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化隱形矯正技術治療33例成人牙周病伴錯■畸形患者的效果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3-05-20 01:20
目的:比較無托槽隱形矯正器與固定矯正器在治療牙周病伴錯■畸形患者中的牙周健康狀況。方法:選取牙周病伴錯■畸形患者33例,隨機分為2組,即無托槽隱形矯正器組(實驗組,16例)和唇側固定矯正器組(對照組,17例)。記錄2組患者正畸治療前,治療后1、3、6、9個月齦溝出血指數(shù)(BI)、牙周探診深度(PD)、菌斑指數(shù)(PLI)和牙齦指數(shù)(GI)情況。采用SPSS 17.0軟件包比較2組間數(shù)據差異。結果:對照組BI、PD、PLI和GI正畸開始后1、3、6、9個月均較治療前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前和開始治療后1、3、6、9個月各項牙周臨床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正畸開始后1、3、6、9個月,實驗組BI、PLI、GI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PD略小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固定矯正相比,無托槽隱形矯正技術更加有利于牙周病伴錯■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維護。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病例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1.1.1 納入標準
1.1.2 排除標準
1.1.3 分組
1.2 治療方法
1.2.1 第一階段(牙周基礎治療)
1.2.2 第二階段(正畸治療)
1.3 牙周健康評價
1.3.1 研究指標
1.3.2 檢測方法
1.3.3 評價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3討論
本文編號:382026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病例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1.1.1 納入標準
1.1.2 排除標準
1.1.3 分組
1.2 治療方法
1.2.1 第一階段(牙周基礎治療)
1.2.2 第二階段(正畸治療)
1.3 牙周健康評價
1.3.1 研究指標
1.3.2 檢測方法
1.3.3 評價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3討論
本文編號:38202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8202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