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種植體周圍炎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犬種植體周圍炎的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目的 目前,對于種植體周圍炎的研究多局限于延期種植,對于即刻種植術后引起種植體周圍炎的研究較少,本實驗在Beagle犬口腔內建立即刻種植體周圍炎模型,并對實驗組進行潔治、刮治等牙周治療。探討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病機制,及牙周治療對種植體周圍炎的療效。可為臨床即刻種植體周圍炎的治療提供一定幫助。 研究方法 1.即刻種植 6只重量為10kg左右的健康成年Beagle犬,每只拔除雙側第二,三,四前磨牙后,即刻植入直徑3.8mm×長度10mm的種植體。 2.實驗分組 傷口愈合3個月后,進行二期手術,連接基樁。每只犬口腔內六枚種植體分為三組,A組(不做絲線結扎處理,對照組),B組(種植體周圍炎組+不做牙周治療)在種植體基臺處絲線結扎,誘導種植體周圍炎模型。C組(種植體周圍炎組+牙周治療)在種植體基臺處絲線結扎,誘導種植體周圍炎模型,絲線結扎4周后,去除絲線,進行為期四周的潔刮治等牙周治療,每周定期進行一次。 3.測量各項臨床指標 A、B、C三組種植體從建立種植體周圍炎模型開始,每周定期記錄各項臨床指標,包括改良菌斑指數(shù)(mPLI)、改良齦溝出血指數(shù)(mSBI)、種植體周圍袋探診深度(PPD),以及齦溝液的質量(PISF)。第八周動物處死,X-Ray觀察種植體周圍組織情況,并取含種植體的下頜骨塊,制作成厚約20um的切片,苦味酸-品紅染色,鏡下觀察。A、B、C三組數(shù)據,分別進行兩兩比較,通過統(tǒng)計學分析,,判斷各項臨床指標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性(P0.01)。 結果 1.臨床指標的差異性 在第1-4周,A組經菌斑控制,即刻種植體周圍組織正常,各項臨床指數(shù)較低。B、C兩組局部炎癥明顯,臨床指數(shù)均上升,其中PISF上升較快,早期(2周)就與A組對照組出現(xiàn)顯著差異,其余各項在第三周與A組產生顯著性差異(P0.01)。用牙周探針探查種植體周圍袋深度,A組1.5-2mm,而B、C兩組為3-4mm。 在第5-8周,A組種植體周圍組織仍正常。B組未經過牙周治療,種植體周圍炎呈進展性發(fā)展,臨床指標繼續(xù)上升,在第8周,6枚種植體周圍袋深度可達6mm,其余均在4-5mm,種植頂端可見軟組織長入,去除軟組織后可見2-3個螺紋暴露。C組經過牙周治療后,臨床指標有所下降,炎性癥狀改善較快,第5周開始,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和A組對比,無顯著差異性,但用牙周探診可達3mm,無種植體松動。說明牙周治療能有效控制軟組織炎癥,但無法恢復種植體周圍已存在的骨質吸收。 2.X-ray片對比各組種植體 第8周X-ray攝片:A組肩臺與骨組織接觸緊密,影像學表現(xiàn)為良好的骨接觸。B組肩臺處表現(xiàn)為類似“V”形的骨缺損,牙槽嵴高度降低明顯。C組經過牙周治療,牙槽骨吸收較B組少,但無法達到類似A組的良好的種植體-骨組織結合。 3.光鏡下觀察各組硬組織切片 A組種植體切片可見種植體頸部螺紋內充滿骨組織,種植體與骨之間未見軟組織長入。B組顯示種植體與骨之間為藍色軟組織,無正常骨組織,可能為炎性增生的軟組織,骨與種植體之間未達到良好的結合。C組標本與B組類似,種植體頸部為藍色的軟組織,說明在1-4周,種植體周圍炎建模期間已造成骨吸收,牙周治療未使缺損的骨組織得到再生。 結論 Beagle犬的局部絲線結扎建模法可成功模擬人類種植體周圍炎的自然發(fā)生,牙周非手術治療可明顯改善實驗性種植體周圍炎的臨床癥狀,但無法恢復牙槽嵴高度。該實驗可為臨床即刻種植體周圍炎患者的治療研究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種植體周圍炎 即刻種植 動物模型 牙周治療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83.4
【目錄】:
- 英文縮寫與注釋7-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4
- 1 前言14-17
- 2 材料與方法17-26
- 2.1 實驗動物17
- 2.2 主要實驗材料17-18
- 2.3 主要實驗試劑18
- 2.4 手術器械18
- 2.5 實驗方法與步驟18-23
- 2.5.1 即刻種植術18-19
- 2.5.2 實驗分組19-20
- 2.5.3 建立種植體周圍炎模型20-21
- 2.5.4 C 組的牙周治療21
- 2.5.5 各項臨床指標檢查21-23
- 2.6 標本采集及處理23-26
- 2.7 數(shù)據統(tǒng)計26
- 3 結果26-35
- 3.1 肉眼觀察26-28
- 3.1.1 建立種植體周圍炎模型的第 1-4 周26-27
- 3.1.2 建立種植體周圍炎模型的第 5-8 周27-28
- 3.2 數(shù)據統(tǒng)計結果28-32
- 3.3 X 線檢測結果32
- 3.4 手術直觀評價種植體周圍骨缺損32-33
- 3.5 光鏡下觀察結果33-35
- 4 討論35-46
- 4.1 建立即刻種植體周圍炎動物模型35-37
- 4.1.1 實驗的創(chuàng)新點35-36
- 4.1.2 合理選擇實驗動物36
- 4.1.3 建模方法36-37
- 4.2 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病機制37-38
- 4.3 種植體周圍炎的診斷38-41
- 4.3.1 一般臨床指標39
- 4.3.2 PISF(種植體周齦溝液)的變化39-40
- 4.3.3 X 線檢查40-41
- 4.4 種植體周圍炎的治療41-46
- 4.4.1 預防41
- 4.4.2 牙周治療41-44
- 4.4.3 牙周治療與骨重建的關系44-45
- 4.4.4 種植體頸部形態(tài)對種植體周圍炎的影響45-46
- 5 結論46
- 參考文獻46-51
- 綜述51-64
- 參考文獻63-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懿;劉洪臣;;種植體周圍炎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年01期
2 許勝;柳忠豪;肖慧娟;孫愛杰;周文娟;;吸煙患者牙種植療效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9年02期
3 陳嶺;;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種植體周圍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年01期
4 史志強;李蔚;;種植體周圍炎研究進展[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1年02期
5 馬飛;;Er:YAG激光在口腔種植術中的應用[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年02期
6 潘志紅;曾紅雨;;種植體周圍微生物學及臨床情況的動態(tài)觀察[J];西南軍醫(yī);2006年02期
7 詹斌,葉揚,余聃,張梅,常雪梅;膜誘導組織再生技術治療牙種植體周圍炎[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4年01期
8 ;《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7年第12卷文題索引[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7年04期
9 王曉靜;王國偉;趙銥民;;金黃色葡萄球菌在不同種植體表面涂層粘附情況的體外實驗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9年02期
10 彭明慧;姚紅英;李小兵;;正畸種植支抗穩(wěn)定性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馬佳音;;局部應用派麗奧治療種植體周圍炎病例報告[A];第六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2 黃萍;紹培;趙美林;侯海娟;曹桂芬;;桂皮醛對成骨細胞的增殖及成骨功能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張震康;;關于臨床口腔醫(yī)師進行創(chuàng)新性研究的思考[A];第六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4 付麗;周延民;;平臺轉換結構中肩臺變化對種植體-骨界面應力分布的影響[A];第六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5 楊泓;;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牙周治療對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全科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任鐵冠;;牙周牙髓聯(lián)合治療與單純牙周治療在重度牙周炎病例中的對比性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全國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7 周宏志;;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應用種植修復的臨床評價[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馬攀;;重度牙周炎患者行即刻牙種植病歷報告一例[A];美麗人生 和諧世界——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術年會、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20周年慶典暨第三屆兩岸四地美容醫(yī)學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9 陳韻;;200例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的臨床診療觀察[A];全國第八次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10 劉建;釋棟;馮向輝;王鷺瑛;白鳳琴;楊杰;劉學玲;胡艷美;蘇靜;;心理暗示緩解超聲潔治術中疼痛的初步研究[A];中華護理學會2009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子川 口腔修復專業(yè)博士;如何處理“糖友”的牙周病[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2 文新;牙周炎治療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3 李鳳元;富血小板血漿幫牙周骨再生[N];健康報;2007年
4 徐玢;牙周疾病與哪些身體疾病有關?[N];科技日報;2007年
5 羅剛 張強;治牙周炎有助控制糖尿病[N];健康報;2005年
6 病 機;糖尿病患者得了牙周炎怎么治[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2年
7 羅玉菊;牙病是否適合鑲烤瓷牙[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8 谷宇新;洗牙也要選對地方[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9 張獻懷;早期修復固定治療牙周病事半功倍[N];科技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孟剛;牙周病不可小覷[N];中國消費者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周鑫才;等離子體射流聯(lián)合刮治術治療犬種植體周圍炎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林映荷;白細胞介素-1基因多態(tài)性和種植體周組織結構變化的相關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單麗華;影響微型種植體—骨界面應力分布和骨整合形成的因素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王曉靜;微弧氧化改性純鈦種植體經皮部位生物學性能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5 周煒;組織工程種植體構建及植入放療區(qū)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6 姜琳;微種植體支抗宏觀結構的生物力學優(yōu)化設計和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7 戴婧;早期負重狀態(tài)下三種種植體形態(tài)對骨結合的影響[D];武漢大學;2013年
8 張春寶;口腔種植體周圍炎免疫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0年
9 汪昆;牙種植體共振頻率影響因素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10 程濤;單種植體固位覆蓋義齒的基礎及臨床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汪文君;犬種植體周圍炎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王益華;牙周炎及吸煙與種植體周圍炎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1年
3 張明銳;專業(yè)口腔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種植體周圍炎的預防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鮑濟波;種植體周圍炎齦下菌群的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5 范欣;RgpA基因疫苗防治種植體周圍炎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6 朱麗娜;不同種植體影響種植體周圍炎發(fā)生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黃榮;CBCT在口腔臨床診斷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8 陸成華;變形鏈球菌對種植體周圍炎可疑致病菌抑制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唐洪霞;不同表面形態(tài)種植體周圍炎動物實驗的對比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卞媛媛;牙齦卟啉單胞菌Kgp DNA疫苗治療種植周圍炎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犬種植體周圍炎的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8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4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