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艾滋病病毒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感染和生長發(fā)育狀況調查
本文關鍵詞:安徽省艾滋病病毒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感染和生長發(fā)育狀況調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安徽醫(yī)科大學》 2014年
安徽省艾滋病病毒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感染和生長發(fā)育狀況調查
李輝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的效果及自實施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以來艾滋病病毒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感染情況,為今后更好的開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同時評價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情況,為今后提高嬰幼兒的健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采用回顧性隊列研究方法,利用現(xiàn)有資料,從安徽省信息系統(tǒng)中提取相關數(shù)據,建立回顧性隊列數(shù)據庫。分別對孕產婦HIV抗體檢測情況,HIV陽性孕產婦及所生嬰幼兒抗病毒藥物應用情況,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喂養(yǎng)和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的感染情況進行分析。同時以2005年的全國九市標準及2006年的WHO標準為參照,采用t檢驗,比較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指標。對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進行評價。應用SPSS11.5軟件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 結果:檢出HIV陽性孕產婦302例,總的檢測陽性率為0.16‰(302/1862810)。孕產婦HIV抗體檢測陽性率逐年下降。最高年份的2004年為1.50‰(3/2005)。最低年份的2012年為0.10‰(67/678701)。HIV陽性孕產婦孕期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的有86例,孕期服藥率85.1%(86/101);在孕期接受母嬰阻斷服務的,新生兒服用抗病毒藥物的89例,抗病毒藥物服藥率為92.7%(89/96)。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全部采用人工喂養(yǎng)。共隨訪187名嬰幼兒,其中接受檢測108名,檢測出HIV陽性2例,HIV陽性抗體檢出率為1.85%(2/108)。隨訪到的187例HIV陽性孕產婦所生新生兒中,男嬰102例,女嬰85例。新生兒的平均出生身長為(49.24±2.87)cm,平均出生體重為(3.15±0.49)kg。新生兒中小于胎齡兒20人(10.6%),大于胎齡兒20人(10.6%);出生體重Z分小于-2者(低體重)的有8人(4.3%),出生身長小于-2者(生長遲緩)的有12人(6.4%)。與WHO男嬰標準比較,除1月齡外,其他月齡男嬰體重均高于WHO標準(P<0.05)。除3月齡外,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女嬰體重均高于WHO標準(P<0.05)。各月齡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身長與WHO標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全國九市標準比較,各月齡男女嬰身長和體重與參考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用WHO標準Z分法評價嬰幼兒的發(fā)育偏離狀況,,結果顯示: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在6月齡時超重檢出率最高,為26.5%。在18月齡時肥胖檢出率最高,為12.9%。消瘦和低體重檢出率在月齡較小時,檢出率較高。在1月齡時生長遲緩的檢出率最高,為11.8%。用全國九市標準中位數(shù)百分比法評價嬰幼兒的發(fā)育偏離狀況,結果顯示:嬰幼兒在3月齡時超重檢出率最高,為24.6%。在1月齡時肥胖檢出率最高,為19.8%。 結論:安徽省對HIV陽性孕產婦及其所生的嬰幼兒所實施的綜合干預措施對降低艾滋病母嬰傳播起到了良好作用,干預工作效果顯著。HIV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生長發(fā)育較好,出生后身長體重增長較快。生長軌跡與我國一般兒童趨于一致。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181.3;R512.9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翠仙;;楚雄市2006年~2010年艾滋病母嬰阻斷效果分析[J];衛(wèi)生軟科學;2012年03期
2 龔雙燕;方利文;王臨虹;張偉;李燕;孫定勇;莫云;;感染HIV的孕產婦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服務利用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7年04期
3 王臨虹;方利文;王前;蔣巖;龔雙燕;張麒;張偉;李燕;孫定勇;莫云;;我國艾滋病母嬰傳播水平傳播時期及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年05期
4 方利文;崔立華;王前;王臨虹;孫定勇;張偉;張燕;黃月華;;HIV感染母親分娩嬰幼兒的體格生長發(fā)育狀況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年03期
5 陳昭云;朱謙;;河南省2005-2007年孕產婦HIV檢測情況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0年04期
6 李濤;;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HIV抗體陽性孕產婦母嬰阻斷措施實施情況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年11期
7 石安萍;李燕;郭光萍;王俊;袁嘉嶸;李麗娟;;感染HIV婦女所生嬰兒隨訪情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07年19期
8 邵子瑜;陶興永;胡傳來;;合肥市2004~2008年嬰幼兒健康狀況與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J];中國婦幼保健;2009年17期
9 熊玉華;劉德惠;楊家陸;王雯;;2005~2007年紅河州感染HIV孕產婦母嬰傳播阻斷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年15期
10 徐蓉;郝加虎;陶芳標;蘇普玉;朱鵬;劉芳;宮相君;孫露;王紅;章景麗;楚舟;;10407名單胎活產兒SGA發(fā)生率及其影響因素的隊列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廖鳳蘭;;阻斷HIV/AIDS母嬰傳播28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年25期
2 廖鳳蘭;;妊娠合并HIV/AIDS 53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0年09期
3 熊春麗;;HIV陽性孕婦母嬰阻斷的護理體會[J];大理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4 林穗方;劉慧燕;胡艷;董海鵬;劉倩筠;陳展曦;蔣琳;邢燕菲;;母乳喂養(yǎng)嬰兒體格發(fā)育及鐵營養(yǎng)狀況縱向觀察結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年09期
5 陳玉萍;;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的新生兒護理[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2年03期
6 雷月梅;商道峰;商玉林;;HIV陽性孕產婦分娩方式對嬰兒傳播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8年01期
7 朱建軍;吳芹;劉芳;董文玲;;8995例婚檢者3項血液傳染性標志物檢測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18期
8 韋志福;覃金愛;黃春芳;黎昌宇;趙勁民;黃娟;黃小紅;李紹英;張云;郭世輝;;手術室工作人員皮膚或黏膜破損發(fā)生職業(yè)暴露的調查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9 韋雪芳;;HIV抗體快速檢測技術在母嬰阻斷傳播中的應用[J];應用預防醫(yī)學;2008年S1期
10 唐夢瑾;李文;鐘福華;劉勁;鄒志剛;梁炯明;全信斌;陳進;;艾滋病經夫妻子女間傳播的研究[J];應用預防醫(yī)學;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謝世平;郭選賢;胡研萍;梁潤英;郭會軍;李華偉;姜楓;王勇;;再論“艾毒”[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分會第八次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王俊杰;動力學模型在我國艾滋病五類高危人群傳播規(guī)律分析中的應用[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王前;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效果評價[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3 單愷明;我國NICU早產兒營養(yǎng)狀況的多中心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8年
4 姜麗紅;IUGR幼鼠IR機制及營養(yǎng)干預作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陳悅;基于造血干細胞研究妊娠期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暴露抑制子代造血功能的機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曼麗;少數(shù)民族貧困地區(qū)農村2歲以下兒童營養(yǎng)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邵穎;錦州市城區(qū)嬰兒體格發(fā)育影響因素分析[D];遼寧醫(yī)學院;2011年
3 林晶;81例成人艾滋病抗反轉錄病毒治療5年效果評價[D];鄭州大學;2011年
4 郭鋒;合肥市母乳喂養(yǎng)嬰兒0~12月齡體格發(fā)育的縱向隨訪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鄭磊;深圳市艾滋病母嬰傳播預防控制項目的衛(wèi)生經濟學評價[D];中南大學;2007年
6 夏建紅;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管理中影響多部門合作的因素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7 崔立華;HIV感染母親所生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8 易美霞;3省農村7歲以下兒童母親婦幼保健知、信、行現(xiàn)狀調查[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于雪梅;母乳喂養(yǎng)與人工喂養(yǎng)對嬰幼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9年
10 劉琳;2008年重慶市南岸區(qū)0~6歲兒童生長發(fā)育狀況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素芳,王臨虹,趙衛(wèi)紅,郝波,吳久玲,張文坤,周敏;中國城市母乳喂養(yǎng)行為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年04期
2 吳維學;趙桂蘭;黃翠敏;劉華;易美霞;張靜;;海南省三縣(市)嬰幼兒貧血的現(xiàn)狀調查[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08年01期
3 韓彥彬,翟鳳英,林海,何宇納,賈鳳梅,郝宏菲;影響中國較貧困地區(qū)學齡前兒童營養(yǎng)善的多因素分析[J];廣西預防醫(yī)學;2003年05期
4 宋紅潮,梁友芳,黃婉萍;2350名0~7歲兒童營養(yǎng)不良及生長發(fā)育狀況的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4年11期
5 張義煌,高湘陵;蘇北貧困農村學齡前兒童生長發(fā)育及營養(yǎng)狀況調查[J];江蘇衛(wèi)生保健;2004年03期
6 蘭淑華;呂思祿;;兒童缺鐵性貧血現(xiàn)狀調查[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06年05期
7 鞏純秀;黃慧;;小于胎齡兒的診斷和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年20期
8 常素英,富振英,何武,陳春明;中國兒童生長發(fā)育現(xiàn)狀和趨勢分析[J];衛(wèi)生研究;2000年05期
9 趙麗云;于冬梅;劉愛東;賈鳳梅;于文濤;翟鳳英;;2006年中國兒童與孕產婦營養(yǎng)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分析[J];衛(wèi)生研究;2008年01期
10 王臨虹;方利文;龔雙燕;喬亞萍;蘇穗青;;感染HIV的孕產婦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服務需求與障礙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姚元香;;健康教育對孕產婦免費HIV抗體檢測率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9年16期
2 吳昊澄;李十月;;艾滋病母嬰傳播態(tài)度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評價[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09年03期
3 夏建紅;王臨虹;朱明若;;風險溝通與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有效管理[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年02期
4 熱孜艷·斯拉夫;古麗·肉孜;娜迪拉;;咀嚼食物喂養(yǎng)致兒童感染艾滋病個案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魏健;;1例HIV陽性孕婦分娩母嬰阻斷的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第2屆護理學術年會暨全國婦產科新技術、新理論進展研討會暨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會議暨社區(qū)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實習生 高壘 記者 劉熙;[N];云南日報;2011年
2 王梅 王珊 達興文;[N];自貢日報;2011年
3 記者 吳亞東;[N];法制日報;2010年
4 實習生 李濤 記者 熊心權;[N];自貢日報;2010年
5 記者 李杰斌 實習生 唐倩霞;[N];桂林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任麗梅;[N];中國改革報;2010年
7 王雯君 李永侯;[N];楚雄日報(漢);2010年
8 記者 曾繁華;[N];柳州日報;2010年
9 葉友誼 達興文;[N];自貢日報;2011年
10 記者 甘貝貝 實習記者 王寧;[N];健康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王前;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效果評價[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范東;長沙市社區(qū)育齡女性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認知現(xiàn)狀及干預效果評價[D];中南大學;2010年
2 胡海梅;含三聯(lián)抗病毒治療方案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效果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劉少礎;深圳市預防與控制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衛(wèi)生經濟學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李輝;安徽省艾滋病病毒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感染和生長發(fā)育狀況調查[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韋芳琴;云南AIDS高流行區(qū)農村婦女孕早期HIV檢測及相關因素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呂偉;流動孕產婦艾滋病管理探索[D];云南大學;2012年
7 蔣娜;倫理視角下的艾滋病孕婦問題探析[D];南華大學;2010年
8 楊海霞;HIV感染孕婦心理壓力及相關因素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9 李露丹;公共政策視野下的云南婦女健康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10 劉穎;我國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預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安徽省艾滋病病毒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幼兒感染和生長發(fā)育狀況調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5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15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