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唾液腺腫瘤研究50年回顧
本文關鍵詞: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唾液腺腫瘤研究50年回顧
【摘要】:正腫瘤是唾液腺組織中最常見的疾病,唾液腺腫瘤的診治是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長期以來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過去的50余年中,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唾液腺腫瘤的影像診斷腮腺和下頜下腺腫瘤易產(chǎn)生瘤細胞種植,術前不宜作活檢,輔助診斷特別重要,影像學是術前診斷的重要手段。1.1唾液腺造影早在1954年,鄒兆菊[1]發(fā)表了《腮腺造影術對腮腺疾患的診斷價值》,詳細論述了造影的操作技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
【關鍵詞】: 涎腺腫瘤 診斷學 外科手術 病理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9270723,39470753,30572050,03031102)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1001099,20040610079,20090181110082)資助~~
【分類號】:R739.8
【正文快照】: 獲獎項目:曾獲中國高?茖W技術獎一等獎(2001)、中國抗癌協(xié)會科技獎一等獎(2011)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Corresponding author’s e-mail,gyyu@263.net腫瘤是唾液腺組織中最常見的疾病,唾液腺腫瘤的診治是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長期以來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過去的50余年中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潔,吳奇光,孫開華,賁呈瑞,魏明潔;涎腺腫瘤性肌上皮細胞核仁組織區(qū)銀染色研究[J];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3年05期
2 潘慶華;王冰冰;來國橋;徐怡莊;張元福;吳奇光;孫開華;彭歆;俞光巖;劉玉峰;吳瑾光;;傅里葉變換中紅外光纖光譜法用于腮腺腫瘤的檢測[J];高等學;瘜W學報;2007年05期
3 王潔,吳奇光,,孫開華,賁呈瑞;涎腺肌上皮瘤與多形性腺瘤的免疫組化研究[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1994年03期
4 俞光巖;馬大權;鄒兆菊;;腮腺轉移癌(附18例報告)[J];口腔醫(yī)學;1987年04期
5 孫開華;涎腺腫瘤性肌上皮細胞的病理意義[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1996年01期
6 王潔,吳奇光,孫開華,賁呈瑞,魏明潔;涎腺良惡性肌上皮腫瘤 DNA 含量與臨床預后間關系的探討[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1993年03期
7 王潔,吳奇光,孫開華,賁呈瑞,魏明潔;涎腺惡性肌上皮瘤的組織學及免疫組織化學研究[J];上海口腔醫(yī)學;1993年03期
8 俞光巖,朱家瑞;腮腺區(qū)腫塊的γ照相診斷[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1989年02期
9 李鳳和,俞光巖,李盛琳,武登誠,傅嘉;涎腺腺樣囊性癌細胞轉移潛能與細胞外基質(zhì)的關系[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0年06期
10 毛馳,俞光巖,彭歆,劉林,何冬梅,張曄;改良的腮腺切除術[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孝仕;腮腺多形性腺瘤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04年05期
2 張偉;;改良式腮腺良性腫瘤切除術36例[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3 吳洪儒,劉曉勇,張中儀;光鏡及電鏡下觀察人胚涎腺肌上皮細胞[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0年01期
4 唐杰,陳必勝;保留腮腺深葉功能的淺葉切除術的探討[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1年04期
5 王鴻琳;纖維粘連蛋白在口腔腫瘤組織中的表達[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4年01期
6 何關忠;腮腺混合瘤手術治療探討(附60例分析)[J];北京口腔醫(yī)學;1998年01期
7 李玉增;;腮腺良性腫瘤手術對面神經(jīng)損傷和恢復的臨床分析[J];北京醫(yī)學;2008年07期
8 劉雪梅;;腮腺淺葉良性腫瘤圍手術期的護理[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俞光巖;馬大權;高巖;李盛林;彭歆;吳奇光;孫開華;黃敏嫻;李鳳和;郭傳tx;;涎腺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1期
10 高敏;陳艷;高巖;彭歆;俞光巖;;緊貼面神經(jīng)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臨床病理特點及處理[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思明;;功能性腮腺切除術治療腮腺淺葉良性腫瘤的臨床研究[A];江蘇省第二屆頭頸腫瘤學術研討會暨2010年度省級醫(yī)學繼續(xù)教育項目“頭頸腫瘤診療新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2 俞先巖;;腮腺腫瘤切除術的改進和發(fā)展[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教育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石宏;阻抑蛋白多糖合成對涎腺腺樣囊性癌生長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王毅;淚腺腺樣囊性癌基因表達譜和細胞外基質(zhì)相關基因的檢測及功能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3 任貴云;沉默TX-Ⅰ基因?qū)θ讼严俣嘈涡韵倭錾L及基因表達譜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張艷寧;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與涎腺腺樣囊性癌肺轉移關系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侯峙云;新型中紅外空芯光纖的制備及其性能和應用研究[D];燕山大學;2013年
6 包剛;唾液腺腺樣囊性癌XT-Ⅰ與XT-Ⅱ基因共沉默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李鴻巖;模擬微重力條件下碳離子輻射對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響[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符箐;腮腺Warthin瘤與多形性腺瘤的臨床對比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2 許曉亮;區(qū)域性切除術治療腮腺淺葉良性腫瘤的回顧性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毛明;涎腺腺樣囊性癌增活性與預后關系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4 董紀軍;雌二醇對腺樣囊性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作用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方進華;ERK及其抑制劑和涎腺腺樣囊性癌關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丁林燦;涎腺腺樣囊性癌細胞株ACC-2和ACC-M基因差異表達的初步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張凱;ERK1/2和MMPs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浙江大學;2006年
8 谷愛玲;脫落酸、玉米素對人SACC-2細胞誘導分化作用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9 王玲;口腔頜面外科519例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譜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王丹;涎腺良惡性肌上皮腫瘤中p53、p73α和c-erbB-2的表達及其意義[D];四川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麗敏,趙瑩,蘇允蘭,王哲明,嚴純?nèi)A,吳瑾光;半乳糖醇與氯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熒光光譜研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2年08期
2 徐怡莊,吳瑾光,孫文秀,陶棟梁,宋增福,翁詩甫,許振華,徐端夫,徐光憲;釹的電子拉曼光譜和一種新的拉曼增強機理[J];高等學;瘜W學報;2003年02期
3 徐怡莊,張元福,楊麗敏,彭歆,孫開華,李慶波,周維金,武惠中,俞光巖,劉智,翁詩甫,王晶,趙瑩,徐端夫,吳瑾光;中紅外光纖技術用于口腔腫瘤在體原位檢測的研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4年02期
4 徐怡莊;趙瑩;徐智;楊麗敏;劉玉峰;凌曉鋒;張能維;王立新;王冰冰;孟濤;張元福;翁詩甫;周孝思;徐端夫;吳瑾光;;中紅外光纖光譜法用于甲狀腺腫物的體表、在體及離體檢測研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5年12期
5 楊麗敏,徐智,張元福,徐怡莊,周蘇,張能維,李慶波,劉智,王立新,周維金,徐端夫,宋增福,翁詩甫,吳瑾光;中紅外光纖技術用于腫瘤在體原位診斷的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3年05期
6 孫傳文,徐怡莊,孫開華,吳奇光,李維紅,許振華,吳瑾光;中紅外光纖技術用于腮腺腫瘤診斷的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1996年05期
7 王慶,汪說之,蘇倩倩;涎腺粘液表皮樣癌中的核仁組織導體區(qū)研究[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1992年01期
8 趙洪偉,李龍江,韓波,劉華,潘劍;腮腺良性腫瘤切除的改良術式[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9 俞光巖;;腮腺切除術中的面神經(jīng)處理[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6年01期
10 史宏男,何榮根,周曉健;涎腺腺樣囊性癌高轉移細胞克隆株Acc-M體外移動性和粘附性的實驗觀察[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199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樊景山,宋紅群;唾液腺腫瘤35例臨床病理分析[J];山西醫(yī)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2 陳志英,龐晉寧,劉紅霞,李秀霞;唾液腺腫瘤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免疫組化研究[J];北京軍區(qū)醫(yī)藥;2000年01期
3 張來虎 ,汪月月;唾液腺腫瘤影響唾液腺機能的因素[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1年01期
4 齊紅;王康敏;梁永強;楊荔琳;;唾液腺腫瘤中survivin mRNA水平與臨床病理的關系[J];上?谇会t(yī)學;2007年01期
5 劉宇飛;;唾液腺惡性腫瘤誤診誤治原因探討與對策[J];吉林醫(yī)學;2009年17期
6 王斌;劉鵬飛;吳海云;賽因烏力吉;;磁共振波譜及擴散加權成像在唾液腺腫瘤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9年11期
7 黃秒;肖國有;;唾液腺顯像的臨床應用[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09年01期
8 盧賢欣;黃志權;李海剛;李勁松;范松;梁衍燦;;唾液腺腫瘤中血小板衍生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的表達和意義[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0年02期
9 楊溪;張陳平;胡永杰;;1612例老年唾液腺腫瘤構成比分析[J];上海口腔醫(yī)學;2012年04期
10 俞光巖;;唾液腺腫瘤診治中的若干問題[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高敏;彭歆;俞光巖;曹戰(zhàn)強;陳艷;高巖;郝楊;;4834例唾液腺上皮性腫瘤臨床病例分析[A];第八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郝楊;彭歆;俞光巖;高敏;曹戰(zhàn)強;陳艷;高巖;;443例唾液腺癌患者的預后情況分析[A];第八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鐘來平;陳關福;趙士芳;吳秉;劉煒;;CA125在唾液腺腫瘤中的研究進展[A];浙江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屆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楊雯君;趙旭東;張陳平;王鑄鋼;;人唾液腺腫瘤PLAG1轉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A];2004年口腔頜面腫瘤基礎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日程及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志民;唾液腺輻射損傷發(fā)生分子機制與預防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包剛;唾液腺腺樣囊性癌XT-Ⅰ與XT-Ⅱ基因共沉默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劉國新;CCL28在感染CMV涎腺中的表達變化及相關信號傳導途徑的初步探討[D];山東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慧;唾液腺腫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及其亞群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葛哲虎;519例延邊地區(qū)唾液腺腫瘤統(tǒng)計分析[D];延邊大學;2013年
3 王學辰;1207例唾液腺腫瘤臨床特點分析[D];復旦大學;2009年
4 劉歡歡;374例唾液腺腫瘤臨床病例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章海鋼;唾液腺腫瘤患者唾液中CA125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浙江大學;2004年
6 努爾艾拉·努爾買買提;Brandwein病理評分系統(tǒng)與唾液腺腺粘液表皮樣癌預后的關系[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汪海燕;β-防御素-2在唾液腺腫瘤及炎癥組織中的表達及調(diào)控[D];汕頭大學;2011年
8 史小爍;唾液腺多形性腺瘤蛋白多糖阻抑與腫瘤侵襲性生物學行為的關系探討[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蘆楊;MMP-2及CD105在唾液腺腫瘤中的表達及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梁亮;誘導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分化為唾液腺腺泡樣細胞以及裸鼠體內(nèi)移植實驗[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62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86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