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口底癌療效的相關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4-09 17:38
口底癌在口腔鱗癌手術治療中具有挑戰(zhàn)性,該區(qū)解剖復雜、手術入路受限、切緣陽性率較高、常發(fā)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雖然TNM分期系統(tǒng)常用于制定手術計劃,但腫瘤的其他病理特點(浸潤深度、腫瘤浸潤方式、陽性淋巴結比等)亦有助于指導治療決策以及預后評估。累及范圍較廣泛的腫瘤,間室外科或拉通術可明顯改善局部-區(qū)域控制率。切緣>5 mm病例術后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較高。與下頜骨緊貼或淺層侵蝕的口底癌,邊緣性下頜骨切除術是安全有效的。早期口底癌可發(fā)生隱匿性淋巴結轉移,但是否行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尚無一致意見;由于Ⅳ、Ⅴ區(qū)很少發(fā)生轉移,因此常采用肩胛舌骨上頸清術。局部晚期的病變,常發(fā)生多個淋巴結轉移、包膜外擴展、神經浸潤以及切緣陽性,術后放療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TNM分期
2 相關病理因素
2.1 腫瘤分化
2.2 腫瘤厚度與DOI
2.3 腫瘤浸潤方式
2.4 陽性LNR與淋巴結ENE
2.5 陽性切緣
2.6 細胞因子
3 治療方法
3.1 間室外科與拉通術
3.2 頸淋巴清掃術
3.2.1 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
3.2.2 擇區(qū)性頸淋巴清掃術與全頸淋巴清掃術
3.3 下頜骨受累與下頜骨切除術
4 聯(lián)合治療
本文編號:3787451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TNM分期
2 相關病理因素
2.1 腫瘤分化
2.2 腫瘤厚度與DOI
2.3 腫瘤浸潤方式
2.4 陽性LNR與淋巴結ENE
2.5 陽性切緣
2.6 細胞因子
3 治療方法
3.1 間室外科與拉通術
3.2 頸淋巴清掃術
3.2.1 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
3.2.2 擇區(qū)性頸淋巴清掃術與全頸淋巴清掃術
3.3 下頜骨受累與下頜骨切除術
4 聯(lián)合治療
本文編號:37874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7874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