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咀嚼黏膜厚度的錐形束CT測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7 12:03
目的:本研究利用錐形束CT對健康成年人腭咀嚼黏膜的厚度進(jìn)行測量,并分析牙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BMI指數(shù)、腭穹窿形態(tài)與腭咀嚼黏膜厚度可能的關(guān)系,以期對腭咀嚼黏膜移植手術(shù)取瓣提供參考。方法:使用Bland-Altman法驗證了錐形束CT圖像測量法與穿刺測量法測量腭咀嚼黏膜厚度的一致性,然后通過錐形束CT圖像測量法測量86名漢族與20名仡佬族志愿者的腭咀嚼黏膜厚度,將漢族志愿者按年齡分為青年組與中老年組,統(tǒng)計分析腭咀嚼黏膜厚度,及其與牙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BMI指數(shù)、腭穹窿寬高比的關(guān)系。結(jié)果:腭咀嚼黏膜厚度隨牙位向遠(yuǎn)中有增厚趨勢;同一牙位,在距離齦緣3-12mm范圍內(nèi),腭咀嚼黏膜越靠近腭中線的越厚;在距齦緣3mm的位點上,各牙腭咀嚼黏膜厚度穩(wěn)定在2-3mm之間;在距齦緣6mm、9mm的位點上,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的腭咀嚼黏膜最厚,且大于3.5mm;總體上腭咀嚼黏膜厚度與性別、身高、體重、BMI指數(shù)無明顯相關(guān)性;中老年組的腭咀嚼黏膜厚度大于青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青年組男女間腭咀嚼黏膜厚度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低腭穹窿組在磨牙區(qū)的腭咀嚼黏膜平均厚度大于高腭穹窿...
【文章來源】:遵義醫(yī)科大學(xué)貴州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9兩種方法測量腭咀嚼黏膜厚度的Bland-Altman圖
遵義醫(yī)科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戴佳P2 4.43±0.86 M2 4.54±1.1 -.485 0.631M1 3.54±0.87 M2 4.54±1.1 -6.749 0.000距離齦緣 12mm Ca 3.34±0.97 P1 4.24±1.05 -8.613 0.000Ca 3.34±0.97 P2 4.49±1.06 -10.655 0.000Ca 3.34±0.97 M1 4.85±1.23 -7.908 0.000Ca 3.34±0.97 M2 6.5±1.49 -12.603 0.000P1 4.24±1.05 P2 4.49±1.06 -2.789 0.008P1 4.24±1.05 M1 4.85±1.23 -2.846 0.007P1 4.24±1.05 M2 6.5±1.49 -8.593 0.000P2 4.49±1.06 M1 4.85±1.23 -2.787 0.008P2 4.49±1.06 M2 6.5±1.49 -7.818 0.000M1 4.85±1.23 M2 6.5±1.49 -9.161 0.000
距齦緣不同位點的 PMM 厚度采用配對 t 檢驗比較同一個牙齒,不同位點 PMM 厚度的差異,結(jié)果如表 3 及圖13 所示:P1、P2 只有 c、d 兩個位點 PMM 厚度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其他位點間均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前磨牙區(qū) PMM 厚度距齦緣 3mm、6mm、9mm 遞增,9mm 到 12mm 處厚度增加不明顯;M1 各位點間 PMM 厚度之間均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MM 厚度逐漸增厚;M2 距齦緣 3mm、6mm 處 PMM 厚度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6mm 至 12mm 厚度增加。表 3 漢族人群相同牙位不同位點的 PMM 厚度(mm)的差異牙位 位點 1 均值 位點 2 均值 t PCa a 2.52±0.45 b 3.58±0.9 -7.016 0.000a 2.52±0.45 c 3.79±0.87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錐形束CT在牙周病學(xué)中的研究進(jìn)展[J]. 趙海礁,潘亞萍.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11(10)
碩士論文
[1]CBCT在評價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礎(chǔ)治療前后牙槽骨變化的應(yīng)用研究[D]. 王暉.安徽醫(yī)科大學(xué) 2017
本文編號:3422007
【文章來源】:遵義醫(yī)科大學(xué)貴州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9兩種方法測量腭咀嚼黏膜厚度的Bland-Altman圖
遵義醫(yī)科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戴佳P2 4.43±0.86 M2 4.54±1.1 -.485 0.631M1 3.54±0.87 M2 4.54±1.1 -6.749 0.000距離齦緣 12mm Ca 3.34±0.97 P1 4.24±1.05 -8.613 0.000Ca 3.34±0.97 P2 4.49±1.06 -10.655 0.000Ca 3.34±0.97 M1 4.85±1.23 -7.908 0.000Ca 3.34±0.97 M2 6.5±1.49 -12.603 0.000P1 4.24±1.05 P2 4.49±1.06 -2.789 0.008P1 4.24±1.05 M1 4.85±1.23 -2.846 0.007P1 4.24±1.05 M2 6.5±1.49 -8.593 0.000P2 4.49±1.06 M1 4.85±1.23 -2.787 0.008P2 4.49±1.06 M2 6.5±1.49 -7.818 0.000M1 4.85±1.23 M2 6.5±1.49 -9.161 0.000
距齦緣不同位點的 PMM 厚度采用配對 t 檢驗比較同一個牙齒,不同位點 PMM 厚度的差異,結(jié)果如表 3 及圖13 所示:P1、P2 只有 c、d 兩個位點 PMM 厚度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其他位點間均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前磨牙區(qū) PMM 厚度距齦緣 3mm、6mm、9mm 遞增,9mm 到 12mm 處厚度增加不明顯;M1 各位點間 PMM 厚度之間均有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MM 厚度逐漸增厚;M2 距齦緣 3mm、6mm 處 PMM 厚度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6mm 至 12mm 厚度增加。表 3 漢族人群相同牙位不同位點的 PMM 厚度(mm)的差異牙位 位點 1 均值 位點 2 均值 t PCa a 2.52±0.45 b 3.58±0.9 -7.016 0.000a 2.52±0.45 c 3.79±0.87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錐形束CT在牙周病學(xué)中的研究進(jìn)展[J]. 趙海礁,潘亞萍.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11(10)
碩士論文
[1]CBCT在評價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礎(chǔ)治療前后牙槽骨變化的應(yīng)用研究[D]. 王暉.安徽醫(yī)科大學(xué) 2017
本文編號:34220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4220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