行保健盒的探討[J];口岸衛(wèi)生控制;1999年02期

3 黃杰,吳銀川,陳曉蔚,趙敏;三起因二次供水引發(fā)的腹瀉病暴發(fā)調查分析[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0年06期

4 車代銘,劉剛,宋紅;一起農村婚宴感染性腹瀉病爆發(fā)調查[J];職業(yè)與健康;2002年08期

5 高燕勤,胡玲,曹文婭,朱潔,白燕平,蔣木平;喂養(yǎng)方式與小兒腹瀉、肺炎發(fā)生的調查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6 周文華,石紅娜;小兒細菌感染性腹瀉流行菌株變遷動態(tài)[J];職業(yè)與健康;2003年09期

7 ;生大蒜不能用來治腹瀉[J];健康必讀;2006年10期

8 肖理;;科學“腹瀉”[J];半月選讀;2007年02期

9 常智慧;;巧用胡椒[J];青年科學;2009年12期

10 張玲;;寶寶腹瀉,提防5大險情[J];啟蒙(3-7歲);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栓虎;;應用圓形分布法探討安陽市乙腦的流行特征[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2 沈大勇;劉建麗;劉輝;;信陽市1963-2000年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特征[A];河南省預防醫(yī)學會人獸共患病專業(yè)委員會首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徐楓;朱宏幼;章朝霞;;上海市盧灣區(qū)1956—2004年甲乙類傳染病流行特征分析[A];上海市預防醫(yī)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4 徐海;;射陽縣1990—2001年服農藥自殺流行特征調查分析[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5 楊萬美;;平和縣2005-2009年其他感染性腹瀉流行特征分析[A];華東地區(qū)第十次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暨華東地區(qū)流行病學學術會議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0年

6 馬敬東;劉筱嫻;;老年人傷害流行特征以及影響因素研究[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7 陳亞林;羅興建;汪新麗;毛德強;蘇培學;;1997-2002年三峽庫區(qū)重慶段痢疾流行特征分析[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5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8 肖邦忠;羅興建;吳國輝;龍江;張靜秋;肖達勇;;霍亂O139型13起疫情分析[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丁賢彬;鄺富國;凌華;;重慶市艾滋病流行現(xiàn)狀及防制策略[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5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張莉;羅紅彥;翟紅楠;覃軍;程小雯;;深圳市流感暴發(fā)與氣象條件的關系研究[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候環(huán)境變化與人體健康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yī)師 梁照升;秋季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N];周口日報;2008年

2 ;寧夏局圓滿完成朝覲人員接種流腦疫苗任務[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3 周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主任醫(yī)師 梁照升;新發(fā)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N];周口日報;2006年

4 王奉新邋張志強 劉鵬 賈s,

本文編號:230615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230615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eb5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