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消毒范圍對預防中心靜脈導管血流感染的影響
本文選題:中心靜脈導管 + 血流感染; 參考:《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年05期
【摘要】:目的研究皮膚消毒范圍對預防中心靜脈導管血流感染效果的影響。方法采用細菌培養(yǎng)法和臨床觀察,對擴大中心靜脈置管穿刺部位皮膚消毒范圍及其置管期間護理消毒效果進行觀察。結果將中心靜脈置管部位皮膚消毒范圍由5cm×5cm擴大到10cm×12cm,試驗組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穿刺口及其周圍皮膚和導管尖端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分別為20.6%、24.7%和16.9%。消毒范圍仍為5cm×5cm的對照組患者相同部位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分別為28.8%、32.5%和26.9%。試驗組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發(fā)生率為1.56%,對照組患者為4.38%。結論中心靜脈置管部位皮膚擴大消毒范圍對于有效防控中心靜脈導管血流感染的發(fā)生具有明顯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kin disinfec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Methods bacterial culture method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extent of skin disinfection i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site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disinfection during catheterization. Results the range of skin disinfection i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was expanded from 5cm 脳 5cm to 10cm 脳 12 cm. The positive rates of bacterial culture in the puncture orifi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and its surrounding skin and catheter tip were 20.6% and 16.9%,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s of bacteria cult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8.82.5% and 26.9%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 flow infection was 1.56 in the trial group and 4.38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xpanding the scope of skin disinfection i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occurren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blood flow infection,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yī)院;
【分類號】:R18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林月雙;楊連招;黃春葉;莫顯偉;林源;;深靜脈置管不同部位細菌污染與導管相關感染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22期
2 閆沛;李武平;宋向陽;孫惠英;劉冰;;中心靜脈導管尖端細菌定植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1年02期
3 徐文;毛恩強;陳爾真;;ICU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J];醫(yī)學綜述;2011年06期
4 李衛(wèi)民;李陪軍;姜楠;郭志剛;王聯(lián)群;;心血管術后危重患者長期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細菌培養(yǎng)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年15期
5 席芳;李亞軍;楊巧芳;;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在預防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年1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蓉;;老年RICU中心靜脈內(nèi)導管相關感染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年04期
2 余一海;陳柳勤;彭惠詩;張成祿;;陽性時間差、導管半定量和定量培養(yǎng)在診斷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的應用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3年15期
3 江莉莉;葉加建;李麗麗;薛小英;;血培養(yǎng)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北方藥學;2013年12期
4 聶亮;謝艷梅;幸莉萍;;改良型中心靜脈置管護理方法對預防CRBSI的效果觀察[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5 景建軍;;急危重癥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感染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2年14期
6 邵志赤;薛麗秦;;血管導管相關感染原因分析及預防[J];吉林醫(yī)學;2012年21期
7 閆沛;李武平;宋向陽;孫惠英;劉冰;;中心靜脈導管尖端細菌定植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1年02期
8 陳飛燕;;中心靜脈導管不良事件120例臨床分析及護理對策[J];內(nèi)科;2013年04期
9 劉偉;孫曉旭;;重癥監(jiān)護病房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臨床分析[J];遼寧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10 毛海燕;羅亮;;重癥監(jiān)護室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病因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艷博;不同消毒方法對血液透析患者導管感染影響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王慧玲;深靜脈置管致血栓形成的相關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梁道斌;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性及其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李希西;PICC相關性血流感染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及其臨床應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5 謝忠麗;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病原學分布及耐藥性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影紅;;ICU中心靜脈置管時間與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年03期
2 楊連招;林源;;深靜脈導管相關性細菌感染的研究進展[J];廣西醫(yī)學;2008年05期
3 馬俊;胡紈青;方麗;;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年01期
4 宋瑰琦;周彩萍;;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因素分析與監(jiān)護[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7年03期
5 蔣凱;林碎釵;方振紅;蔡曉丹;嚴曉靜;;兩種方法處理深靜脈穿刺處皮膚紅腫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8年08期
6 趙洪峰;任淑華;董小勤;汪麗虹;;ICU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09年14期
7 熊瓊;任小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0年06期
8 潘海燕;任蔚虹;;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和控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9年10期
9 邵陸軍;陳國強;;靜脈導管病原菌感染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年04期
10 李衛(wèi)民;李陪軍;姜楠;郭志剛;王聯(lián)群;;心血管術后危重患者長期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細菌培養(yǎng)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年1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麗英;季俏;;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干預措施探討[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年12期
2 張京利;王力紅;馬文暉;趙霞;王桂珍;;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診治及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年07期
3 唐勝平;與中心靜脈導管相關的感染[J];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1998年03期
4 劉魯沂,孫藝鑄,賴總善;中心靜脈插管39例醫(y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0年05期
5 陳超男;包穎群;包新月;王玲;;應用PDCA循環(huán)降低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液感染[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9年04期
6 王晶;韓麗霞;張鳳華;;ICU病房中心靜脈導管病原菌調(diào)查[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年08期
7 孔玉林;劉杰;戴軍;;中心靜脈導管作閉式引流與傳統(tǒng)閉式引流術治療矽肺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的療效觀察[J];職業(yè)與健康;2010年21期
8 牟德芹;;腫瘤患者長期留置中心靜脈管感染調(diào)查與防控措施[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0年01期
9 陳爾真;盛慧球;韓立中;陸一鳴;倪語星;;中心靜脈導管病原菌污染調(diào)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年07期
10 魏雄杰;鄒美華;萬惠蘭;;碘伏消毒效果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199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根生;崔巍;沈華浩;;導管相關性血行感染研究進展[A];2005年浙江省危重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2 嚴靜;;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A];2006年浙江省內(nèi)科學學術年會、2006年浙江省老年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黃文祥;;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研究進展[A];第六屆全國抗菌藥物臨床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吳影秋;蔡珊青;劉月秀;吳旭琴;;手術野皮膚消毒的評估分析[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二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5 劉艾華;;潤興皮膚消毒噴霧劑與傳統(tǒng)消毒方法的比較[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6 楊麗;;對上海部分獻血者皮膚消毒效果的監(jiān)測及3種新消毒方法的比較[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五屆輸血大會論文專集(摘要篇)[C];2010年
7 劉南;李秀安;銀濤;萬曉平;林龍毅;;頭皮康洗液殺菌效果及毒性的試驗觀察[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5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8 李秀安;李排兵;劉南;林龍毅;;對氯間二甲基苯酚復配成衛(wèi)生洗液的殺菌效果與毒性的試驗觀察[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徐洪昌;黃亦雄;;甲肝疫苗引起過敏性休克的病例報道[A];浙江省第十七屆農(nóng)村醫(yī)學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管理學術會議大會論文集[C];2009年
10 薛菊蘭;張玲;高祖梅;何曉燕;;應用碘伏噴霧與擦拭消毒皮膚的臨床效果及成本分析[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皮膚消毒產(chǎn)品進入綠色時代[N];科技日報;2002年
2 武漢市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羅志;安全使用皮膚消毒藥[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3 錢偉;2%碘酒別用在破損皮膚上[N];保健時報;2006年
4 陸林;消毒傷口選什么[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張沖;感冒發(fā)燒輸液不可取[N];保健時報;2004年
6 嚴建英;使用碘酒多講究[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7 博恩;小兒慎用外用藥[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8 李梅;消毒殺菌外用藥用途用法各不同[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1年
9 蔣明 戴勁松;我國牙科感染控制現(xiàn)狀不樂觀[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10 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yī)師 施水泉邋李水根 整理;教你正確用酒精[N];健康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呂琳;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醫(yī)院血流感染暴發(fā)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年
2 黃崢;中心靜脈導管輻射滅菌劑量設定和輻射適應性系統(tǒng)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3 羅艷;某市社區(qū)診所基本狀況及其醫(yī)源性HIV傳播危險因素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106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210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